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五发射了可回收和可重复使用的“实践19”卫星,在近地轨道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一枚长征 2D 火箭于上午 8 点 30 分升空。东部时间 (1030 UTC(世界协调时间,-4小时为美国东部时间,+8小时为北京时间)) 9 月 27 日,来自戈壁沙漠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发射器上升到太空港上空基本晴朗的蓝天时,高能火箭的废气翻滚到空中。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SAST) 宣布发射成功,有效载荷为实践 19 号卫星。
实践 19 号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CAST) 开发的一颗可回收卫星。中国主要航天承包商的同一部门也在开发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载人飞船,用于近地轨道 (LEO) 以及月球和深空任务。
美国太空军的 Space Delta 2 在 322 x 339 公里高度、倾斜 41.6 度的轨道上跟踪了“实践 19”。
该任务面向太空育种实验,并携带从一系列地点选择的各种植物种子。研究人员希望暴露在 LEO 的辐射环境中会引发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会带来诸如更短的繁殖周期和其他有益的变异等优势。
任务Logo以降落伞、返回的胶囊和三只兔子为特色,它们可能借鉴了生育的主题以及与太空育种实验的联系。
在中国,太空育种已成为尝试提高农业产量的日益重要的途径。人们认为,暴露在太空条件下会加速基因突变,从而增强作物的复原力和生产力。
实践 19 号任务还包括国产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在轨飞行试验验证试验,以及航天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旨在用于此实验和其他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据中国国家航天局 (CNSA) 称,该任务还携带了来自泰国和巴基斯坦等五个国家的有效载荷。
CAST 官员早在 2018 年就展示了可重复使用、可回收的石剑卫星系列。据称,2019-2025 年期间计划执行约 15 次任务。然而,周五是第一次发射。
“实践 19 号”卫星重约 3500 公斤,针对不同的任务持续时间具有不同的配置。短期版本专为持续约两周的任务而设计,将迅速返回地球。在其推进和电源模块上配备太阳能电池板的长期配置将在轨道上停留更长时间,以支持扩展实验。可回收部分可携带 500 至 600 公斤的有效载荷。
该着陆点最初被说成是内蒙古的四子王旗,但更靠近酒泉的东风着陆区,也是中国神舟机组人员现在返回的地方,更有可能的着陆点。
该任务的有效载荷整流罩在发射前 48 小时连接到火箭上。相反,中国上一次发射的可回收卫星,即 2016 年的“实践 10 号”,没有配备有效载荷整流罩。
“实践 19 号”任务是中国更广泛的太空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包括雄心勃勃的深空探索计划、在天宫空间站上的一系列实验以及可重复使用的太空技术的进步。
此次发射是中国 2024 年的第 46 次。这是继 9 月 24 日从中科院宇航局发射的第四枚利吉安一号(Kinetica-1)固体火箭发射五颗卫星之后的又一次发射。
CASC 于 9 月下旬表示,它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进行 20 多次发射。其中包括神舟 19 号载人飞行任务和天舟 8 号货运任务,前往天宫空间站。新的长征十二号火箭预计将进行首飞,而长征八号火箭也将从海南的新商业航天港起飞。
关注科学剃刀,每日推送关于核聚变、理论物理、太空探索的最新动态,关注+星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加微信fusion9000,进“科学剃刀”粉丝交流群交流,实时滚动推送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