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咱们今天呢,走进一个前几年的文科大热门:汉语国际教育,而现在怕是要放黄灯了。
想当年,“汉语热”席卷而来,放眼全世界好多人挤破头想学几句中文。但等到真要找工作,汉教的孩子们只好自嘲,“我这是自找苦吃。”
跟大多数文科生一样,只能眼巴巴望着那挤破头的公考、编制、教资这条独木桥。
中文教育基金会给的数据,到2023年底,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和课堂都有1271家。对中文教育的需求那叫一个旺。
但,好景不长,汉语国际教育的就业满意度低到让人心疼,另外出国,做汉教的风险大得吓人。那就业连续两年飙到了红榜上。
别说孩子们走出校门,这些孩子们还没毕业呢,就开始愁眉苦脸。他们是真的热爱学习啊。
熬夜读书、啃外语,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争抢出国机会,那个积极劲儿,简直不要太拼。
可到了毕业找工作这一关,这帮孩子们可就苦笑了。
数据一点也不骗人,中国语言文学类的本科生就业率倒数第三,那怎么跟那些工科生比啊?
招聘会上的情形更是让人心酸。你看那些机械、电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学生,根本不愁工作,而反观咱们们的汉教生呢?简历投出去,石沉大海。
就连硕士学历的汉教生找工作碰壁的情况,简直让人心疼。六七年的辛勤读书,结果就是一声响都没。这可真是让人头大。
近几年,来华留学生减少,海外的中文教育市场也受挫。这现实真是够呛,汉教生们的出路基本和所学不挨边。
说到对口率,华东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不到8%,要是一些普通的本科学校,这数字估计都不能看。和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对口率比,汉教生简直是弱爆了。
出国工作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那些能到国外教书的,简直是人中龙凤。公派的名额少得可怜,标准又高。关键是出去两年还是要回来就业,不还是面临着同样的尴尬。
在国内做老师或者去国际中文教育机构工作,听上去不错,现实却残酷。课时费定高了,担心没生源;
定低了,又当了廉价劳力。站在讲台上的那股紧张,别提了,流利地用两种语言教外国人学中文,那压力大得很。
考公考编也不是那么好混的,有的地方汉教专业连报名资格都没有。月收入那更是让人难受。
教书育人本就是个甜蜜的差事,推广中文,弘扬中华文化,多有意义。可是,连饭碗都成了问题,那些美好的情怀和自豪感,都显得没了味道。
所以啊,对这些汉教生来说,趁早想想怎么过这就业这道坎,可真是刻不容缓。不管怎样,在这世上,咱们每个人都得谋个生活,是不?
各位,你对汉语国际教育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下课,回见。
1.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2.若要转载原创文章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我们,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任何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