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B类)“杂交马铃薯基因组设计育种”获批立项,该项目直接费用6000万元,执行期5年,由黄三文院士牵头,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共同承担。该项目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批的第二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马铃薯是典型的无性繁殖作物,为全球13亿人提供主食,其育种面临遗传分析复杂、无法有效聚合优异性状、难以选育突破性品种等困境。“杂交马铃薯基因组设计育种”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聚焦马铃薯杂交育种,通过开展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和集体攻关,深入阐明自交衰退和主要育种性状的遗传机制,挖掘一批具有重大育种应用价值的新基因,开发快速淘汰有害突变和聚合优异基因的新育种技术,选育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第二代自交系。项目实施有望变革马铃薯育种和繁殖方式,使马铃薯由四倍体无性繁殖作物改变为二倍体种子作物,也将为其他无性繁殖作物遗传改良提供新范式,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新的底层技术。
据悉,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定位最高、资助力度最大的项目,旨在瞄准国际科学前沿,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项目自2016年开始实施,每年资助不超过15项。从2024年起,项目分为A、B两个亚类,B类项目为55周岁以下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专设“赛道”,旨在给予年轻科学家更多挑大梁、担重任的机会,推动其早日脱颖而出。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