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打工人离职失业,崩溃大哭:你以为的退路,已经有1亿人在卷了

创业   2024-12-22 19:30   广东  


文 | 有书京介 · 主播 | 


“我两年没有面试了,最后一次面试还是前年,那时我33岁。”


这是一位80后打工人在视频平台上,略带愠怒的吐槽。



许多人不愿意承认,却又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


35岁,成为了中国式中年。


抖音上,“35岁失业了怎么办”,成为众多博主选择的热门选题。


B站、小红书上,“XX岁离职,重启人生”涌现了大量的离职博主,并成为一条新的赛道。



知乎上,“找工作时单位普遍要求 35 岁以下,那 35岁以上的人都干什么去了?”有近4000万的浏览。



中年危机,不光是身体机能的消退、婚姻市场的年龄歧视、父母身体衰老的重担。


还有简历投递的石沉大海。


这意味着,每个月稳定的现金流、社交的身份名片,都将与未来的自己告别。


35岁以上的人,到底还有哪些出路?


难道就像网上说的:


大不了就去跑滴滴、送外卖吗?



你以为的退路,已经有1亿人在卷了


今年,“多地提醒慎入网约车行业”一度冲上热搜。


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


多地网约车运力已经趋于饱和。


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超过20单,单均营收在20元左右,单车日均收入仅200多元。


而这些收入,还没有包括车租、充电、保险、车损、吃饭等必要支出。



一位网约车司机吐露:

“一个16元的订单,就有四五个司机抢。”


网友@四川阿哥展示自己的收入:

“之前一天可以赚到100元,后来一天只能跑几十块钱了。”


订单量减少,网约车司机仍在增加,注册难度也在加大。


37岁的李想,曾经在地产行业工作。


失业后经历了无数次的面试失败。


他忍不住给HR打去询问,电话那头告诉他:

“项目的工作强度很大,考虑到他37岁的年龄偏大,怕吃不消。”


老婆曾开玩笑地对他说:

“要不你也去开个滴滴,或者送个外卖吧。”

这个提议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他很快就跑去办理相关的业务。


但业务人员告诉他:


即使要开滴滴,还要去办理网约车运营牌照,对车辆也有一定要求。


另外网约车司机不得纹身,如果胳膊、手臂上有伤口,也很可能会被拒绝。


李想这才发现:过了35岁,就算自己甘愿下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截止到去年,懂车帝公布数据显示:网约车司机总注册量已超过1亿。


与此同时,美团加上饿了么,外卖骑手的数量也已经超过1000万。



@庄里外卖小哥以自己为例:

“现在内卷得特别厉害,因为是兼职,所以好的单子轮不上。


自己是老手的情况下,一天跑了8个小时,137块钱,平均一个小时不到20块钱。”



一位外卖新手,分享了自己的工资单,心酸又无奈:

“上个月跑了189单,出勤8天。

扣除固定的住宿、物资、电池费用,仅入账21元,刚好够一顿猪脚饭……”



这些仅仅是收入的压缩,与之相对的,还要面临不被理解的委屈。


七拐八绕的小区门口、犹如迷宫般的商铺位置。


保安不让进、不给刷电梯。


下着暴雨的黑夜,看不清楼号门牌号。


35岁的你,情绪根本不值一提,因为这个城市需要的是:


你要快一点,要再快一点……



离职做自媒体博主,赚到钱了吗?


2024年,“离职博主”开始挤占各大视频平台的细分领域,被称为是今年最拥挤的赛道。


曾经在《人民日报》做记者的脏指导,在北京辞职后选择回到武汉老家。


过去,他曾出入高级的商务CBD,去俄罗斯全程报道世界杯,与李佳琦同在饭桌上喝酒……


光鲜亮丽的职业,没能让他留在光鲜亮丽的城市。


回到家中,窄小的住所,与白天的工作形成强烈的反差。


他开始思考,自己还能否像过去的自己一样,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回到武汉后,他发现自己在北京的工作经历,并没有形成优势。


大厂看重品牌效应,小厂看重的是钱袋子能否充实。



他选择做一名情感博主,在采访的视频中,他笑着回答:

“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要相信时间。”


但今天,我们进入他的视频主页,却发现里面空无一物。


同样是在一线城市工作,侠半生也摆脱了十年如一日的打工生活。


作为一名新晋的博主,他的栏目以实现身边人的愿望作为主题。


第一期,他通过手工、特效帮助儿子实现了第一个愿望-成为迪迦奥特曼。



在B站官方的支持下,视频播放达到了21W。


许多人认定,他也许就是下一个B站百大UP主。


本以为一切都会开始好起来,现实却泼来了凉水。


他的系列视频有意义,正能量,花费时间1个月起步,诚心之作,观众却并不买账,每一期都成为流量的谷底。


一年后,侠半生也陷入深深的迷茫:


到底什么才是好视频?


有意义的视频,还要不要继续坚持下去?


如今,我们进入他的账号。


他的最后一条视频,定格在2023年12月22日。


最近,微博上一则“离职博主们集体回去上班了”被6000多万人阅读讨论。



无数人离职前以为:


自己在大城市的工作经历,回到二三线城市,就是降维打击。


但在招聘软件搜索后发现,本地区并没有对应的工作岗位。


每4个面试,就有3个是房产中介。


高级精密的螺丝钉,不会因为换个地方,就变成方向盘。


大厂的经历,是一个光环,但仅在部分城市有效。


无论是否靠自媒体赚到钱,所有受访博主都告诉大家:


他们没有将这作为一份全职工作。


有人已经重回职场,有人同时在做好几份副业。


那些离职博主,在参与了流量的厮杀后,都参悟了罗曼·罗兰的那句话: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低估了生活的残酷。


踏足新的领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成功。



小城市躺平,你可以忍受多久?


35岁的歪歪,曾在云南从事咖啡生豆贸易。


自己的储蓄,难以在老家买房,因此,她想到了云南的小城市。


她心目中一套“适合躺平”的房子,要求是:10万以内,带院子,70年产权。


匹配的房子,并不那么好找。


那些交通方便,生活便利的房源,大多数被执行力强的人占了先。


在不懈的努力下,她找到了自己的梦中情房:


全包7.8万,距离市区2.5公里,64平产权面积,附带一个侧院,加在一起有144平米。


楼下有市场,步行五分钟有小商圈。


房子老破小,装修5万元。



她暂时落在了一个衰败的小镇,告别了丰富。


这里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物价低廉。


但它没有大城市的便捷,品种齐全的外卖、堂食选择。


也没那么多同龄人。


一座孤独的小城 ,你可以选择夜跑,但未必会相信人性。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里是体验的码头,却未必是定居的港湾。



芯片设计师种地

央视离职摆地摊

他们过得好吗?


熬夜、不注意饮食,让从事芯片设计的李明攀得了严重的肠胃炎。


他的体重从120斤骤降至90斤。


李明攀不得不开始重视身体健康,生活的意义。


他想拯救自己的胃,改变自己亚健康的状态,吃到无农药化肥的农作物,便投身于农业。


初期的艰难,一言难尽。


首先是家人的不理解。


母亲说:

“回来干这个,一辈子都是穷光蛋。”

不曾想,第一年,这句话一语成谶。


辛苦种下的8000斤麦种,被铺天盖地的鸟吃得干干净净。


钱亏光了,欠了一屁股债,倒逼着他放下尊严,去找村里的、县里的领导寻求帮助……



如今,10多年过去,他硬是将队伍从1个人拉到了100多人。


种植基地,横跨6个省,面积上万亩。


这背后是无人言说的艰辛。


买到假种苗,很难得到赔付。


顶着生病的身体,也必须早起赶集,否则卖不上好价钱。


如果遇上极端的天气,又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没有人能预料过程中的问题。


35岁离职,注定要去解锁更多的可能性。


放手去做,生活才能告诉你答案。


本可曾是央视导演,35岁也成为了她事业上难以逾越的门槛。


她选择去摆摊。


被问到原因,她坦诚讲到:

“就是为了赚钱。”


事业的初期,都有自己的荒年。


放下好好的导演不做,出去摆摊,脸面可能挂不住。


但年仅8岁的女儿说:

“你是为自己打工,那不是比为别人打工要强吗?”

本可最长的一次出摊,从早上5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


她壮起胆子,哪里人多,就在哪里摆摊。


经验一点点积攒,财富一点点垒实。


如今,本可一年已经可以赚到50万。


她一直尝试告诉粉丝:

“努力生存,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人生,并不是赚到了50万,100万才算成功。”


活得简单,挣到知足的钱。


活得丰富,努力攀得财富的风口。


都是各自的活法。


有所得,必有所舍弃。


刘慈欣在《混沌蝴蝶》中讲到:

你害怕已久的事发生了,有时是一种解脱。”

每个人都要走过35岁的那道门。


新的浪潮,冲刷滩头旧浪的痕迹,不会有一丝犹豫。


门坎踏过去之后,也许不再体面,不再丰富多彩,甚至还要淋雨。


但能够走出雨季的人,从来不是靠别人赠予的伞,而是不惧淋湿的内心。


中年人的智慧,从来都包含在这八个字里面:


积极、努力、希望、坦诚。


资料来源:

人物《35+,就要站在职场的废墟上了吗?》
澎湃人物《是谁制造了35岁职业危机?》
一条《2024最拥挤的赛道:离职博主》
雪豹财经社《挤不过独木桥的离职博主们,集体回去上班了》
凤凰网《全国24个“新鹤岗”,白菜房价收留年轻人》

自由的大鱼星球《北漂7年后,人民日报记者选择回老家当情感博主?》

我叫侠半生《离职做了全职UP主,一年后的他怎么样了》

谦益自然田园《面对面深度访谈谦益农业创始人李明攀》

既见Jijian-《摆摊真的能赚钱吗?前央视总导演35岁裸辞摆摊,业绩150万,她说:只要你摆出去就会有无限的可能》

总裁智库
总裁管理思维决定管理成效!做一个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法的管理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