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点上方蓝字↑↑楷书行书硬笔书法 订阅关注
《楷书行书》 书法作品欣赏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至今在汉族民间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贴春联和贴门神。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汉族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春联真正普及于民间,用红纸书写,从而成为年俗之一,则是明朝的事,桃符那时才改称为“春联”。明末清初陈尚古《簪云楼杂说》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始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朱元璋颁布圣旨以后,写春联、贴春联之风开始在民间迅速流行起来,贴春联习俗便沿袭至今。总之,春联萌芽于先秦两汉,成长于六朝,成型于唐宋。至于作为流行的习俗,则是明代以后的事。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为上首,左手方为下首。贴春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上下联不可贴反。按字调平仄判断:对联的上下联要从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往往是是仄声(即汉语发音的第三、四声),下联多为平声(一般指第一、二声)。按时序先后判断:时间在前的对联贴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对联为下联。又或者说先要办的事为上联,后办的事为下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按场面范围判断: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从时间上来说,年比月大,从空间上来说,城比院大,也就是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在选购春联或写春联时,往往有的人把横批写错,一幅春联一共由三部分组成,春联在读的时候要“从右到左”,最后读“横批”。这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规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二十四,写大字”,这是流传百年的民俗谚语,意思是过了腊月二十四,就可以写春联了,但什么时候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在我们中国,从除夕那天开始,过年”正式开幕,贴春联最佳时间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因为这段时间是阳气最足、最有朝气的时间段。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大年初一就不能再贴了。
福字倒贴由来已久,但是自古以来大门的“福”字都必须正贴!因为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是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必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该正贴,不可随意。
著名作家冯骥才如是说:像时下这样,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正,实属滑稽,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过于轻率和粗糙地对待自己的民俗文化。某些人将大门的“福”字倒贴,是传统风俗断层的表现。
所以大家要注意:过年是大事,福字不宜随便倒贴。主要是下面这些情况可以倒贴:
福字倒贴的第一种情况是水缸、垃圾箱和家里的箱柜。在水缸和垃圾箱上倒贴福字;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这种做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来抵消"福去"。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古时候“讨口彩”是这样“操作”的:家中有才认识字的小儿,家人先故意将福字倒贴,然后唤来小儿问:咱们家福字帖的对不对?小儿说出:"福倒(到)了"的话,可得糖果一枚;如小儿不幸说错:大人拿出预先准备好的草纸,将小儿嘴巴擦上一擦。寓意:刚才那句话不是嘴讲的,不算!而且事后立刻将"福"字正回来。如果一年中家中有人不幸亡故、或者生意赔钱、不走运,或其他灾难出现如失火、车祸、倒塌等,希望新年转运的朋友可以将福字倒贴。
虽然说时代在进步,有些讲究可能在逐步断层,但是中华文明中的有些传统精髓,不能随意,不能马虎,有些信仰与精神,也不能颠倒或扭曲,比如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正大气象。
春联要寄托某种祈望和祝福,那么,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身份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因此贴春联应符合自身的特点与事业。
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这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祈望与祝福的春联。“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这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一枝粉笔,连绵化雨滋桃李;三尺讲台,摇曳春风抚栋梁。”这是教师家庭贴的春联。
这种体现各自特点的春联,更突出了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和忠诚的敬业精神。体现个性主要是强调不要将春联贴串行。就是说,作为工人家庭,如果贴一副“费劲养猪,三口人家甜日过;种田流汗,九秋果实旺年来”的春联,就会惹人笑话。
更多春联点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查看
也可以进入上方公众号底部菜单:
毛笔书法 春联对联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