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经济座谈会,列第一位的罗志恒是谁?近三年他有过哪些观点建议?

文摘   2024-10-08 21:42   上海  

微信公众号“在沪山东人”

据公开信息整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8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罗志恒、周其仁、黄瑜、张明、张水利、游玮、周勇、左丁等先后发言。大家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近期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大家还就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出意见建议。

报道镜头里可以看到,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座谈会现场。



罗志恒是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他近期参与撰写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强调了政策力度的加大和节奏的加快,以及对财政、货币、房地产、资本市场、保企业、惠民生等领域的重要部署。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过去三年以来的主要经济、金融、财政、发展、改革相关观点如下(不全之处欢迎补充):

1. 财政体制改革:罗志恒认为财政体制改革需要解决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财政困难,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同时,要为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持和财力保证,并朝着现代财税收入的方向迈进,将政府所有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
2. 房地产市场:他指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和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是当前经济增长面临的两大风险。建议优化房地产政策释放增量需求、扭转房价下行预期,并加大国债发行力度支持地方化债,推动地方从应急状态回归常态 。
3. 财政政策:罗志恒提出,中国经济总体处于疫后恢复期,需要采取更大力度的举措扭转下行压力,从体制机制层面解决供需失衡。他还建议,财政政策应从投资为主转向投资和消费并重,提高对消费的支持力度 。
4. 赤字率:他认为,在经济下行期,财政政策应该更多采用支出政策,而非收入端的减税降费政策。他还提出,赤字率3%不是“铁律”,在经济下行周期,政府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下滑时,政府举债规模有限,导致财政支出增速下滑,难以有效托底经济 。
5. 财税政策:罗志恒建议,2024年财政赤字有必要突破3%,优化“财政赤字+专项债”政策组合,专项债规模维持不变或略有增加,财政赤字进一步提高至4%左右 。
6. 收入分配改革:他强调,要改革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分配占比。通过税收、社保二次分配和鼓励慈善捐赠等第三次分配缩小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分化 。
7.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罗志恒提出,财政支出结构应从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主的投资,即从基建转向民生福利支出,通过医疗、教育和养老等财政投入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降低预防性储蓄,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 。
8.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他指出,2024年及未来的化债重点在于推动城投平台转型,在于通过体制机制的联动改革抑制隐性债务产生的土壤 。
9. 财税体制改革:罗志恒认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下阶段的重要任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财政运行紧平衡、地方债务持续增长的问题 。

10,推动财政政策从“数量规模型”转向“效率效果型”,同时强化与市场的有效沟通。政府财政困难的本质是有限的财力和无限的支出责任之间的矛盾。无限的支出责任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够清晰,另一方面也与非财政部门的风险外溢导致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有关。房地产出现烂尾楼,地方政府就成立房地产纾困基金,这就是房地产风险财政化;村镇银行出现金融风险,财政也要垫付部分资金,这就是金融风险财政化,增加了政府潜在支出责任。因此,有些部门内的风险,首先应该由部门内的职责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应该由财政兜底买单。非经济部门、非财政部门出台政策前需要考虑到对财政收支形势和市场主体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样财政政策才可能有效,否则就被抵消了。罗认为,新一轮财税体制的看法,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近些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不清晰,尤其是三年疫情以来,为了确保经济社会稳定,政府的边界和规模事实上是在扩展的。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的边界应该是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二是降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随着共同富裕、区域协调发展等越发重要,而这些目标需要更高阶政府级次统筹才能实现,理应由中央政府发挥更大作用,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理应逐步上升。我们长期实行的是中央决策、地方执行,地方演化成了宏观调控的执行部门,导致现在地方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过大,需要上收部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到中央。三是明确转移支付中的共同事权。目前转移支付规模已高达10万亿元,地方高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这种局面难以持续,而且存在效率损失。现有的转移支付体系中由大量的共同事权,但是共同事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四是要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当前我国有8个省份采取的是“基数+增量分成”的财政体制,23个省份采取的是规范的分税分成制,不同的财政体制导致不同省份间城市间财政收入不可比,导致不同城市在招商引资、发债时面临不公平的竞争。而且越到市县,越是接近无限责任,由于财政能力不足,风险又层层上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的财力划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11. 罗志恒在2024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提出,2024年影响经济运行的两个关键变量是房地产和财政。他强调房地产和财政问题之间有密切联系,房地产形势影响财政收入情况,而房地产风险需要财政去化解。

以上是罗志恒在过去三年以来部分主要观点摘录。



在参加总理座谈会之前的9月下旬,罗志恒与同事发表了一篇文章,现发大家参考——

《罗志恒:特别的会议——926政治局会议释放的积极信号》

作者:罗志恒、马家进、原野(罗志恒系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在沪山东人
全国山东人行业专业交流平台。在沪山东同乡的家。海右才俊聚集高地。1000000+山东人阅读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