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细部公社” 快速关注
又是一个秋天,柏油路边堆满了落叶,广播台开始提醒大家注意防寒保暖。泛黄的季节似乎总会让人略微伤感。
然而,只要目光不总是盯着发黄的叶子、微枯的草坪,我们会发现,温热的阳光还是会洒在身上,和煦的微风还是会拂过耳边,新一期的《建筑细部》杂志,还是会来到每一位读者的面前。
那么,就跟着小编关注一下新一期《建筑细部》的亮点吧!
新刊导览
被大片树叶笼罩的声乐世界
布达佩斯坐落于多瑙河中游两岸,是欧洲著名古都,素有“欧洲之心”“多瑙河明珠”的美称,在她的城市公园里,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打造了一个通透的音乐之家。音乐之家开幕之日仍是天寒地冻之时,但这座新建筑却一年四季都是金色的,让人倍感温馨。
建筑屋顶内侧覆盖了3万块多边形金属板,让人联想起秋天的落叶。屋顶下方的空间则是完全通透的,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集音乐博物馆、音乐厅和教育机构于一体。
地下设有用于展示匈牙利音乐史的永久展厅和多间临时展厅。一层包含一间可以容纳350人的音乐厅、一间音乐教室以及一个露天舞台。就连十分抢眼的屋顶结构内部,也设有多媒体图书馆、数字档案馆和教室。
屋顶上约有100个孔洞,不仅能将光线引入建筑内部,照亮屋顶结构中的空间,还能给树木提供向上生长的环境。屋顶由许多纤细的支柱支撑,在一层,穿过这些如森林一般的支柱,你几乎可以毫无阻碍地欣赏到户外环境。地下空间的回声圆顶,也能让你享受一次毕生难忘的声学体验。
理想的办公环境
▲你以为的办公空间,是不是这种格子间?
曾几何时,微软公司的意大利总部室内设计还是那么让人津津乐道,几乎人人都渴望进入其中一览风采。然而,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打乱了“新式办公”的概念。
办公环境几乎在一夜之间变了,办公室职员及其老板们不得不重新展开思索。软件取代建筑师第一时间对空间问题做出了回应。软件协助了远程办公,还模拟了工作环境。即使有了有效的交流工具,它们仍然与理想的会面场所相差甚远。人们需要的是能分享经验的真实空间,而不是像虚拟会议室那样,还要由入口权限来定义。
居家办公让每个人似乎都离团队精神越来越远,很快就会感到疲倦,也就难以获得具有创造性的活力。所以,良好的团队离不开良好的空间。尽管如此,工作场所还是成了你家的有机组成部分,优雅的写字楼却一直空置。人们突然之间明白,原来,他们对办公室的需要程度根本就没有那么深。
在许多行业中,办公空间将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这就为规划体量更小、更靠近市中心也更具吸引力的建筑提供了机会。设计应激发人们对公司的强烈归属感,希望这种新式的工作环境能立即有效地提醒偶尔前来的员工,到底应该在办公室做些什么。
也许,这就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了。毕竟,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书、桌子与人之间牢不可破的统一已成为历史。
地表以下的光之殿堂
众所周知,很多人日常乘坐的地铁头顶上是没有电线的,而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的轻轨隧道里,乘客乘坐的是有轨电车。正是电车头顶上的电线启发了本项目的照明设计概念。
尽管地铁站需要保证安全、卫生和行人通行的顺畅,但卡尔斯鲁厄的这条轻轨隧道却证明鼓舞人心的体验式地下空间还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这趟地铁只有7站,全长4公里,是世界上最短的地下有轨电车线路之一。有了建筑师与照明设计师的通力合作,才创造了如此打破常规的空间。
在高达10米的明亮白色站台大厅里,你站在半空中的连桥上,透过玻璃可以看到有轨电车静静地进站和出站,仿佛身处水族馆。设计师说:“我们想创造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充满魅力的氛围,让使用者感到舒适。”当亮黄色的有轨电车缓缓驶入灯火通明的车站空间时,它就像在未来主义的剧院舞台上进行一场充满活力的演出。
这并不是一个试点项目,其设计原则与卡尔斯鲁厄的具体情况紧密呼应。其他的地铁站改造也需要各式各样新颖而动人的照明概念。设计师为慕尼黑开发了一份设计手册,以指导这座城市未来的地铁站改造。
季节交替变换,生活的脚步也没有停下,我们依然在前行,依然在路上。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原刊,也欢迎在留言区写下您的意见与建议。
《建筑细部》将一如既往地与您结伴同行!
相关阅读
▲2022年度《建筑细部》专题征稿函▲《建筑细部》百期主题回顾(一)
建筑细部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