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掌心曹妃甸 关注我们
金秋十月,处处金黄。日前,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十农场兴唐村孙永双的稻田里,一台水稻收割机来回穿梭,不到3天时间,他的130亩水稻就收割完成。看着一袋袋籽粒饱满的稻谷,他高兴地说:“还是机械化好啊……”
十农场地处曹妃甸西部,有水稻种植面积34000亩,是唐山市著名的水稻产区,种植历史已有近70年。近年来,十农场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同时将稻田向懂农技、机械设备多的种田大户倾斜,涌现出了近150多个种植面积达100亩以上的水稻种植专业户。这些种植大户,因为普遍使用农业机械,干完一年的农活还都觉得“清闲”。
说起普及农业机械化,正在使用收割机收秋的和新村林树森特别感慨:“我今年57岁。年轻的时候就在村里承包稻田,那时候一年最多承包30亩地,春种秋收全部是人工。十月水稻成熟以后,一家人要用镰刀割,人工捆,算上打场得忙到腊月,别看天气一天天冷了,可哪天都是挥汗如雨……现在,我每年都承包稻田150亩,收割只几天工夫就完事了。”
据十农场场长李顺华介绍,该场普及水稻种植机械化已经有10年时间,一些农户看到购买农业机械有国家补贴,就根据自身情况购买了拖拉机、插秧机、水稻收割机、无人机等大型农业机械,除自己使用外还对外出租作业,收入大幅增加。而对这些“很清闲”的种田大户,农场根据不同情况通过培训为他们提供第二产业,有的去了曹妃甸的钢厂上班,有的在场内民企工作,每个月都能挣到五六千元的工资。
来源 河北日报
编辑 程轩
责编 胡立荣
监制 孙海波
监审 李庆军
投稿邮箱:cfdr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