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若接到自称是之前所报网课的退费来电,或收到内含官方退款文书的快递,你是否会轻易信以为真?警惕,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的、以机构退款为幌子的诈骗手段。那看似诱人的“退款福利”,实则暗藏层层圈套,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其中。
近日,市民朱先生就收到了这样一个快递包裹,包裹内是一张落款为某教育机构的退费公告,正是朱先生之前在网上办理过的相关教育培训。信以为真的朱先生扫码添加了所谓“客服”的联系方式,“客服”却声称因为原本公司被收购,常规渠道无法操作,只能通过购买基金增值的方式退款。
为了打消朱先生的怀疑,“客服”还发送了伪造的营业执照,朱先生随即就按照指示下载了相应app,并根据回款方案购买了基金。起初朱先生还有所顾虑,只是尝试购买了1000元的基金,但很快1200元的回款就到账并顺利提现了,这让他不再犹豫,最终分多笔往账户里充值了共计15000余元。
然而,这次朱先生准备收取回款时却出了问题,平台显示需要等待24小时才能再次提现。等到第二天,他发现原先的平台已经无法进入,“客服”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朱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根据朱先生的案例不难看出,此类诈骗属于以“退款”为由,结合了冒充客服和投资理财的新型诈骗。骗子往往会先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用户信息,精准筛选诈骗目标对象,并以电话、快递等途径通知受害者可以申请退费,必要时还会伪造相关证件以获取信任。
诈骗分子在受害者上钩后,会以各种理由如“购买返利理财”“刷单回款”等,诱骗其加入“退款群”并下载虚假App。起初可能小额返还以取信,但在大额充值提现时,便以一次性返还、操作失误、账户冻结等借口,不断要求转账,使受害者陷入深渊,最终财产蒙受重大损失。
类似骗局之所以屡屡得手,一是由于受害人对诈骗手段的不了解,二是骗子借助了“退款”这一迷惑性极强的话术进行伪装。安逸花也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正规培训机构在退款时不会要求购买附加金融产品或额外支付费用,如有退款需求,请联系各机构官方平台。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退款通知,也不要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陌生APP。
二、谨慎保护个人信息,勿轻易泄露身份证、银行卡号及密码等私密信息,对任何涉及信息收集的活动都需保持高度警觉。
三、时常关注官方机构的最新通告,掌握最新的退款政策与流程。一旦察觉被骗,务必留存证据并立刻报警。
[此文来源:咸宁新闻网,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