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山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文旅行业资源优势和文旅人才培养特点,持续塑造“红色山东 行走课堂”党建品牌,全方位、多元化挖掘利用山东红色文旅资源,打破各学科、各要素间壁垒,形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通融合、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贯通融合、线下教学与线上展播有机融合、学科教学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的大思政课实践创新模式,让红色革命精神走入师生心中,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2024年“红色山东 行走课堂”荣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优秀党建品牌、“大思政”红色文化育人优秀案例,山东省教育厅优秀党建案例等荣誉。
活动开展4年来,累计学生参与1万多人次,教师参与800多人次,基本构建起党建引领全环境育人的良好生态。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走进精彩课堂,聆听红色故事吧~
《陈京莹的甲午家书》
通识教育部教师 张玉娟
作品介绍: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强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与家风家训的关键载体,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感人至深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本作品以陈京莹的甲午家书为切入点,带领观众跨越时空,沉浸式置身于甲午风云的历史危局之中,深度探寻这位北洋水师英烈的崇高精神世界,旨在激励同学们赓续英烈精神,从家书中汲取奋进力量。
《胶东育儿所纪念馆》
通识教育部教师 赵静
作品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胶东育儿所纪念馆,作为革命精神的生动展现与红色传承的重要场所,深刻诠释了战火纷飞年代的人间大爱与无私奉献。本作品以胶东育儿所的历史事迹为切入点,引领观众穿越时空,沉浸式走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深度探寻育儿所背后的伟大精神内涵,激励同学们铭记历史,勇敢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国家的发展繁荣竭尽全力,奉献青春和智慧。
实践风采
活动推进了红色文旅资源高质量、全方位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和旅游专业教学体系中,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性和对红色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加强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和研究阐释,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推动山东地方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和有效转化,成为帮助大学生铸根立魂的鲜活教材。
投稿邮箱:sdtsnews@126.com
欢迎全院师生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