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中国,在日本长大的“中华料理”(中華料理「ちゅうかりょうり」),在日本料理界一直具有独特的江湖地位,深深融入到日本当地的文化生活中。
但是,不少深受日本人喜爱、在日本出圈的“中华料理”,咱们中国人见了可能多少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日本著名网站“何でも調查団”调查了“日本人最爱的中华料理排名”,快来看看榜单上有哪些“似曾相识”的中华名菜吧!
杏仁豆腐
あんにんとうふ
杏仁豆腐在国内料理界似乎…没啥存在感(?)但在日本却非常受欢迎,一举成为“中华料理”的代表作之一。
从数据上来看,杏仁豆腐在男女之中的差别还算是比较大的。在日本,一般是女性顾客比较喜欢吃杏仁豆腐,其嫩滑甘甜的口感吸引了一众女粉丝。最出圈的大概是一兰拉面的“抹茶杏仁豆腐”,每次去吃一兰都要点一份…
回鍋肉
ホイコーロー
对回锅肉的狂热中日都一样,这是一道下饭神菜,碳水神器。青椒与红椒的搭配,食欲爆棚!不过,日本的做法是将青椒换成圆白菜——估计也是吃不了太辣的缘故吧。
中華焼きそば
ちゅうかやきそば
(中华炒面)
日本的“中华炒面”和国内的炒面还真是有点不一样,日本的做法有点像烧烤店里的炒方便面,味道浓郁适合下酒。在日本旅游,经常能在居酒屋菜单上看到这道菜。
对于日本人来说,“面条”可真是不能割舍的生活必需品啊…
中華まん
ちゅうかまん
(中华包子)
中華まん和咱国内的大包砸猛地一看很像,但细品下来还是有不同的地方。
无论是在日本大街小巷的便利店,还是在熙熙攘攘的景区、步行街、深夜食堂,都能找到热气腾腾的“中华包子”。日本的中華まん面皮非~常~松~软~,馅料多是调配得偏甜(无论是猪肉、牛肉还是马肉)——可能会有人接受不能,但是如果是大冬天,啃上这么一个热气腾腾松软的包子,会感觉灵魂得到了治愈。
春巻き
はるまき
(春卷)
有点意外,春卷在日本也是一道非常出名的中华料理。在日本许多中华料理店,菜单上都可以看到春卷的名字。衡量一家店做的正宗不正宗,春卷炸得好不好是关键。
相较于中国的春卷来说,日本春卷的口味会偏淡,馅料的选择会更自由。
小籠包
しょうろんぽう
日式中华料理的“小笼包”(经常打着台湾小笼包的旗号),在心斋桥等大型商店街见到过几次,其实都是江浙沪随处可见的“汤包”。
如此,就不难理解来上海旅游的日本人对南翔小笼包的执念了。
青椒肉絲
チンジャオロース
青椒肉丝也是一道出圈的中华料理,很多大型调味料公司在开发成品菜方便调味包的时候,第一批产品都会研发“青椒肉丝”,由此青椒肉丝走向千家万户。《神探伽利略》中有一集就出现汤川大帅比做青椒肉丝的场景,印象深刻。
焼売
シュウマイ
和国内的烧卖相比,它也是一道换形不换魂的中华料理。日本的烧卖一般做得小巧玲珑形状规整,像小时候老妈做的“珍珠丸子”。有机会去日本一定要试一试。
担々麵
たんたんめん
(担担面)
又一道出圈的四川名菜,何止日本,国内高校食堂都少不了它。
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担担面才第一次出现在日本。传承了这么多年,经过多次改良,现在的日式担担面其实已经和四川正宗的担担面味道不太像了——因为加入了日本人喜欢的豚骨猪油汤底,担担面有了新的灵魂。
酢豚
すぶた
(糖醋肉)
酸甜口的糖醋肉,在日本可是非常受欢迎的。唯一的迷惑是它的日语名字,“醋猪”,太魔性了……
エビチリ
(干烧虾仁)
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看着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中华菜系成品调料,「エビチリ」这个词让我陷入沉思。许久之后才知道,那就是“干烧虾仁”。
干烧虾仁这道菜国内不太出圈,但是在日本,只要是中华料理店,几乎都有这道菜。霓虹国民对它爱到痴狂,可能还是因为被日本改良过了的原因,比较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吧。
麻婆豆腐
まーぼーどうふ
这个太有名啦不用多说,看过《中华小当家》都懂……
炒飯
チャーハン
来了来了,“中华料理”之王它来了。只要有中华料理店一定有炒饭,甚至“拉面+炒饭+煎饺”成了中华料理碳水定食三巨头。
餃子
ぎょうざ
在国内咱们逢年过节爱吃水饺,而且水饺要自己家里包着吃比较香。但是日本人更爱吃煎饺,中华料理店卖的一般也是煎饺。
看完榜单,哪种中华料理出乎你意料了呢?
【即将开课】
直播+录播 | 日语初级 | 夯实基础
长按上图二维码,直接报名
长按下图二维码,了解更多
加好友时备注【报名】
需要日语学习资料请备注【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