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县市区专场第九场——柳林县)

时事   2025-01-06 20:26   安徽  

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讯(杨文博 冯凤强 图/冯帅)   1月6日上午,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县市区专场第九场),柳林县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柳林地处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是山西的西大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显著,自古享有“秦晋通衢”“小北京”的美誉。近年来,柳林县牢记领袖嘱托,坚定扛牢转型蹚新路的时代使命,聚焦市委提出的“六位一体”和“20件大事要事”,全力稳增长、扩投资、促发展、惠民生,在爬坡过坎中奋力前行,在披荆斩棘中夺取成绩,美丽幸福柳林迈出坚实步伐。具体表现为“六个进一步提升”。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县域发展稳中向好

柳林县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局,认真落实稳投资一揽子政策举措,县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四年保持在300亿元以上,全市排名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近三年连续保持在30亿元以上,保持在全省前列;城镇、农村居民两项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收入总量连续三年均位居全市前三。2024年,柳林入围“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今日之柳林,正以“经济强县”“财政大县”为一域争光、为全市添彩。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发展动能加速释放

柳林县紧扣市委“985”重点产业链布局,全力推进产业链的延伸、补充和强化,致力于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形成“5+5”新格局。近年来,柳林县整合涉农资金8亿元,通过补贴补助+保险政策激励,打造了红枣、核桃等五个传统产业以及朝天椒、木耳等五个新兴产业,形成了“5+5”特色农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此外,柳林碗团、红枣、白酒等一批特优产品享誉三晋大地。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柳林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改革部署,结合柳林实际,把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煤炭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把“能源革命”作为工业强县的突破口,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建成智能化矿井9座,数量位居全市第一,煤矿先进产能达到91%,实现了“减人、增安、提效”的目标。同时,在全省率先推广中科院何满潮院士“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目前累计推广矿井12座,实现资源开采重大变革,每年因此多回收煤炭250余万吨,新增加产值约20亿元。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多元发展势头强劲。非常规天然气年产量逐年增加,2024年达到2.4亿立方,增幅超10%。同时,绿电发展势头强劲,“光伏+”项目规划装机容量达到4800兆瓦。特种纳米碳酸钙及复合钛白粉项目一期将于今年竣工投产。森泽集团与法国IB2公司铝土矿综合利用、汇丰集团与中关村双融研究院信息空间技术、留誉万吨酒厂等一批重大战略性转型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汽车零配件等铝后加工项目正在高效洽谈当中,今年有望签约落地。柳玄、景泰、鼎程华泰等一批大宗固废项目相继投产达效,带动全县年处理矸石200万吨以上,产值超过20亿元。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宜业宜游并进

柳林县遵循“大县城、小集镇、中心村”的发展思路,大刀阔斧地补短板、促提升,全力塑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柳林。

城市更靓更精致。柳林县通过实施东山新区建设、明清街片区、公路大厦片区等改造,大幅提升了城区人居环境;同时,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水电气暖讯等市政配套不断完善。近三年来,柳林大医院、“一校两馆”、大剧院、北大街公园、上海实验初中、清河公园提质改造及城区7座过街天桥等重大市政和民生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2024年,柳林首次开通了到太原、北京的动车组列车,柳林正式跨入了“动车时代”。

乡村更美更富足。柳林县牢牢把握市委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保留传统乡村风貌基础,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累计投入近10亿元,实施基础提升工程和环境提质行动,成功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旅游重点村。其中,后冯家沟村去年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同时,柳林县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近三年来,累计投资5.5亿元实施农村饮水改造提升工程,全县常住人口100人以上的自然村全部实现自来水入户,16万群众从中受益,告别了长年“吃旱井水”的历史。三交镇三交村、孟门镇后冯家沟村、薛村镇军渡村等沿黄村落逐渐“火”起来,成为网红“打卡地”,游客人数逐年攀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绿色底蕴日益深厚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柳林县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和生态现状,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入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攻坚战,努力打造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母亲河黄河由北向南纵贯柳林,其一级支流三川河横穿全境,柳林县肩负着沿黄生态保护的重大政治责任。为此,柳林县持续深化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统筹一体推进治气、治水、治土、治废,使柳林在全省18个生态功能县区的排名逐年上升。

柳林县的天空更加湛蓝,通过综合施策和靶向治理,紧紧围绕“三降一提”目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10、氮氧化物等指标逐年下降,优良天数比例连年攀升,空气更加清新宜人。柳林县的山峦更加葱郁,通过石山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累计造林1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8.6%。柳林县的河水更加清澈,通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制定了《三川河水环境断面水质量化问责办法》,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对全县464个排污口进行统一标识,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同时,通过对三川河的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陆域及丰枯期进行一体化控污清淤,县内3个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有效保障了“一泓清水入黄河”。柳林县的土壤更加洁净,统筹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生态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全市率先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力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柳林样板”。

营商环境显著提升,投资兴业活力迸发

柳林县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专项行动,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动更多事项实现一次办、高效办。县政务大厅搬迁投用后,290项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排名位居全市第二。累计完成“帮办代办”业务1.5万件,群众回访满意率达100%,柳林因此荣获“全国企业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县”称号。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近三年来,柳林县依托“吕梁政企通”平台,累计为1.4万户企业和个人足额兑现奖补资金4000余万元。得益于营商环境的大幅改善,企业和项目蓬勃发展。近三年来,全县累计签约项目40个,到位资金149亿元。此外,新增“四上”企业25户,其中规上企业12户,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万户以上,涉税主体占比超过50%,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柳林县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打造人民满意教育。近三年来,柳林县加强与山大附中、衡水中学、海亮教育集团等深度合作,让柳林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高考达线人数和985、211、双一流等重点院校达线人数逐年增加,2024年我县本科升学率近50%。医疗服务持续优化,保障群众健康福祉。围绕打造省内示范、全市一流的区域型医疗高地,县人民医院与北京朗豪医疗集团、省专家学者协会、省人民医院等深度开展战略合作,引进医疗专家59人,骨科、呼吸科、泌尿科正在或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特色医疗科室。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筑牢社会安全网。历年的省、市民生实事如期完成;去年以来,示范性托育中心、护理型养老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殡仪馆等民生项目建成投用;各类救助供养水平连续保持全市最高。特别是近三年来,我们坚持“理旧账、清旧债、开新局”,拿出真金白银解决了十年多来遗留的近500户拆迁户安置问题以及陈年旧账,政府公信力显著提升。高水平“平安柳林”建设深入推进,构建和谐稳定柳林。柳林县持续开展“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等专项行动。信访的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3.46%,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纵观近年来工作,柳林社会大局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和谐稳定,这成为柳林难能可贵的成绩,也成为柳林人民最大的福祉。

柳林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未来,柳林将继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贡献更大的柳林力量,让柳林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来源|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

责编|杨文博



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
山西新闻网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审核批准,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山西省重点新闻网站,也是山西省最大的綜合性新闻网站。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自开通以来,秉承其理念和宗旨,着力打造外界与吕梁沟通的第一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