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4年10月23日~26日颗粒物重污染过程特征与成因分析

文摘   科学   2024-10-31 16:22   天津  
天津市20241023~26颗粒物重污染过程特征与成因分析

生态环境部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20241023日至27日,我国华北地区出现区域性颗粒物重污染事件,此次污染过程呈现污染等级高、影响范围大以及持续时间长的特征,是2024年秋冬季典型污染事件,天津市亦受本次污染事件影响。相关数据来源于天津市及周边城市国控、省控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以及天津市监测中心的颗粒物组分数据与气象数据。

一、天津市及周边城市总体污染态势
20241023-27日期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其周边大部分区域出现了长时间的污染情况,天津市出现了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过程。1023日下午14:00开始,天津地区PM2.5浓度开始逐渐升高,于23日夜间21:00PM2.5浓度达轻度污染,1027日早上6:00污染过程结束,污染过程持续时间长达80h。污染过程期间PM2.5平均浓度109μg/m3,小时浓度峰值150μg/m3

1 天津与周边城市污染期间PM2.5浓度变化

与周边城市相比,天津市中度及以上持续时长28小时,PM2.5小时峰值达150μg/m3,仅差于唐山,但明显好于北京、廊坊、保定、石家庄和沧州,污染程度在京津冀区域处于中等偏好水平。

从点位PM2.5PM10平均浓度及PM2.5/PM10看,PM2.5平均浓度最高的是大直沽八号路点位,PM10平均浓度最高的是雍阳西道点位。PM2.5PM10浓度高值主要集中在天津市主城区,而滨海新区各点位浓度较低,本次污染过程主要原因是持续偏南风和弱的偏东风,早晚高相对湿度,夜间强逆温,部分时段出现西南-东北风场辐合导致,滨海新区点位受偏东风影响PM2.5浓度相对较低。各监测点位PM2.5/PM10均高于0.6,表明受高湿影响,细粒子的生成和积累较为明显。

与周边城市CO浓度相比(图2),污染期间天津CO仅次于唐山市,位于第二位1026日晚间,天津市CO浓度达到峰值,在周边城市中处于最高值。从SO2浓度小时变化上看(图3),污染期间天津SO2平均浓度位于第三位,与唐山市、廊坊市、北京市和沧州市的SO2浓度变化相似,在每日午间出现明显峰值。邯郸市、廊坊市以及唐山市污染期间均出现异常的COSO2同步升高现象,表明该区域可能存在秋冬季生物质或民用散煤的焚烧

2 天津与周边城市污染期间CO时间变化

3 天津与周边城市污染期间SO2时间变化

本次污染过程中,天津市NO2浓度处于相对高位的态势(图4)。尤其在1023日之后,天津市NO2浓度普遍比周边城市NO2浓度高出20μg/m3以上。NO2浓度呈现出夜间高、白天低的变化趋势。天津市NO2浓度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在1025日及1026日,处于周边城市中最高的状态。在本次污染过程中,天津市及周边NO2浓度呈现出同增同减的变化趋势,尤以唐山、天津、廊坊和保定四个城市的NO2浓度最高。天津几乎全时段均处于周边城市NO2浓度的高位状态

4 天津及周边城市NO2浓度变化(黑线为天津)

从图5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出,1023日天津和唐山的NO2浓度在周边城市处于最高位,廊坊和保定次之;到了1024日,唐山的NO2浓度在周边城市中处于最高;1025日和1026日,天津的NO2平均浓度超过唐山,明显高于周边其他城市,处于周边城市的最高值。对比周边城市和天津市自身NO2浓度特征,可以发现本次污染过程是一次区域性污染,既包含本地排放,又涵盖了周边的传输,与天津市相邻的唐山市、廊坊市、北京市和沧州市,NO2浓度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态势。

5 天津市及周边NO2平均浓度空间分布

在本次污染过程中,天津市内部各点位监测NO2平均浓度如图6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滨海新区第四大街监测站NO2浓度明显高于其余点位,此外,交通流量大的大理道、淮河道、建设道以及辛老路等点位NO2浓度也明显高于其余点位。这些监测站点处的NO2平均浓度基本都集中在60μg/m3以上。根据NO浓度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高NO2浓度的点位NO浓度一般相对较高,尤其以建设道、滨水东路和第四大街最为突出。除第四大街点位外,天津市NO2并无明显空间差异,主城区与滨海新区点位NO2浓度较为相似。

6 天津市各监测点位本次污染过程NOx浓度均值

NO2浓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滨海新区和市内六区。除滨海新区第四大街和宁河区滨水东路监测站点外,其余NO2浓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市内六区,这或许与市内机动车流量大有关。此外,除市内六区、滨水东路、宾水西道、第四大街及汉北路外,其余监测点处的NO浓度变化不大。第四大街、建设路等点位出现明显NO异常高值现象,可能受周边大型运输车辆排放影响。

7 天津市NO2监测站点分布及NOx浓度变化


二、天津市气象条件特征

1023日晚至27日凌晨,天津市整体气象条件较为不利,是污染发生发展的重要推手。污染期间相对湿度较高,温度较低,且风速长期维持在1m/s以下,风向多变,进一步促使污染物在局地累积,扩散条件较为不利,且整体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的二次转化。26日起,天津市低温高湿态势进一步增强,有浓雾,日最高温度低至20℃,最低相对湿度可达50%以上,共同促进26日污染过程的发生发展。自1026日晚起,地面风速开始显著增加,扩散条件较好,同时相对湿度明显下降,污染情况逐步缓解。

8 天津市温度、湿度及风速变化

三、天津市颗粒物组分特征

本轮过程中,天津市PM2.5中主要化学组分为NO3-OCNH4+SO42-ECCl-,浓度分别为36.6511.6410.955.092.941.26μg/m3,在PM2.5中占比分别为30.0%9.5%8.9%4.2%2.4%1.0%

不同阶段PM2.5中主要化学组分离子组分呈现不同特点:(1)污染前期(2300020:00),PM2.5NO3-NH4+Cl-占比分别为27.0%15.0%4.5%,其中Cl-最高小时占比达10.0%左右,工业和移动源排放影响较大;(2)预警期间(2321:002708时),PM2.5Cl-占比下降至1.0%NH4+占比下降至9.0%,工业排放影响降低;NO3-占比上升至30.0%EC占比上升至2.6%,说明移动源尤其是柴油车排放影响依然突出。

9 天津市污染期间颗粒物组分时间变化


四、结论

(一)在污染特征上,天津市本轮颗粒物污染过程呈现明显区域性特征。对比周边城市,天津市各项污染物均处于较高水平,NO2污染尤其突出。在天津市内部空间分布看,主城区颗粒物浓度明显高于滨海新区,从NO2、CO等污染物的逻辑关系看,本轮过程中主城区受区域性传输影响更为明显。

(二)在污染来源上,天津市PM2.5主要来源依然处于燃煤、工业与机动车等源类为主的基本盘,其中区域性氮氧化物排放源在本轮污染过程中贡献较为突出,民用散煤与生物质燃烧也有一定贡献;

(三)在气象影响上,本轮过程天津市整体气象条件较为不利,相对湿度较高,温度较低,风速维持在1m/s以下,是污染发生发展的重要推手。

排版 | 陈佳佳
审核 | 田瑛泽

公能大气
讨论PM2.5成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