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老兵瞒着妻子,偷偷给大陆原配写信,原配:你之前的下属照顾我30年了

教育   2024-12-19 12:02   山东  

信义与学识、地位无关,只关乎品性。


2015年,91岁的庹(tuǒ)长发老人完成了信守一生的承诺,临终前回到了阔别77年的故乡。


庹长发是一位抗战老兵,他的故事应该被更多的人知晓。


1924年,庹长发出生在重庆彭水县黄家镇新家村的一个贫困人家。村子里就数他家的日子最困难。


他的母亲因身体原因没有劳动能力,父亲常年给别人干力气活,但无法供养一家6口,还得靠亲戚的接济才能勉强度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庹长发是长子,非常懂事,父母无力供他上学,他从小就帮父母干农活。


庹长发


1938年,也就是抗战全面爆发的第二年,庹长发才14岁。一天,他帮姑姑家割草喂牛的时候,和村里几个少年一起上了后山。


不巧的是,他们遇到了国军部队抓壮丁的人,庹长发被带走了。


由于当时抗战形势紧迫,国军兵员不足,强制性的“抽丁”在所难免,娃娃兵在国军部队里也很常见。庹长发就这样懵懵懂懂参军了。


庹长发手脚勤快,人又老实,被国军某部长官易祥相中,将他留在身边做勤务兵。


跟着易祥,庹长发上过枪林弹雨的战场,经历过危险。易祥对他不错,还救过他一命,两人在战争的洗礼中亲如兄弟。



1949年,易祥随国军败退台湾时,遇到了一个难题。


彼时,他只能带3个人同去台湾,他决定带上一个亲信副官,还有妻子,这样的话,2个儿子里就有一个必须留下来,留在易祥的老家湖南邵阳县黄亭市镇的黄泥村,只能等日后有机会再来接他了。


易祥的长子易浩光回忆说:“剩下两个名额,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弟弟,准备把我留在这里。”


但他的母亲陈淑珍不忍骨肉分离,要求母子三人都留下来。易祥无奈,只得把妻儿托付给庹长发代为照顾,将来机会适宜的时候再接他们到台湾。


庹长发郑重允诺:“放心好了,你去一年,我照顾一年;你去十年,我照顾十年;你去一辈子,我就照顾他们一辈子。”


于是,易祥依依不舍地与妻儿作别,从此天各一方。


问题是,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台湾与大陆音讯隔绝,易祥到台湾后另行娶妻生子,直到1988年病逝,再也没能回大陆。


那时,庹长发和陈淑珍母子并不知情。



1979年,易祥曾通过一个在香港的战友辗转寄来一封信,告诉陈淑珍,自己无法回大陆了,让陈淑珍和庹长发组建家庭。


但庹长发却认为,自己和易祥情同手足,嫂子终归是嫂子,怎么能做出不忠不义之事。他拒绝了。


陈淑珍于2009年去世,庹长发仍然和两个侄子及其儿女住在邵阳,继续坚守自己当年的承诺,并终生不娶。


易家兄弟二人也感念庹长发的养育之恩,将他视为父亲,即使兄弟俩分家后,也轮流赡养庹长发。


2015年,91岁的庹长发因病住院时,老家的亲人来找他了。他已经为自己的一句承诺坚守了66年。


庹长发和侄子


2015年10月,湖南邵阳县仁济医院的一个病房内,庹长发的病床前跪着一个中年男子,他握住庹长发老人的手,低头沉默许久,抹着眼泪说:“大伯,我们来看你了……我们找你找得好辛苦!”


中年男子是庹长发三弟的儿子,庹长发二弟的儿子也来了。他们是通过志愿者的帮助找到大伯的,还带着庹长发在20多年前寄回老家的一张明信片。


庹长发回乡时被志愿者抬着


但庹长发14岁就离家,时隔70多年,对侄子提到的二弟和三弟的名字一时间没有印象。


直到他们说出父亲的小名,并用重庆话提起家乡的地名,庹长发才意识到眼前是自己的亲人,激动地说:“晓得,晓得。”


庹长发的身体状况好转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乘坐专车回乡省亲,踏上了阔别77年的彭水故乡。


2016年,这位一诺千金、义薄云天的可敬老兵,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庹长发坚守半个多世纪的承诺,有些人认为不值得,也有人说他傻。


但庹长发从未后悔过,他一直认为,说过的话不能不算数,他的亲人们也以他为荣。

自丨作文

查分成绩查询入口
成绩查询入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