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县市区专场第十二场——临县)

时事   2025-01-17 19:40   山西  

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讯(杨文博 冯凤强)    1月16日上午,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县市区专场第十二场),临县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临县,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是革命老区、资源富区、发展新区,历史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素有“中国红枣之乡”“中国伞头秧歌之乡”之美誉。近年来,临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质量转型发展为统揽,大力实施“五五战略”,加快建设“三地三区”,全力奔赴宜居宜业宜游新临县的美好征程。

在不懈努力下,临县发展成果斐然。最近几年,全县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呈快速增长之势,增幅在全市排名中名列前茅,县域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发展韧性愈发强劲,质量效益显著提升。2024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162亿元,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09亿元,同比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5.15亿元,同比增长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4.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372元,同比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225元,同比增长7.6%。

坚持改革创新 科技引领

走好转型发展“四条路” 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强

走好产业转型“新质路”。围绕打造全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临县取得了显著成果。建成了霍州煤电庞庞塔煤矿,这是全国首个“5G”智能矿井,开启了煤炭产业智能化的新篇章。同时,全面推进晋煤太钢600万吨、锦源煤矿600万吨、大土河240万吨矿井建设,不断夯实煤炭产业基础。2024年,全县原煤产量达到1719.83万吨,展现出强劲的生产势头,三年后产能预计突破3000万吨,加工转化率将达95%以上,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前景广阔。在煤成气领域,临县同样积极作为,致力于打造全省煤成气示范基地。全链条推进三交——碛口、三交北、临兴西、紫金山四大煤层气区块增储上产,年产量已达13.24亿立方米,为能源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推动临县在产业转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走好优势农业“特色路”。临县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视为重大使命,全力推进农业“特”“优”战略。精心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7家、市级龙头企业23家,打造农业产业示范园区8个,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青塘粽子声名远扬,年销售额高达2亿元,成为当地特色产业的亮丽名片。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种植规模拓展至4500万棒,产量突破4.5万吨,产值攀升至5亿元,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临县凭借优质枣花蜜,荣获“中国枣花蜜示范县”称号,并与中国食用菌协会携手共建“中国枣木香菇之乡”,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城庄镇凭借雄厚的农业产业基础,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安业乡前青塘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彰显了临县在农业特色化发展道路上的显著成效。临县红枣、临县小米、青塘粽子、枣木香菇、枣芽茶、枣花蜜等农产品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为临县农业增添了无限光彩,也让临县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走好文旅融合“全域路”。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临县精心编制了《临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碛口黄河旅游区总体规划》,为旅游发展谋篇布局。成功打造了碛口、义居寺2个4A级景区,以及南圪垛、正觉寺、丛罗峪真武山3个3A级景区,旅游品质不断提升。碛口5A级景区创建工作也已正式启动,向着更高目标迈进。全市确定的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中,临县占据18席。通过集中打造,碛口李家山、西湾、高家塔,曲峪开阳、白道峪,三交孙家沟等特色村庄,凭借独特魅力成为乡村旅游热门目的地。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中央后委旧址等红色景点,已成为红色旅游和教育研学胜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缅怀先辈、传承精神。汉高山、大度山、紫金山等三大名山,风光旖旎,景色独特。如今,交通条件大幅改善,配套设施逐步优化,正全力冲刺3A景区创建,为临县旅游再添新亮点。目前,临县已初步构建起以碛口景区精品游、湫川红色游、沿黄风光游、县域乡村游、三山康养游等为主的全域旅游新格局,让游客在临县尽享多元旅游体验。

走好科技创新“引领路”。全力推进乡村e镇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同时着力提升数字经济创业园的功能与效能。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了“1+N”品牌矩阵,为临县的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凭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突出表现,临县荣获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农村电商强县称号,彰显了其在农村电商领域的领先地位。电子商务进农村的“临县模式”更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引领着农村电商发展的新潮流。

坚持健全机制 双向赋能

提升城乡融合“三个品质” 高质量发展成效更优

增强功能提品质。临县大力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开展城市更新行动。谋划并实施了五大老旧片区改造提升、自来水管网双回路改造、麻峪街和东门桥拓宽等一批市政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精心打造了太和路、二道街、凤城路三大新型商业街区,新建了8个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空间。临县荣膺“山西省县级文明城市”称号,圐圙步行街被认定为吕梁市特色商业街,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

优化环境提品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宝贵经验,临县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秉持统筹推进理念,协同开展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美丽乡村建设,多维度塑造农村新貌。同时,精准发力,分类优化农村垃圾收集转运机制,从源头到终端全程把控,确保垃圾处理高效、环保。在持续努力下,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质的飞跃,由单一的“整治”迈向全面的“提升”,从基本的“整洁”升级为深度的“宜居”,为村民打造了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空间,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宜居家园。

创新管理提品质。临县成功搭建了城市管理运行服务平台,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的“一网统管”,为城市管理注入了智能化动力。在此基础上,整合住建、自然资源、交警等多部门的执法监管力量,成立了中心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通过强力整治各类违法违规现象,城市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展现出更加靓丽的风采,为居民创造了更加整洁、有序、和谐的生活环境。

坚持生态优先 系统治理
打好生态环境“三大战役” 高质量发展底色更亮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临县完成国土绿化87.32万亩、县乡通道绿化193公里。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开展工业企业、扬尘污染、超标排放等专项整治,全县空气质量、PM2.5、优良天数等指标稳步好转。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实施了碛口、大禹等1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完成城区街道雨污分流改造38.7公里,建立了全县783条河道环境治理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湫水河碛口国考断面稳定达到Ⅲ类水质。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实施了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37座,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955.53平方公里,启动了大红沟蓄水库建设。开展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重点整治,有效强化了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坚持普惠共享 增进福祉

织密民生保障“四张网” 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织密教育保障网临县制定出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1计划+10方案”,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县管校聘、三名工程等系统性改革,高考成绩逐年攀升,二本以上达线率由2020年的36.6%提升到2024年的49.35%,屡创历史最好成绩。织密医疗保障网。县乡两级医院全部开通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推行免费挂号、一次挂号管三天、出入院一站式、一网通支付等便民措施。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43支,签约服务11.3万户28.7万人。织密社会保障网全县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以上;建立了养老育幼服务、康复护理服务、城乡困难群众救助体系,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61所、公办敬老院4所,实现了“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弱有众扶”。织密安全保障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隐患,沉疴积弊逐步有效治理,本质安全水平稳定提升。织密风险防范、安全稳定防控大网,让临县的发展更有温度,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临县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创新求变的关键时期和加快发展、奋楫争先的关键阶段,全县上下同欲谋发展、齐心协力抓发展、赶超进位促发展的愿望强烈、信心坚定。临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守正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

责编|杨文博



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
山西新闻网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审核批准,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山西省重点新闻网站,也是山西省最大的綜合性新闻网站。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自开通以来,秉承其理念和宗旨,着力打造外界与吕梁沟通的第一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