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福建文艺网”可订阅
原标题:
紧扣“做人的工作”,
深耕“闽派”文学品牌
——访福建省作协主席陈毅达
11月24日至25日,福建省作协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福州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成员,陈毅达当选为福建省作协第八届主席。本报记者就此对陈毅达进行了专访。
记 者:多年来,福建省作协坚持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丰硕的文学成果。能否谈谈在您眼中,福建文学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陈毅达:自福建省作协七代会以来,在中国作协的关心和指导下,在福建省委宣传部的有力领导下,伴随“闽派”文艺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福建文学事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闽派诗歌”“闽派批评”等亮点突出。一是继续打响“闽派诗歌”品牌。《诗刊》社“青春诗会”“青春回眸”、《十月》杂志社“十月诗会”等知名诗歌品牌落地福建,与相关单位联合举办“邵武诗会”“集美端午诗会”等诗歌活动,进一步扩大了“闽派诗歌”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提升了“闽派诗歌”的地域标识度。特别是连续3届的福建霞浦海洋诗会,以及《诗刊》的宁德霍童溪诗会、《十月》的惠安诗会等系列诗歌活动,不断吹响了新时代“闽派诗歌”繁荣发展的集结号。目前,福建省作协已启动“新时代闽派诗歌繁荣计划”。二是继续擦亮“闽派批评”名片。依托福建省文联“一会、一刊、一中心”文艺理论批评格局,在老中青新四代“闽派”文艺理论家评论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作协创研部、鲁迅文学院与福建省作协持续举办六届“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学术活动周)”,“闽派批评”日渐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极富地域影响力的高端学术交流品牌。三是努力凸显“两个计划”效应。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作协“两个计划”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福建省作协实施了“新时代福建山乡巨变”福建本土重点题材原创长篇小说签约作品扶持项目,先后扶持福建本土题材长篇原创作品20多部,推出了一批具有中国风格、福建特色和新时代特征的优秀小说。福建省长篇小说和长篇报告文学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多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等。
记 者:面向未来,福建省作协将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推动“闽派”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有何具体的工作思路和计划?
陈毅达:近年来,福建省委宣传部积极推动“闽派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福建省作协努力贯彻落实中国作协“两个计划”推进会精神,将进一步聚焦福建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福”文化、船政文化、朱子文化、闽台文化等福建地域特色文化,持续加大相关重点题材的文学创作扶持机制,进一步实施福建本土重点题材原创长篇文学签约作品扶持项目,推动福建长篇文学精品创作生产。将进一步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等,努力推出一批坚守人民立场、唱响福建精神的优秀作品。将进一步推动福建文学评奖激励机制,鼓励作家积极创作参评福建省人民政府“百花文艺奖”,继续发挥“福建省中长篇小说双年榜”“福建省年度优秀文学作品榜”“福建年度文学好书榜”等文学奖项的引领作用,激发福建作家创作热情,促进文学创作争优。将持续深耕“闽派诗歌”“闽派批评”等“闽派”文学品牌项目,发挥创作与评论的“双轮驱动”效应。同时,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学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提升各类文学人才培训办班水平,通过已坚持几年的《福建文学》“文学下基层”改稿会和“新人专号”“长篇小说专号”,大力发现和扶持优秀文学新人。
记 者:依托特殊的地域优势,福建省作协在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学交流合作、助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等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
陈毅达:福建在促进文学交流合作上,有一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福建省作协努力立足区位优势,密切与港澳台作家的联系,搭建交流平台,增进情感认同,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后多次承办两岸青年文学之旅、两岸文学交流会、“光耀海丝·情满中华”海峡两岸暨香港作家研讨会,已坚持举办了12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以及闽港文学沙龙、闽港文学交流座谈会、海峡儿童阅读论坛等。特别是今年在海峡论坛首次设立文学主题板块,与中国作协港澳台办公室等单位共同主办2024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140多位两岸作家、青年围绕中华文化与文学创作展开交流。此外,我们还与《香港文学》、阿根廷文化杂志联合推出“福建作家专辑”。
近年来,福建省作协还主动融入文学援藏、文学润疆、文学援宁工作大局,先后多次邀请西藏、新疆、宁夏等地学员参加福建省作协举办的文学培训活动和主题采访创作等,在宁夏的《朔方》、《福建文学》分别推出“闽宁青年作家作品专号”“宁夏青年作家小辑”,加强两省区作家作品交流。
记 者:您如何看待文学“破圈”“跨界”的现象?福建省作协在推动文学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方面,会有哪些具体行动?
陈毅达:近年来,福建作家在文学作品影视转化上令人瞩目,萧鼎的《诛仙》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网络剧、游戏,藤萍的《吉祥纹莲花楼》、柳翠虎的《装腔启求录》和《这里没有善男信女》、随宇而安的《曾风流》、芥沫的《芸汐传奇》等被改编为电视剧,黄国敏的小说《山哈闹海》等被改编成电视剧《那山那海》等。在去年于厦门举办的首届中国电视剧大会上,福建省作协推荐了9位作家参会。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福建省作协将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文艺报》、中国作家网、新福建等主流媒体合作,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利用“好平台”输出“好内容”,提升福建作家作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将进一步探索与福建省广电局以及其他影视机构、互联网平台、高校研究院所的战略合作,借助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平台落地福建,进一步搭建作家作品影视转化的桥梁,推动文学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相融相生,激发文化产业活力,释放文学的广谱能量。
记 者:福建省作协在文学闽军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思路和具体措施?今后将如何继续扶持新文学群体,培养青年文学人才?
陈毅达:近年来,福建省作协紧扣“做人的工作”要求,坚持不断加强文学人才培养力度,“文学闽军”不断壮大建强。一是加强培训提升队伍。结合作协工作实际,制定长期执行的培训计划。近年来,坚持每年举办网络作家高研班、中长篇小说骨干培训班、诗歌创作高研班、文学新人班等共20余场培训活动,推荐福建优秀作家参加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等,不断夯实新时代文学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扩展路径团结队伍。在福建省文学院持续开展“作家寻找读者”活动,为作家和作品举办研讨会、作家和作品分享会、新书发布会等,在《海峡文艺评论》杂志上开辟栏目,加大对本省作家和作品的宣传和评介;依托网络文学专业委员会、儿童文学委员会、青年作家委员会等专委会,延伸工作手臂,加大对“文学两新”、儿童文学作家、青年作家等不同文学群体的引领力度,努力团结各类文学群体。三是加大对基层作协组织和文学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作协组织建设的关注,经常下基层帮助协调相关管理部门在换届、举办文学活动等方面予以必要支持,同时尽量将一些文学办班培训、文学活动放在基层,促进基层作协扩大影响,为基层作协发展注入动力。
福建省文联官方微信——福建文艺网
投稿文章需提供
作者单位或姓名及联系方式,
有照片需提供原图。
未按要求,
则不予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