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守好五个字,戒掉三件事,修好一片心

美体   2024-09-16 00:01   福建  

人生这场修行,重在修心。守好五个字,戒掉三个字,修好一片心。余生,愿你活出更好的自己。


守好“容”字


人生应当修炼出更加开阔的胸襟。


王阳明虽然没有做过宰相,却比一般宰相更加大肚能容。


他说:“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有然能收缴得,愤怒嗜欲正到胜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


王阳明有个怪徒弟,名叫王艮。此人身着奇装异服,来到王阳明家里求学。王阳明不怪他不守礼教,反而将他收入门下。


谁知拜师后不久,王艮就又穿着他的奇装异服出门游历,还打着王阳明的旗号到处讲学。


王阳明看穿他无心向学,只不过是为了出名。却依然没有计较,继续留他在家里。慢慢的,王艮明白了老师的一片苦心。从此洗心革面、一心向学。


最终成为了王阳明最优秀的学生,也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


守好“磨”字


正德年间,王阳明在朝堂上遭到排挤,而他的父亲恰巧也在此时病逝。一时间内外交困,压得王阳明透不过气,却依然咬牙扛了下来。


王阳明说:“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裂蚀,然后才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


圣人的心,犹如镜子般明亮,不沾纤尘。常人的心,却满是污垢杂质。需要狠心刮磨一番,才能看到原本的光泽。


在他看来,一生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只不过是磨炼心性的一个过程。


忍得过困境、咬得紧牙关,坚持到底,才有机会东山再起。并不是每一块石头都能成为璞玉,也不是每一只贝壳都能孕育出珍珠。


必须忍得住切磋琢磨,容得下心里的砂砾,才能闪耀宝光。


守好“稳”字


王阳明说:“譬之树木,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再去种根。”


他从小立志要做圣人,但他的老师娄谅先生对他说:“圣人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达到。”


王阳明将老师的教诲牢牢记在心底。他严以律己,毕生苦读,直到中年时才在龙场悟出心学的真谛。


欧阳修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意思是说,人们做事常常因为不注意细节而失败。


即使是聪明勇敢的人,也有可能沉溺于某种不良的嗜好中,受其迷惑而陷入困顿。


需得扎稳根基,才能放开手脚,去伸展、去吸收。向着太阳,自由生长。


守好“纯”字


王阳明曾言:“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心思单纯,没有人欲之杂;就像纯金之所以为金,是因为成色足而无钢铅之类的杂质。


人这一生,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人生路上,我们经常拼命做加法,努力让生命变得丰盈;但也要学会做减法,让生命回归最纯粹的模样。


守好“真”字


王阳明常言:“真,吾之好也。”


一些人总喜欢讲虚伪又好听的话,脸上摆出一副讨人喜欢的面孔,但却没有半点真心。这样演着戏过一生,未免太辛苦。


其实,一个人只要足够真诚,总能够打动别人。即使一开始,别人对于你的本性不够了解,不愿意与你亲近。


只要你肯以真心换真心,总有一日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


弯弯绕绕、躲躲闪闪,总会叫人看穿。与其耍小聪明玩弄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


做人若是问心无愧,行事自然坦坦荡荡。


戒掉“傲”


王阳明的弟子多是青年才俊,难免自视甚高。


他常劝诫诸弟子:“人生第一大病,只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凡人处世,最爱站在“我”的角度看问题:我的做法一定是好的,我的意见一定是对的;我喜欢的一定值得赞扬,我讨厌的必须提出批评。


对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事,都欠缺一份尊重。更谈不上什么孝、慈、信,这便是最大的傲慢。


应当谨记老子所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自我夸耀。


放下心中这个“我”,正是由于不骄傲,自然也就无所谓失去。


戒掉“躁”


古人云:“性躁气粗,一生不济。”


躁心容不下清净,也生不出智慧。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事业,都要按下一颗躁动的心。


王阳明被贬龙场时,躲进人迹罕至的山洞里,潜心研习《易经》。在一片寂静之中,他的心境也由烦躁转为安然。


惟有克服了浮躁的情绪,戒绝了鲁莽的言行,才能真正有所提升。


春秋时期,楚庄王年少即位。


令人疑惑的是,他上位后并不急于治国,而是先学习听政。


有朝臣问他原因,他说:“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三年后,楚庄王果然励精图治、重整朝纲。在他的治理下,楚国国力日渐强盛,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等待的目的是韬光养晦,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一飞冲天。生而为人,操劳一世。


能做到身安、心安,着实是种难得的境界。正需要我们克服浮躁,才能够安稳如山、自在如风。


戒掉“惰”


《菜根谭》有言:“少年的人,不息其不奋迅,常患奋迅而成鲁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王阳明虽为心学宗主,却最讲究“知行合一”的道理。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有了志向、有了决断,就要笃实地去行动。成功不在事之难易,而在于克服怠惰的心理,身体力行地做好每一件事。


王阳明曾以练字为例,他说:“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


一开始学习写字,模仿古人字帖,只学到些字的形体皮毛。后来每每落笔之前,王阳明都要凝神思考。


夜以继日地在心中反复揣摩,时间久了终于打通关键。


勤奋与坚持,是成功路上的一对好伙伴;懈怠与懒惰,则是最大的敌人。


陶渊明说过:“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世间事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唯有持之以恒的努力。需时刻警惕怠惰,才能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界。


文章图文来源于网络,内容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及时删除。

范不开
一个范不开的靓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