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正在创建国家级保护区,您了解多少?

政务   2024-11-17 17:21   福建  

·

三明市创建客家文化(闽西)

生态保护区应知应会




01

什么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




02

我市正在创建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全称是什么?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




03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创建时间?

2017年1月23日,原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2019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的通知》(闽政办〔2019〕50号)下发,三明市全面开启以闽西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整体性保护工作,推进实验区建设。




04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主要保护内容?

保护好已经认定、今后陆续认定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实验区内的相关文物、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乡)、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旅游名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同时保护好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人文环境。




05

三明市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有几项?

截至目前,共有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12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65个、市级182个、县区级358个。




06

目前三明市现有的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分别是什么?

分别为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竹纸制作技艺、龙舞(大田板灯龙)、祭祖习俗(石壁客家祭祖习俗)、杂剧作场戏、小吃制作技艺(沙县小吃制作技艺)。




07

三明市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有几个?

截至目前,共有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1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31人、市级91人、县级115人。




08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的自然地理概况如何?

实验区位于三明市中西部,武夷山东麓,包括明溪、清流、宁化三县全境,自然资源丰富,共有6个种类共21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其中5个自然保护区,7个森林公园,2个风景名胜区,4个水利风景区,3个地质公园,以及1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09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的文化资源概况如何?

三明市文化底蕴深厚,实验区内共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中国传统村落13个、省级传统村落17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26个。




10

三明市客家文化与赣南、梅州客家文化不同之处?

一是历史地位特殊,三明市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被誉为“客家祖地”,在客家民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是闽台关系紧密,三明市与台湾地区是一种姓氏的“根”和文化的“脉”的关系。三是文化特质鲜明,以宗族祖地文化、客家饮食文化、客家民居等方面最为引人注目。




11

三明市客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12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在非遗生产性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生产性保护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实验区高度重视非遗生产性转型,截至目前,已建立15家市级非遗工坊,促进传承人及非遗产业升级。沙县小吃制作技艺保护单位沙县小吃集团被评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13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建设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1.将非遗保护融入具体的生态环境等空间,通过整体性保护提升了乡村的人居环境和基础服务设施。

2.通过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增加村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重塑乡村形象。

3.将非遗技艺与产业合作组织相融合,促进非遗产业升级。




14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建设如何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实验区重视在整体保护下的文旅融合发展。一方面是推动非遗传承与具体的生态环境等空间融合;另一方面是促进非遗元素与生产、日常生活相融合。




15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非遗场馆设施建设情况如何?

截至目前,实验区共建设传承体验设施94个,包括综合性馆4个、专题性非遗馆4个和非遗传承体验中心、传承所(点)86个。通过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以“点”带“线”,使原本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绝学得到有效的保护。




16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如何促进闽台交流?

闽西客家文化强调“家国同构”,把家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紧密相连。三明市坚持把实验区建设与对台交流合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客家祖地优势,拓展闽台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积极促进海峡两岸深度融合发展。同时以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为平台,持续开展对台情感交流,构筑两岸同胞共有的精神家园。




17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有哪些非遗品牌活动?

实验区知名的非遗品牌活动为“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和“石壁客家论坛”。截至目前,实验区已连续举办29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和12届“石壁客家论坛”,累计接待来自国内和30个国家以及地区的客裔及游客共100多万人次。此外,还有童话非遗、三明方言节、三明客家非遗美食节、客家龙舟赛、惠利夫人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深受民众喜欢。




18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有哪些客家旅游项目?

实验区自创建以来,打造了“清流、宁化寻根溯源之旅”等三条非遗旅游线路;打响“观鸟圣地自在明溪”客家观鸟等旅游品牌;创建一批如清流赖坊、明溪肖家山等“传统村落+非遗”的旅游景区。




19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在开展理论研究方面有何建树?

实验区持续发挥本地高校的学术资源等优势,共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汇编了客属相关学术论文300余篇,为实验区建设、非遗活动开展、文化遗产传承提供资料储备和理论支撑。




20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建设如何让“民众受益”?

(1)活动参与。不定期开展客家名人书画作品展览、客家山歌童谣比赛及各类民间庙会等贴近群众生活的客家文化活动,全面展示实验区建设工作成果。

(2)生产发展。依托合作社、非遗工坊等平台,让民众充分就业,同时通过出售非遗衍生产品获取经济收益。

(3)建设改造。带动乡村街道、建筑等改造提升,创造出更多群众休闲的文化和生活空间。

(4)文旅融合。加大客家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力度,推出许多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的线上活动,如“我是非遗小传人”“三明市非遗之旅”“中华文化共传承 两岸交流一家亲”等活动,点击率过百万人次。



21

作为市民,该怎样助力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实验区建设需要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合力作用,特别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我市始终秉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市民朋友可以出门多听、多看些非遗表演,多品尝非遗美食;积极参与实验区建设的调查问卷、志愿服务活动,为我市客家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建言献策,共同传承弘扬客家文化,共建美好家园。




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

2017年1月,原文化部批准我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其创建核心县为明溪、清流、宁化县。2019年10月,省人民政府印发《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我市近期将迎接文化和旅游部的检查验收,验收通过后将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明是“客家祖地”,是全世界客家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文化遗产丰富、存续状态良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创建三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对于促进文化、自然、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护传承客家文化,留住文脉和乡愁,建设亿万海内外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于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促进闽西地区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创建三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离不开广大市民朋友的关心、支持和参与。您的每一份热情,都会激起更多人的创建意识和责任意识;您的每一份努力,都会让实验区建设目标更近一步!为此,倡议广大市民朋友们积极支持我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积极配合检查验收工作,为打响我市“客家祖地”品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三明市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领导小组办公室(宣)    


编辑:董心沂

初审:罗   娟

复审:汪其鹏
终审:石秀苇

商务合作:18605984560(罗女士)

·


明溪在线
政务新闻、生活服务、品牌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