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养成。
因为阅读,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孩子在阅读中可以耳濡目染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阅读中可以感悟生活的真谛,在阅读中可以不断地成长自己。阅读不仅仅是学习,也应该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重视阅读的家庭
才能培养出爱阅读的孩子
毕淑敏曾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父母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考出好成绩,更是从阅读中体会人生。
育儿专家尹建莉曾说过:
“一个孩子,从阅读中获得的,不仅是心灵的滋养,更是心理上的力量。”
培养阅读的习惯,家长要同孩子一起努力。
重视阅读的家庭,才能培养出爱阅读的孩子。让孩子爱上阅读,父母要做到这几点:
在家为孩子创设阅读环境很重要,可以为孩子置办一个小书柜,选择他们所在的年龄段必需阅读的和感兴趣的书籍。
合理利用家里的其他地方,比如书桌、沙发,甚至洗手间都可以放置书本或杂志。陪孩子读书,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读完书,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大人听,孩子讲故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还是对他们读书成果的一种肯定。用低头看手机的时间来翻一本书,减少在家里使用手机的时间,改掉外出随时随地看手机的习惯,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
1岁以前,父母读的内容对婴儿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声音以及你们一起度过的亲子时光。2岁以后,父母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看图片,而不看文字。让孩子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3岁时期,固定阅读时间,选一个舒适安静的地点,在那里你们可以共同阅读、讨论一本书。孩子最初的阅读主要是依赖父母的朗读,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耳朵“阅读”,倾听、讲述是孩子的主要阅读方式。家长每天应当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孩子朗读,不仅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在与孩子一起看书时,不仅要求孩子认真阅读,还应要求孩子认真去理解,通过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也可提出一些观察性的问题。阅读不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发展孩子的思维。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创设各种情景,启发孩子思考,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比如,可以让孩子续编故事的结尾,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家长在陪孩子阅读完毕后,应当和孩子进行有目的的交谈,以此了解孩子的理解程度和思想动态。时常有家长会问,现在的孩子每天到底读书多长时间。调查显示:
然而,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家庭阅读时家长需要有一定的耐心,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然后再慢慢地拉长阅读的时间。另外,不同的孩子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7岁左右的孩子可以一次大约15分钟,一天安排两次;而9岁左右的孩子一次可以保持30分钟;10-12岁的孩子一次可以保持40-60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需要注重对孩子的阅读指导。首先,除了儿童读物的数量,还要关注孩子读的书的质量,选择适合其心理年龄段的儿童读物是孩子阅读的黄金定律,这样孩子才能收到最佳的阅读效果。其次,家长还需指导孩子解决遇到的阅读障碍。调查显示,45%的孩子在阅读中存在字词理解的障碍,23%的孩子会被句子难住,其余的阅读障碍还包括不理解的情节、混淆复杂的人物关系等等。对此,家长各得其法:有的和孩子一起讨论故事或图画内容;有的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启发孩子思考;有的指导孩子复述、推测或假设故事的结果等。家长还可以采取和孩子一起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编、讲述自己的故事、帮助孩子把故事内容记录下来、制作自己的故事书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克服障碍,体验阅读的乐趣,引导孩子成为主动的阅读者,增加他们的阅读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系统、成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们对于阅读的目的是模糊的,也是容易改变的。有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乐趣而阅读,有的孩子因为惧怕家长的惩罚而阅读,有的孩子为了得到家长奖励而阅读。孩子的阅读目的五花八门,既不一定正确,也很少和家长说。那孩子阅读的书籍究竟由谁来选择呢?家长选择的书籍,孩子可能不愿意看。孩子愿意看的书籍,可能是漫画之类的“无用”的书籍,这些孩子喜欢,但家长却不愿意给孩子买。而很多家长想给孩子买一些益智类的书籍,可是买了之后,孩子不感兴趣,没看几眼,就扔到一边……作为家长,选择书籍时,既要照顾孩子的兴趣,又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的书籍,要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本文源自:教之音、点灯人教育。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