佛陀的遗教
在《阿含经》中,记载了佛陀给予后世众生的一份珍贵遗教。当佛陀八十岁即将入灭的前三个月,弟子舍利弗先离世了,阿难心中难过。佛陀对他开示,“万物都是缘聚缘散,生灭无常,一切我们所喜爱的,都会离我们而去。即使如来,也会入灭。应当以自己为依靠,以法为依靠。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可依靠的了”。
阿难继续问,“怎样才是以自己为依靠,以法为依靠呢?”佛陀解惑道,“应当安住于依着身体、感受、心念、心念对象的法,来修学专注与如实觉察,不论是自身内在的、外在的,或是内外交错的,都以热诚的态度、清晰的觉知、念念分明来调伏世间的贪爱与忧愁。这就是依靠自己、依靠法,而不依靠其它。若能依此修行,那就是最勤于修学的比丘了。”这里说的修行方法,就是“四念处”。
在《大涅槃经》里,对于佛陀入灭后“以何为师,依何而住”的问题,佛陀也对众比丘开示“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严心而住”。
身念处 观身不净
身念处是指:对于自己的行、住、坐、卧等明了,做到观身不净。身念处的修行目的,是通过观察自身和外身,认识到众生都是不净的。
观察身体是整个四念处的基础,人最执着、最放不下的,其实就是自己的身体。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无非在为这具身体的吃穿住行忙得死去活来,为满足舌尖需求不惜杀生,蒸炒煎炸翻花样,还要费尽心思妆扮,竭尽全力呵护保养......
但是,这具让我们操劳一生的身体到底是什么,真值得如此贪著吗?人体的皮、骨、肉、毛发等,哪一样是干净的?“九孔常流不净”,毛孔分泌汗液,大小便更是不净,所以人们要洗澡,看上去外面洗干净了,就对它起了爱执。但如果一层层剖析,人的身体与动物又有什么本质区别?皮肤里包裹着的就是这么回事,一旦色身死去,很快就会发出恶臭、腐坏,最终剩一堆枯骨化为一抔黄土。世人迷惑于色身假相,才会贪著不已。若能透视其本质,明了色身的不净和不可爱乐,自然就能减少贪著,生起解脱轮回的出离心,也更能切身体会到众生的平等,生起慈悲护生之心。
小提示
如果要在坐禅过程中修观身不净,应先从观察呼吸开始,把心定在呼吸上,使心念微细后,再来修观身不净。否则,以散乱心来修,可能修出反效果,反而越观越对身体起了执着。
受念处 观受是苦
受念处是指: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受念处的修行目的,是通过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发觉有受皆苦。
受,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感官也就是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但其实,所有的“受”本质上都是苦的。我们常说,人生是苦乐参半的。生老病死之类自不必说,这在佛法中称为“苦苦”。那品尝美食、金榜题名、人逢喜事,算是快乐的吧?
但这“快乐”真的是来去都很“快”,快乐的感觉很快会消逝,快乐的当下就正在趋向痛苦。例如,饥饿时品尝美食很快乐,但如果继续吃下去,超过身体所能承受的量,或是一直吃同一种食物,快乐就成了痛苦;出汗了,洗澡很快乐,但一直泡在水里就不快乐了。其实,让人快乐的不是吃或洗澡这件事本身,而是饿或者脏的痛苦被缓解了。
所以,人的快乐只是某种欲望被满足时得到的短暂平衡,只是“假乐”,世上并没有一种实在的、永恒不变的快乐,在佛法中这叫做“坏苦”。此外还有生、老、病、死、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等八苦。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事实是否如此。
小提示
能够把这一点观透,世间的游戏娱乐、财色名利都无法动摇你了,还有什么东西放不下。再配合正确的禅修方法,就会体验到禅修带来的禅悦,是那些世间短暂的“假乐”完全无法比拟的。
心念处 观心无常
心念处是指:当感受外境时,心的作用。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贪、嗔、痴等种种烦恼上。心念处的修行目的,是通过观察外境时心的作用,认识到心念是最无常的。
观心无常,指的是妄想心,以生灭无常为特征。修行就是要收住“心猿意马”,不令它东奔西驰妄想纷飞。《金刚经》中说“云何降伏其心”,就是降伏妄想心。
尤其是在坐禅中,就像一杯被搅动过的水沉淀下来,我们能更容易地发现自己的心念被贪嗔痴等种种烦恼带着跑,能够观察到心的无常。比如静坐时,突然听到声音,那是耳识在作用,耳朵在感受,然后开始想这是什么声音,根据这声音又牵起了许多联想,一念就跳到十万八千里之外......我们要学会觉知它,看清楚它在跑,但不被它带着跑,这散乱的心会逐渐安住下来。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念一样是无常变化的。快乐到来时,不会永远快乐;痛苦降临时,也不会永远痛苦。情绪高涨时,未必长久保持;心情沮丧时,也未必持续不变。心念总是飘忽不定的,念念都是无常,时时都在变幻。认识到心念的无常本质,就不会执著于某种感觉,不会因顺境而自鸣得意,也不会因逆境而难以自拔。
小提示
这样慢慢观察、常常练习,原来我们的心念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跑来跑去,很快地生灭。佛陀说世间上生灭最神速的就是心念,最容易观察到无常,所以佛陀在四念处中教导我们观心无常。
法念处 观法无我
法念处是指:观法无我,法是指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现象及道理,也泛指一切可供观察的对象;无我,是指没有独存、不变的主宰。法念处的修行目的,是通过对五种障碍禅修状态的觉知(五盖)、五蕴、六根、六尘、七觉支和四圣谛的观察,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从而破除我们对世间万象的执着。
比如一个淡而无味的馒头,饥饿时能救命,吃饱时就成了鸡肋,外界的事物本质上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是众生颠倒,人们被“我执”之心驱使从而判断取舍。不要带着“我”的主观好恶,带着“我要”如何如何的心去看待事物,所以也没必要因为外界事物而生气、烦恼或欢喜。佛陀教我们用无住的智慧来观察迁流不息的万事万物,破除了我执,痛苦也就结束了。
小提示
观法无我,主要是通过观察五盖、五蕴、六根、六尘等,认识到一切法无我。法念住较为复杂,想要详细了解,请参阅天台宗和上座部佛教的相关典籍。
迷惑的众生认为身体是清净的,值得爱乐和珍惜;认为所接触的外在环境是快乐的;认为自心是常住不变的;认为色、受、想、行、识五蕴是有“我”的。
修四念处,“观身不净”就是破除“净”的颠倒见;“观受是苦”就是破除“乐”的颠倒见;“观心无常”就是破除“常”的颠倒见;“观法无我”就是破除“我”的颠倒见。
总体来说,四念处的修行要如实地观察,以直接观察我们自身相关的心、物现象为核心,外在的、他人的心、物现象是基于对自身的观察进行的,以推论的方式进行观修,两者结合。如实地观照当下内外五蕴身、心的因缘生灭现象,从而如实见到无常、苦、无我的实相,最终获得解脱智慧的体证,观修时不要刻意去想象,或在观修中企图控制什么。
四念处的修行虽然以身念处为基础,但四者间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根据遇到的因缘、不同阶段做相适应的观念,其目的是调伏对世间的贪忧。更重要的是,既可以在坐禅中修四念处,更应该贯穿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人际交往之中。
当我们把“四念处”应用娴熟时,就能打破以前形成的那些错误观念,不仅能对治因贪著、我执带来的烦恼,更能生起出离轮回之心,找到真正值得自己追求的目标。
本平台仅作公益性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感恩阅读 感恩分享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有赞商城
感恩遇见,点亮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