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军英名、永垂日月”。黄沙大捷是湘鄂赣苏区时期,红十七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胜国民党军对宜丰黄沙地区“围剿”的成功战例。1934年2月,红十七师将士和地方武装力量,发扬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机智敏捷的战术策略,展现出无所畏惧的作战姿态,给进犯黄沙地区的国民党军沉重打击,极大提升了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力,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在迎来新时代、开启新征途、书写新篇章之时,大力弘扬黄沙大捷的光辉业绩,对于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黄沙大捷;湘鄂赣苏区;历史成效;时代启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33年9月,国民党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广大红军指战员浴血奋战,根据地的范围越缩越小。1934年1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达指令,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红六军团主力红十七师北上,会合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六军团第十六师,破坏南浔铁路,威胁南昌,吸引赣东敌人,配合中央红军作战。红十七师接到中央军委命令时,部队迅速动员,干部战士打草鞋、做风帽、整理行装,进一步扩充队伍。1934年1月26日,萧克率领红十七师从分宜渡袁水,挥师北上。2月3日,红十七师在宜丰县北的黄沙,依靠苏区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国民党军朱耀华、陶广部激战。参加黄沙战斗的红军和地方武装将士追求信仰之切、实现复兴之诚、献身革命之勇,不仅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中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更为民族复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正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深化对黄沙大捷在党史上的深远影响、历史贡献以及所包含精神价值的挖掘、钻研、阐释及传播,将有益于秉持主动面对历史的态度,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更进一步激发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一、从科学部署兵力到得到人民支持,在风险挑战中勇担使命黄沙战斗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寄托着湘鄂赣苏区人民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希望和奋斗,在宜丰黄沙地区广大群众配合下,广大参战将士齐心协力,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一)明确作战方针。中国共产党科学分析湘鄂赣苏区斗争的复杂形势,在敌强我弱的处境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积极应对国民党的大举进攻。红十七师正向北进发,蒋介石得知其作战意图后,急速派遣由钟光仁率领的六十二师,自铜鼓西侧布阵封锁;同步指令驻扎于宜丰和天宝的朱耀华领导的十八师全力出击,试图实施对红军的东西两侧包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重重设置“围剿”,萧克在深入掌握敌军动向的前提下,针对国民党军的具体态势进行仔细分析并谨慎制定战术策略,决定采取相应的作战行动。萧克率领红十七师出敌不意,“掉头西行”,走花桥,过甘坊,直下七家槽,再进入黄沙,并立即实行封锁。萧克仔细听取了修铜宜奉县苏主席兼军事部长张立生的关于敌军在黄沙地带驻扎的情况报告,并深入掌握黄沙水口龙垴附近有利的地形情况,同时获取了红十六师在九仙汤进行整休的最新消息。随后,他指派一名通信兵跟随当地的领路人火速前往九仙汤,要求红十六师迅速带领部队前来支援。与此同时,萧克还召开了一场包括县委、县苏维埃、民兵负责人等人员的军事会议,就战斗计划进行了周详研究和部署。(二)科学部署兵力。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现实中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斗争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黄沙位于宜丰县的北部,是个群山环抱的小村落,东有龙形山,北有紫阳坛,西有里古垴,仅南面一小坑,整个地形为箕斗口,易守难攻。1934年1月,原驻扎在奉新甘坊的修(水)、铜(鼓)、宜(丰)、奉(新)县委和县苏机关迁移到宜丰黄沙的蓝家店,随着当地党的建设和武装力量的增强,逐渐建立起坚实的群众根基。萧克充分发挥苏区良好的群众条件,实施诱敌深入的方针,当敌人进入苏区后,就完全陷入被动地位,不断受到消耗和袭扰,而红军能够如鱼得水,以逸待劳,可以在有利的条件下突然包围歼灭敌人一部,逐步实现歼灭敌人、粉碎敌人“围剿”的目的。红十七师主力占领龙垴及猴子山的众多要冲,构筑起了封锁敌军的防线。少共国际连稳守石陂要塞,设陷让敌人无法轻易退出;县独立团从茜槽迁往太子庙,夺取制高点履行警戒任务,严防敌军偷袭甘坊;县苏保卫队负责诱敌深入,占据制高点,配合主力阻击敌人。红军采用游击战术为主,战斗中运用避敌主力,充分利用侧击、声东击西、集火歼灭敌方一部队的整体战略,成功夯实了湘鄂赣苏区的革命基础。(三)民众积极配合。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马克思和恩格斯持有的观点认为人民大众乃历史进程的创造者。基于此,他们率先提出了“人民战争”的理念,着重指出必须调动众多民众积极地投入到革命武斗之中。“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斗争的深入开展中,各方面的革命合力不断增强,并在战斗实践中逐渐明白到红军不仅仅是作战单位,它更关键的职能在于动员人民群众起来斗争。唯有将革命的武装斗争与民众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出红军在作战上的独特优势,才能打败强大的敌人,赢得反“围剿”战役的胜利。红军必须实行群众战,才能粉碎敌人的“围剿”。黄沙战斗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要战胜敌人,必须使黄沙战斗与广大民众相结合,在民众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萧克将国民党军引入苏区腹地的宜丰县黄沙地区,主要是依靠苏区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的支援。黄沙地区人民迅速集结起来,踊跃参与其中,妇女队和民众团体组织起来,负责分送饮用水及护理伤患,他们在人力资源、物资供应和经济资助诸多层面全力以赴支持红军,坚守苏维埃地盘。周仁杰《从井冈走来》中回忆:“黄沙大捷是一曲人民战争的胜利凯歌。我们一到黄沙,上上下下全动员起来了,他们送来了粮食、蔬菜,协助我们修工事……体现了根据地游击区的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深厚阶级感情。”在黄沙红军战士无一人进入老百姓家,都坐在屋檐下休息待命。红军指战员体现了坚若磐石的信念、坚定不移的决心、严守纪律的意识以及无所畏惧的责任感。红军指战员在黄沙战斗中视死如归,英勇顽强,血战到底,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中国共产党把革命战争视为群众的斗争,注重动员和依靠湘鄂赣苏区群众开展对敌战争,灵活运用一整套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圆满完成黄沙战斗。二、从战略战术调整到赢得战争全面胜利,在黄沙战斗中敢打敢拼黄沙战斗是红十七师北上湘鄂赣苏区取得的第一场战斗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科学决策、正确选择战役进攻策略,于被动战局中争取主动并完成战斗任务的杰出典范。(一)转变思维,抓住重点。军事斗争中的战略理念要求领导者和决策层在思维方式上做出相应变革,将重点领域的掌握作为解决各项问题的起始和定位点,对涉及整体战局的关键问题始终保有清晰的认识。毛泽东指出:“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红十七师在接收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后立刻着手准备,迅速作出反应,显示出红军顽强的战斗意志。萧克针对黄沙战斗观全局、谋大势、察要害,作出科学准确的战略判断,创新创造机动灵活的战术决断。红十七师主力部队成功控制了龙岗和猴子山等一系列重要高地,从而构筑了一个周全的围攻阵地。红十七师不顾疲劳,迅速登上龙垴、猴子山,连夜修筑工事,严阵以待。萧克根据战略判断部署县保卫队将国民党五十二旅、六十二师引入黄沙包围圈,形成对敌人的打击闭环。萧克在情况危急时刻,镇定自若,指挥若定,善于抓住全局中的战略枢纽,牵住战争的“牛鼻子”,把战略决策细化成一个个战术,拿定一个个主意,落实一个个任务,将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发挥到极致。黄沙战斗集中精锐之力,选择敌阵薄弱之地,在流动的战场上,力求准确剿灭敌军的全部或大部分兵力,采取分而治之策略,斩断敌人势力,以此实现遏制敌军的战术目标。红军要想从被动的战场局势转为主导地位,这个转换过程需遵循正确的战略方针,并且通过一连串战役的成功,逐渐实现既定的战略目的。(二)因势利导,灵活应变。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运动发展的阶段与阶段之间,即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转化。毛泽东说:“当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黄沙战役体现了将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与中国具体革命斗争相融合的成果。萧克为打好黄沙战斗,紧紧抓住黄沙战斗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时而变、应势而变,合理选择阻击方式、把握阻击火候,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排兵布阵,以打击国民党军为重点,抓住时机、果断出击,营造于我有利的战略态势。在战斗过程中,当萧克发现同安白军用石灰撤出“匪窜黄沙”字样,“敌机贴近山头,对我阵地乱丢炸弹,我军伤亡渐多”。萧克当机决断、机智灵活、趋利避害,在自己的阵地上也摆上同样标记,致使敌机失去了轰炸目标,不敢投弹,不能配合作战,形成敌我双方对峙局面。鉴于战斗中的重大损耗,萧克尤为注重对抗战形势的及时纠偏,把握斗争的重心、要害及关联节点,灵活调节战略战术布局。“从望远镜中看到敌人阵地上摆了白布标记同敌机联络时”,他采取机动式防御战法,小心避免战斗的进一步恶化及其对更广泛局面的负面影响,始终以实际效果为追求目标,努力战胜种种困顿和风险,最终取得了黄沙战役的胜利。红军调整了其战略和战术,针对敌军的薄弱环节,在运动战中确立了有利的对峙状态。基于己方力量相对弱小的实际情况,指挥参战官兵采取了灵活多样、变幻莫测的运动战战法,使得作战方案和目标不断发生变化,实施忽击忽退、忽战忽走的战术,以少胜多,巧妙地与敌争锋,利用时机对敌实施阻击,坚决控制战略主动权在红军手中。(三)打击敌人,赢得胜利。军事斗争的战略思维者必须建立在全局性眼光之上,指挥者、决策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宁死不屈、顽强御敌、血战到底,科学把握战场形势。萧克实施的“引敌深入”策略,既扰乱了敌方的排兵布阵,也让红十七师临时摆脱了国民党军的追击封锁,成功打通了向北方行进的通路,为与红十六师的汇合争取了继续北进的宝贵时间。萧克根据战场形势及时调整兵力部署,正面只用少量的部队阻击,主力部队则从两侧的荆棘丛中悄悄上去,向被敌人占领的西边山头发起猛烈进攻。夺回了西面山头后,调转山头机枪,一阵猛打,打得敌人纷纷逃窜,溃不成军。在黄沙战斗接近尾声时,部署红十七师、少共国际连、独立团都参加追击敌人。当战事告一段落时,“我军以不足三个团的兵力,打垮了敌人四个团,以及两个旅部和一个师部。”俘敌300余人,歼敌500余人,缴获枪支400余支及大量物资。战斗结束后,红十七师、十六师在黄沙胜利会合。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冲破长期习惯了的固有观念,敢于下定与看起来比自己实力更强的敌人进行战略较量的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指引下,红军为了达到深远和基础性的战略目的,必须洞察发展规律、跨越眼前挑战,聚焦长远规划,坚定不移地推进。三、从绝对忠诚于党到永远精神丰碑,在斗争历程中获得启迪“多难兴邦,殷忧启圣。”。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黄沙战斗开辟出一条通往复兴、指引向胜利的革命征途,从而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稳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征程中,传承和弘扬黄沙大捷的光辉业绩,有助于激励我们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一)党的领导是黄沙大捷的核心。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在黄沙战斗中,中国共产党扮演了核心的领导角色,参与黄沙战斗的部队忠诚于党的领导,坚定地遵从党的指示,无论遇到任何逆境都能重新振作,面对困难也能够勇敢地前进,从而赢得了这场黄沙之战。1933年7月,毛泽东接见湘鄂赣省委一班人,谭启龙回忆:“毛泽东同志针对敌人即将对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的形势告诉大家:今后的斗争将是艰苦的,但你们要坚持下去,就能把红旗撑下去。苏维埃一定能胜利!”实践证明: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黄沙战斗就有方向、有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黄沙大捷。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深入发扬党的领导在政治上的显著优势。我们要确保党的领导作用在国家管理和党的活动的各个维度、所有方面及各个步骤得到实现和体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党、军队和全国各族人民能团结一致,共同持续向前发展。(二)理想信念是黄沙大捷的保证。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将士在黄沙战斗中历练出了坚若磐石的信念、毅然不移的忠诚、铁打般的纪律和顽强的责任心,成就了一支无坚不摧的队伍,巩固了湘鄂赣苏区,并在第五次抵抗敌人的“围剿”中树立了光辉典范。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体现在黄沙战斗的战场上,无论在革命道路上遭遇什么样的考验,坚定的信仰、信念和信心总是赢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障。参加黄沙战斗的指战员把湘鄂赣民众的根本利益奉为最崇高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捍卫了革命信仰。在这种坚定的信仰指引下,黄沙战斗任务成功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始终不渝地坚守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追求的精神所在,也是共产党员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支撑。党员干部要把外在世界的变革与内心世界的变革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磨砺共产党员像顽石一般坚强的革命意志,并构筑起坚不可破的信仰堡垒,为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持续奋斗。(三)军事指导是黄沙大捷的基础。始终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思想和中国军事实践发展的新境界。人民军队之所以力量日增,关键是持续夯实正确的军事理论的指导。黄沙战役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大局领导能力。在此期间,萧克深入分析军事情况、战争布局及作战策略,并针对黄沙战区的具体情形,实行恰当的军事指导原则。他为红十七师、少共国际连、地方独立团和地方苏维埃保卫队中投入战斗的将士们及时传达了一连串指令。这些指令严格保证了部队意志的统一、指挥的一致以及行动的统一性,确保了军令如山、禁令严明,攻势形如猛虎,防守稳如泰山。参战的红十七师和地方武装按照要求迅速完成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各自进入战斗位置,在阵地上严阵以待,严密监视着敌军的动向,决心给予敌人以最严厉的打击。经验的积累无尽头,真知的探求无尽头,理念的革新无尽头。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和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从硝烟弥漫的黄沙战斗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军事理论的重要,为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攻克新课题,我们在理论层面敢于创新,在实际操作中勇于实验,不断充实与完善党在新时代下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让马克思主义在国防事业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理论光辉。(四)人民至上是黄沙大捷的核心。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黄沙战斗紧密联结着广大民众,与他们共命运、共患难、共同拼搏奋斗。宜丰黄沙地区人民全力支援黄沙战斗,踊跃支援红军。参加黄沙战斗的指战员与地方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功地扩增了革命斗争的政治影响力,并进一步推动了宜丰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保持以民为根本的姿态,与群众一道分担困难、共同生活、携手劳动,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党的忠诚和信任,不懈努力塑造对得起时代、历史的卓越业绩。唯有恪守对人民的全心全意的服务宗旨,实施党的群众路线政策,深植国家之根本在于民众,坚决以民意作为政策的导向、以民情为政事的基础,保持将人民置于发展驱动的核心、确保人们共享发展成果的立场,坚定不移地走向全民共同富有的征途,定能引领人民赢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五)敢于斗争是黄沙大捷的途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坚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参加黄沙战斗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和地方武装力量在激烈征战的日子里,在对峙、阻击、追击中,都从湘鄂赣苏区全局出发,与众多的敌军作殊死的拼搏,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矢志奋斗。红军战士们在黄沙战场上,为了人民的幸福、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面对再强悍的敌军、再危险的战况和再严峻的考验,也从不惧怕、从不后退,勇于献身、坚韧不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只要我们认清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具备的独特性,抓住并利用好历史的时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的精神、提升斗争的能力,凝结全党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决心与力量,那么无论是预见的还是不可预见的风险和挑战,我们都定能克服。“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黄沙战斗,为有效巩固湘鄂赣苏区创造了条件。这一历史篇章记载了众多为革命牺牲的前辈们的鲜血、汗水和泪水,充满着苦难与光荣、失败与成功、付出与收获,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黄沙战役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我们去迎接新挑战,开创新纪元。向过去致敬的同时,书写好新的奋斗篇章。我们应当继续继承和发扬红军在黄沙战役中展现的战斗精神,缅怀革命前辈的辉煌功绩,全面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总结历史教训、洞悉历史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积极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