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企业   2024-10-22 21:45   北京  

10月19日至20日,“2024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博物馆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成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承办。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意大利、希腊、英国、日本等海外学者以及国内文物防震领域近150名专家参会,并分享了国际文物防震保护的最新成果。

10月19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集团公司特级专家、公司首席专家葛家琪作为文物遗产保护国际标准 (ISO/TC349)文物防震系列标准的总召集人,做了馆藏文物防震管理编制工作组筹备汇报,为编制第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国际标准ISO/TC349秘书处的高度认可。
10月20日,葛家琪在学术研讨会上做了《文物防震研究进展》报告。公司创新院副院长、文保中心主任张曼生做了《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
葛家琪带领公司文保团队分别负责了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创新研究,提出了“文物防震安全,理论创新先行”。在馆藏文物防震方面形成的成套技术,应用在秦兵马俑、三星堆等20余个博物馆的近1.8万件文物保护工程中。其中,雅安、甘孜州博物馆以及甘肃省博物馆成功经受住地震的考验。震时监测数据显示,文物本体地震作用效应的减震率,超过70%。
文保团队研究发现文物建筑在风吹、雨雪等每次加载周期中,均会产生不可自恢复微小损伤,损伤的长年累积终将会造成文物建筑失稳风险。研究成果揭示了文物建筑静力稳定承载机理,解释了国内外强地震中发生的文物建筑震害现象,进一步提出“中医号脉式”方法,通过文物建筑既有监测数据,建立同一时间点上 “输入—输出”的有效数据组,实现诊断文物建筑本体基本性能、既有损伤的目标。文物建筑防震技术应用在清华老图书馆项目中,采用“内衬框架+外设拉索”措施,实现了“墙体、整体结构均不倒塌”的防震性能目标,并通过振动台试验有效性,验证了所采用防震分析理论方法的合理性,防震措施的有效性,保护工程已交付使用。
会议期间,罗静(下图左二)、葛家琪(下图右二)主持了公司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四川设立馆藏文物防震工作站(成都博物馆)、文物建筑防震工作站(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揭牌仪式。


点击图片查看公司简介 


供稿 / 张玲

编辑 / 云蓝斯    校对 / 马里    监制 / 白雪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规划总院
规划梦想 共创辉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