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这句俗语骗了几十年?!由来“池鱼”是人们,不是...

民生   2025-02-06 22:52   广东  
听看你会不会常搞错!有个几乎人人听过的成语典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直我们将它理解成:城门失火了,用池里的水救火,结果水用光了,害死池里面的鱼。金城记得以前读书时,老师也是这样教的。其实“池鱼”不是鱼是人名。东汉【风俗通】里面早有记载:城门失火,司门蔚姓池名鱼,字仲鱼,他去救火被烧死,连同他接近城门的家也被烧掉。所以这句成语,跟池里的鱼或是鱼池完全没有关系。
池姓也是个古老的姓氏,自宋代便有池姓人从福建莆田,迁来揭阳梅岗山南麓创池厝乡,明宣德年间,又有泉州池姓人来揭阳当官,任满后没有回祖籍,定居在这里。池厝乡位于榕江边,地处渡口位置,因此这个渡也被称为:池厝渡。乡里人常自豪称自己是池厝渡人。
有一句潮汕很出名的俗语,就池厝渡有关,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这里就不再啰嗦,还不知的去翻看金城前面【郑大进】的视频,知道的也欢迎在评论区打出来。
池厝渡这里三面环水,古时交通便利,是潮汕著名的经营中药材和木材专业村,据说以前在潮汕各地经营药材铺的,就有很多是池姓人。他们有个传统,男孩子十五岁出花园后,就送去药材铺当药童,学艺三年后就出来做药材生意,以前很出名的中成药八卦丹、仁丹等就出自池姓人的店。
池厝乡是潮汕池氏的聚居地,他们也散布潮汕各地,有迁至潮阳海门开基的,也有迁来澄海樟林塘西创池厝的。目前全潮汕有两万左右池姓人口。

精彩澄海整理编辑

厝脚边事
关注澄海以及潮汕的生活、传统、美食。为家己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