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到吗?课本里的杜甫居然是他画的……

文化   2024-12-17 16:02   北京  

关注《国家记忆》,一起长知识!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庄严的宣告,使在场的30万军民一齐欢呼起来。当时,画家蒋兆和也在现场。



那天晚上回到家后,蒋兆和辗转难眠,脑海里不断回想着欢庆的场景。喜悦与激动涌上心头,他立刻起身开始创作,要把自己参加开国盛典时举着红旗的兴奋,全都汇聚在画中。


蒋代明

蒋兆和儿子

我父亲从小背井离乡,奋斗的过程中又看到中国是那样悲惨。中国一下子翻天覆地发生了变化,他心情激动得不得了,于是就画了一个工人和一个农民举着五星红旗。我们的人民当家做主,他就把当时的真实场面画了出来。实际上画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也代表着全国绝大多数民众内心的感动和信心,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从这幅画开始,蒋兆和笔下的深重伤痛不见了。时光走过了一道分水岭,昔日的流民回到了自己的家园,苦难的平民开始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让蒋兆和的画再一次绽放异彩。他的作品实现了从“苦茶”到“美酒”的转变。



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蒋兆和被聘为教授,教素描和人物写生课。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美术进入转折性的历史新时期。艺术家们积极思考,如何以自己的创作参与到欣欣向荣的社会建设中去——这成为时代的新命题。


当时,画家徐悲鸿主张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借鉴西洋画的写实主义技法,遭到了一部分传统国画家的反对。


在这场因中国画教学要不要学习素描而发生的讨论中,蒋兆和坚定地支持徐悲鸿的主张,并在实践中融入自己的想法。



在多年的探索中,蒋兆和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国画发展的文章,明确提出建立真正体现中国画特点、又有把握现代造型能力的中国画专业素描教学原则和方法,以中国笔墨施以西画之技巧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西洋素描和中国笔墨的矛盾。



在探索中国画专业的素描教学体系的同时,蒋兆和也在尝试着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


1953年的一天,蒋兆和的大女儿和二女儿放学回家后,一反常态地急忙打开了笔记本。蒋兆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件生活小事。


吴欣还

蒋兆和外孙女

我大姨放学回来,跟我外婆说,老师给他们讲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还专门留了作业,让把学习成绩写信汇报给最可爱的人。我大姨很认真,拿出了纸,还专门拿了毛笔,然后就开始写这封信。


看着孩子们的举动,蒋兆和发自内心地高兴。他情不自禁地在一旁画起了速写,把孩子们认真写信的情景记录下来。



这幅画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画家齐白石看到后,认真地题写了一句话: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


随后,这张齐白石题过字的画,被人民美术出版社陆续印刷了二十四万八千张。收到慰问信的志愿军战士们特别喜欢这张画,把它贴到坑道壁上、掩蔽所中,激励自己为保卫孩子、保卫和平而英勇杀敌。


就在蒋兆和的画作广为流传之时,命运又悄悄给他送来一份大礼。一天,蒋兆和在上海时的朋友、书法篆刻家白蕉抱着很长的纸卷,敲响了他的家门。


蒋代明

蒋兆和儿子

当时白蕉正好在上海的文联任职,分的房子是抗战时期日本的一家银行所在地。在房子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卷破烂不堪的东西。打开一看,很像蒋先生画的《流民图》。发现的时候,外面的一半是不存在的,剩下的另一半也是破烂不堪。白蕉后来把这幅画亲自送到北京,送到我父母的手上。


看到这幅自己呕心沥血创作的《流民图》,蒋兆和不禁潸然泪下。这张画的经历,也是我们民族历经磨难的缩影。



蒋兆和能在绘画事业上一次又一次走向成功,离不开夫人萧琼的默默支持。



吴欣还

蒋兆和外孙女

打我记事儿起,外公不画画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半躺在床上。我记得在外公78岁那年,外婆说外公体重和年龄是相等的,78岁、78斤,可见有多弱、多瘦。所以在衣食住行方面,外婆对外公都是特别精心。外婆这个人非常有才,又是最懂我外公的,在书画方面两个人又是交流最多的,在精神上两个人其实也是分不开的。


正因为有了夫人萧琼无微不至的照顾,蒋兆和始终能够保持心境通达平和。晚年的他,开始将时间和精力沉浸于对历史人物的深度追问。


蒋兆和的一生中,多次为杜甫画像。他笔下的杜甫,最初神情中满怀对未来的期望,逐渐演变到历尽千帆、忧国忧民的沧桑。



除了杜甫,李白、陶渊明、苏东坡、白居易、曹操、文天祥、李清照等古代文学巨匠的形象都经由蒋兆和之笔进入公众视野。在大多数古人缺乏真实画像的情况下,蒋兆和不仅让这些曾经面目模糊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更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塑造了人们对于古代历史文化名人的集体想象。



晚年的蒋兆和,身体状况日渐不佳。1986年4月15日,蒋兆和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2岁。



从此,独守家门的萧琼每每思念丈夫时,都会打开《流民图》。


蒋一辉

蒋兆和外孙

外婆每年看到那幅大画的时候,可能就会想到外公,就有可能会落泪。我记得外婆还跟我说,这是你外公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她眼睛看着画,直掉眼泪。


1998年2月18日,蒋兆和夫人萧琼将幸存半卷的《流民图》和仅存一件的善本《流民图》全卷玻璃底版送给中国美术馆,捐献给国家,使中国最高的美术殿堂里又增添了一部丹青重器。



刘万鸣

中国国家画院 院长

《流民图》的可贵之处就是现实主义,反映了蒋兆和先生作为一个艺术家在那个时期,关心民族疾苦、关心社会、洞察社会的一种责任担当。它是中国美术的经典之作、不朽之作。


丹青为民,方能别开生面,成就不朽。这位吞吐大荒的大江之子,用一幅幅精品力作,为中华儿女献出了浓郁的“苦茶”和陈香的“美酒”。


蒋兆和以其深厚的人民情怀、出色的绘画技法,创作出一幅幅传世名作,翻开了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






敬请收看今天(12月17)20:00

CCTV-4《国家记忆》
《蒋兆和执笔画苍生》
《别开生面》

全网独家首发尽在央视频APP,
点击环球标签页,
搜索并关注《国家记忆》!
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节目
扫描下方二维码抢先看!



编   审:赵   斌 姜   
主   编:王依依
总导演:张雪清
导   演:高敬尧
编   辑:史佩仑 王亭雅

猜你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CCTV国家记忆
《国家记忆》是一档以记录讲述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飞跃史、改革开放进程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内容的日播纪录片栏目,引导社会大众和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浩然正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