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家记忆》,一起长知识!
1927年10月的一天,一位瘦削的青年跟随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黄警顽,来到蚕丝商人黄震之的上海寓所,见到了著名画家徐悲鸿。
青年人名叫蒋兆和。打过招呼后,蒋兆和便对徐悲鸿说自己是美术爱好者,并从画夹子里拿出习作,希望得到徐悲鸿的指点。
蒋代明
蒋兆和儿子
从我父亲的一生来看,结识徐悲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他跟我也说了好几次,如果没有徐悲鸿,就没有蒋兆和。
徐悲鸿多次与蒋兆和阐述“写实绘画”与“现实主义”的关系,强调画家要到民众中去“为人生而艺术”。徐悲鸿的话让出身寒微的蒋兆和更加关注劳苦大众。
1935年9月,蒋兆和来到古城北平,以开画室为生。
徐悲鸿担心蒋兆和孤身一人闯北平有麻烦,就给在北平的朋友齐白石写了一封信,请他多多关照。
不久之后,蒋兆和办了一个师生画展。然而,蒋兆和发现,他的画在北平远不如在上海、南京时那样被人理解。怎么画才能让平民动容?学来的人体素描怎样才能入乡随俗呢?蒋兆和带着问题去找齐白石讨教。
齐白石什么话也没说,只用笔指着自己画出的鱼、虾、蚪、蟹。
经过一番深思,蒋兆和悟出如果用传统的水墨表现现代人物,或许就能像齐白石那样以形写神,达到以神表意的境界。
随后,蒋兆和来到重庆,用水墨成规模地为平民造像,创作了《街头男孩》《朱门酒肉臭》等画作。
回到北平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蒋兆和举办了个人画展。在画展展出的一个多星期里,观众就有千人之多。北平当时不少行家对蒋兆和开始刮目相看。
正当蒋兆和事业一步步走向高潮时,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蒋兆和被困在沦陷区北平,他选择用手中的画笔,与前方将士们共赴国难。
蒋兆和日以继夜地开始了一系列抗战题材的创作,画出《男儿当自强》《无题(囚徒)》《你我光明有一天》《甘露何时降,小子卖苦茶》《轰炸以后》等作品。蒋兆和借这些作品,抒发沦陷区人民盼望胜利、向往光明的心情。
被奴役的苦难画不完,蒋兆和时刻在思索着如何画出一幅集中表现沦陷区人民遭受日军烧杀掳掠的历史画长卷,由此产生了创作长卷《流民图》的强烈愿望。
为了安全起见,蒋兆和在画《流民图》的过程中,把全部构图分成一节节地画,画完一部分就收好一部分,以免提前暴露意图。
蒋兆和不顾日伪当局的监视,四处奔走,在难民、工人、农民、知识阶层当中寻觅形象,一个一个地请进画室……他将胸中压抑着的屈辱化作疾如风雨的行笔,水墨淋漓,气韵浩大,浑然天成!
从1940年开始集中构思,到1942年完成《流民图》草图,再到随后开始创作,1943年10月的一天,蒋兆和历时3年终于创作完成了这幅鸿篇巨制。经过装裱,这幅高2米,长27米,有百人之众的巨作《流民图》终于诞生了!
这是一幅在沦陷区诞生的巨作,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绝无仅有。
经过一番努力和准备,1943年10月29日,蒋兆和在北京太庙免费公展《流民图》,闻讯而来的观众震惊了!
蒋代明
蒋兆和儿子
日本宪兵队是外围包围,中国的伪警察是拿着枪进来驱赶参观的人。伪警察撤退的时候,在队伍里有一个小年轻,突然转回来给他鞠了一躬,敬了一个礼。我父亲说就连这样的人都知道爱国。
萧琼
蒋兆和妻子
我一看那画,就使我震动极了。它不像一般的中国画。这个画一下子就把你吸引进去了,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好像也是画中人一样。
婚后不久,夫妻俩受朋友邀请,带《流民图》去上海参加为贫困学生和难民举办的义卖展览。
1944年8月4日至10日,《流民图》义展在位于上海法租界成都路470号的中国画苑里开幕。后来,应上海民众的请求又延展了3天,反响热烈。展出后,日军开始干涉,借故借走,《流民图》从此下落不明。
蒋兆和用他的画笔执着地为普通民众呼吁呐喊。他坚持为民写真,让中国的民众和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以特写的形式跃然在中国画纸上,更深深地烙进了国家的记忆中。
敬请收看今天(12月16日)20: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