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比吃药更有效吗?输液误区,你中了几个?

政务   2024-11-21 15:29   天津  
点击上方蓝字静海融媒关注我们






随着冬季的悄然来临,儿科门诊迎来了就诊高峰,许多孩子因季节变换而生病。在面对是否需要输液治疗时,一些家长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误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关于儿童输液的几个常见误区。






盲目依赖静脉输液

部分家长在孩子稍有不适时便要求输液,认为静脉输液比口服药物更有效、更迅速,或是因口服药物困难而选择输液。然而,这些观念并不准确。

在临床上,药物有多种剂型和给药途径,包括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且药物起效速度各异。常见的给药方式包括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雾化吸入等。其中,静脉注射起效最快,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口服药物虽然起效相对较慢,且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是儿童常用的给药方式。医生在选择给药途径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的病情、年龄和药物特性。



期望输液快速见效

一些家长认为静脉输液能迅速治愈疾病,当治疗效果不如预期时,甚至会要求医生增加剂量或更换药物。但实际上,任何治疗都需要时间才能发挥作用,频繁更换药物并不能提高疗效。

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基于专业知识和经验制定的,家长应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不要过度期待输液的即时效果。



对输液过度担忧

有些家长对静脉输液感到十分焦虑,担心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尤其是对头皮静脉输液的选择表示担忧,认为会影响孩子的脑发育。

但其实,护士会根据孩子的静脉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对于小婴儿,头皮静脉如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等易于固定和护理,是常用的输液部位。当需要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护士会尽量避免选择头皮静脉。



自行调整输液速度

在输液过程中,有些家长会自行调整输液速度,认为滴速越慢越好,或一些孩子会自行加快滴速。这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医护人员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年龄和药物性质等因素来决定输液速度。擅自调整速度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随意更换输液区域

由于输液区域病人集中,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会感染其他疾病,便偷偷带孩子离开治疗区,到室外或私家车输液,甚至带回家输液。这种做法是极其危险的。

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如发热反应、空气栓塞和静脉炎等。这些风险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和处理。擅自更换输液地点可能会导致观察不到位或误操作,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在冬季孩子生病需要输液治疗时,家长应理性看待输液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来源:天津科普说






END


制作:朱春煜

责任编辑:李瑶 

审核:刘秀娟

往期回顾


喜迎二十大——踔厉奋发新静海丨乡村振兴勾勒“幸福画卷”


联合发力,撑起知识产权“保护网”


迎盛会 铸忠诚 强担当 创业绩丨身边榜样:平凡民警成就“不平凡”


扫码即可下载

静云app

点它,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

静海融媒
静海本地最权威的新闻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