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夫装扮、手执桨板、背负纤绳……近日,记者在沙湾区文化馆看到,当地铜河艺术团的“船工队”正在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河船工号子进行日常性排演,为下一次演出做准备。
亮相2020天府百姓网络春节联欢晚会乐山站海选现场
“齐心协力,把船扳呐!”尽管只是日常性排演,“船工队”成员依旧满怀豪情,号子声震动穹顶,仿佛穿越浩荡江河。喊山、喊水、喊人、喊船,在他们的喊声中,似有一串音符从千年铜河江底喷射而出,在时空中久久回响。
劳动艺术“活见证”
铜河船工号子,川江号子支系,为船工劳作时演唱的号子。它产生并流传于乐山沙湾水域,还原了铜河(大渡河)船工在船上的真实生活,是在古老的木船航运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演唱形式。
讲述鲜活的船工生活
铜河船工号子集指挥航运劳作、协调航运劳动的一致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种类和唱法十分丰富,有上水号子、下水号子、横渡号子、扯漩号子、平水号子等二十四种。过去,江河之上的船工们视水流缓急和滩势平险而定号子曲调,唱法中包括川剧高腔、四川曲艺、山歌、数板(又唱又说)等,听起来高亢明亮、宛转悠扬。
后来,随着大渡河下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古老的木船航运业日益失去竞争力和生存空间,依附于木船航运的铜河船工号子也日渐退出历史。
如今,舞台之上的铜河船工号子,或一领众和,或两三人轮换领唱,唱词内容更加丰富,可谓唱天唱地、唱古唱今,其中既有川剧戏文唱段或唱本、传统的自编唱段、触景生情的即兴演唱,也有无歌词全是劳动吆喝声的演唱。
“简单说来,铜河船工号子是铜河人民几千年来传承至今的筏子歌,记录着铜河人艰苦的劳作方式。过去,船工们通过这种形式,在行船走水之时抒情怡志。”沙湾区文化馆馆长黄燕梅表示,如今,铜河船工号子作为已经开始消亡的劳动群体的“活见证”,有相当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学价值,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原沙湾区沙湾镇大航社船夫合影
2008 年,沙湾区在抢救收集整理铜河船工号子相关音像素材资料、深入完善铜河船工号子现存传承人全部资料的基础上,成功将铜河船工号子申报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此为契机,沙湾区进一步建立起系统性保护和传承铜河船工号子的长效管理机制,并逐步推动这个“江河之上”的民间艺术走向“舞台之上”。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建立铜河船工号子传承发展更好的群众基础。历任文化馆负责人和咱们的老船工、老前辈,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进学校开讲座、到社区搞展演等传承形式上。”黄燕梅告诉记者,但大家都知道这样做并不够,“岸上”的铜河船工号子渴求着更大的新的“江河空间”。
非遗走上广阔舞台
今年72 岁的赵德银从小生活在铜河边,年轻时是一名船工,可以说与铜河船工号子相伴了大半辈子。
“在船上,听着有经验的老船工面对各种水情时,熟练喊出各种号子音调,大家跟着音调调整手上动作,默契配合完成一趟趟航程。”赵德银说,在或长或短的行船生活中,铜河船工号子除了是指令,也是生活的调剂,唱起来有天然的亲切感。
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上的铜河船工号子 记者 龚启文 摄
赵德银没想到,2000 年初期随着行业转型“上岸”的他,在2017 年又和铜河船工号子“相遇”了。他说,“这次,我们组建起新的‘船工’队伍,把铜河船工号子搬到了舞台上。”
在沙湾区文化馆指导下,沙湾区铜河街道成立了铜河艺术团,把铜河船工号子作为地方特色节目进行传承发扬,并根据实际需求挑选演员进行专业培训。沙湾区文化馆作为专业指导单位,对铜河船工号子节目多次提升,更好满足市场、观众观演需求。
经过组织、排演,“船工队”聚集起15 名成员。他们中有曾经在船上喊过号子的老船工,也有因为孜孜不倦进行非遗传承工作的年轻人。穿上纤夫的行头,他们喊着、演着、唱着,来到了更广阔的舞台。
大渡河上的纤夫之歌
2020 天府百姓网络春节联欢晚会乐山站的海选,铜河船工号子首次亮相就被围观市民评为“王炸”节目,“原生态、接地气”“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现场最多的评价。
2022 年8 月8 日晚,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上,铜河船工号子领衔开幕式文体展演,与灵秀峨眉、海棠香国、峨眉武术等一道,作为乐山独有的人文符号,呈现大美乐山。
今年9 月,铜河船工号子代表沙湾区,在四川省第四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乐山选拔赛上,与全市其他县(市、区)参赛队伍展开竞演,为观众献上了一场“乡潮”盛宴。
“我以前是企业的文艺积极分子,有幸参加了铜河船工号子的演出,感到特别自豪。”“船工队”成员黄松柏说,在学习铜河船工号子的过程中,他仿佛一次次看到船工在山峦起伏、滩多浪急的地方与恶水险滩搏击时的豪迈,也一次次体验船工“拉起纤绳不畏难……过山过水求生活,再苦再累不泪落”的淳朴。
江河喻魂,声声号子生生不息。赵德银、黄松柏展望着铜河船工号子的未来,“希望有更多人通过我们的表演了解铜河船工号子,也希望铜河船工号子能写进孩子的课本教材,等我们喊不动了,也有下一代‘船工’继续号子的故事。”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沙湾区文化馆提供
记者:杨心梅
编辑/校对:郑国耀
责编:薛俊
值班编委:曾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