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逝世,毛主席审阅完悼词,终于情难自已,嚎啕大哭

情感   2024-11-01 07:30   陕西  
文|老陈
图|网络
2024.11.1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南北朝文学家虞信的这篇《枯树赋》,以一棵老树的由盛转衰自比,表达了自己感怀身世的情感,全文劲健苍凉,读来荡气回肠。
这篇500多字的小文,由于文意晦涩难懂因此流传并不是很广,但毛主席却十分喜欢。
他少年时期就能够熟读这篇赋,周总理逝世后他多次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他朗诵这个小文,主席自己更是能够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
作为同虞信一样从动荡年代走过来的人,毛主席更能体会诗中的那种世事维艰、人生多难的情怀。
而周总理作为同他一起并肩走过那段烽火岁月的同志,他的离开对毛主席的影响旁人根本无法理解。
早在1972年,周总理就被京、津、沪三地的多位专家确诊为膀胱癌,当毛主席收到这份确诊报告时,心情十分沉重。
哪怕是如今这个医学发达的年代,被确诊为癌症几乎就相当于宣布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而在当年,毛主席刚刚历经了风波,唯一愿意信任的人只有周总理了。无论从个人感情出发还是国家大事的需要,他实在是无力接受周总理的离开。
因此,他亲自指挥着整个医疗队治疗工作,随时关注着总理的病情变化。同时,将在江西新建县拖拉机厂接受改造的邓小平调回北京,主持国务院的日常工作,以便能让周总理安心养病。
不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特殊时期,就算有人能够为周总理分忧,总理他又如何能够安心养病呢?最终在1976年的年初,周总理的那颗忧国忧民的心脏还是停止了跳动。
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刚传到毛主席处的时候,毛主席正在睡觉,他身边的护士小孟不忍心把他叫醒告诉他这一噩耗。
直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发的讣告送来之后,主席已经醒来在读一本鲁迅全集。
于是,小孟在按照惯例给主席读了一些报纸之后,便将周总理的讣告也读给主席听。当“医治无效,于1976年去世”这句话话音刚刚落下之后,主席眼角的泪水便一直流个不停。
周总理生前了三条遗嘱,要求实行火葬不保留骨灰,不要搞特殊,不办追悼会。他的夫人邓颖超同志表示愿意尊重总理的意见,就按照这三条遗嘱来。但毛主席决定前两条可以照办,追悼会不能不开。
于是邓小平同志为周总理起草了追悼会上的悼词,3000多字的悼词全面回顾了周总理的一生,给予了他至高无上的评价。
当追悼会前一天,这份悼词拿给毛主席审阅时,主席终于情难自已,嚎啕大哭。

共同的信念使他们走上了同一条革命之路

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同在广州的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人便相识相知了。后来国共合作破裂,周恩来在江西领导了南昌起义,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一同吹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号角。
毛泽东与周恩来虽然出身不同且天各一方,但相同的信念使得两人都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
出身于湖南农民家庭的毛泽东,祖上虽然曾薄有田产,但传到他父亲毛顺生当家这一代已经负债累累,是个十足的贫农。好在父亲毛顺生精明能干,又让家业兴旺起来。
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少年毛泽东,却亲眼目睹了当地农民的悲惨生活。自己家里生活虽然日渐富裕起来,但是大多数农民生活的贫苦却深深刺激了他。因此他拒绝了父亲给他安排好的人生,独自走出韶山冲去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奋斗。
不同于毛泽东的贫苦出身,周恩来生在江苏淮安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爷爷和外公都是当地官府的师爷。
晚清时期的师爷虽然没有明确的官衔,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官老爷的决定,因此可以说师爷实际上掌握了官府的部分权力。所以周恩来的家族,在当地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世家大族。
但在他的爷爷去世后,周家便逐渐没落了。由于父亲要去外地谋生,他便跟着母亲辗转于各个亲戚家里借住,生活一度十分拮据。
母亲万冬儿的性格十分好爽且特别乐于助人,因此不管哪个亲戚家有了纠纷都喜欢找她去调解。
万冬儿每次去调解纠纷,总是先仔细听取各方的意见,等大家表达清楚之后再发表自己的办法,她这种耐心且公道的办事方法赢得了所有亲戚的认可。
在母亲这种处事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周恩来也成长为一个处事公道,办事靠谱的人。少年毛泽东和少年周恩来虽然家境不同,成长经历迥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酷爱读书。他们在书中学会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始走上了救国救民的探索之路。
北京学生发动反对签订“巴黎和约”的五四运动之时,毛泽东尚在湖南组织新民学会来团结青年学生,周恩来还在天津的南开大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激起了社会各界有志人士的愤慨和行动,毛泽东和周恩来分别在湖南和天津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并由此完成了自身思想上的改变,彻底成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青年毛泽东和青年周恩来都在当年就加入了共产党。就这样,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中,两颗年轻的爱国心虽然天各一方,却因为同一个信念走上了同一条救国之路。

在周总理的支持下毛主席逐渐成为党的领导核心

虽然两人神交已久,但两人真正亲密无间的合作却是从1931年的延安时期开始的。
当时在中央苏区,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受到了王明等人的排挤,与此同时蒋介石又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围剿。
于是,中央便将上海的周恩来派去中央苏区指挥毛泽东的工作。前去延安之前周恩来便得到上级指示,要毛泽东只用负责政治工作即可,军事工作不再要他插手。
但金子的光芒是没人能够遮挡的,在蒋介石组织的三次围剿中,毛泽东采用独特的战术一次又一次地领导红军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
在共同工作期间,周恩来深感在当时中国革命的现实条件下,农民运动才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石,而毛泽东又是最擅长农民革命的。因此,他极力支持维护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
但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无法与组织抗衡的,毛泽东最终还是被解除了职务前往东华山休养。这时,临时中央政府在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路线的指导下,下令要求红军攻克赣州。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立即找到周恩来同志向他说明利害,一再强调了建立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和攻打大城市的困难。
周恩来十分认同毛泽东的观点,于是致电中央临时政府要求撤销命令。
然而,临时中央政府并不认为毛泽东的战略是正确的,执意要求占领一座大城市。就这样,红军经历了33天的苦战之后,伤亡十分惨重,赣州并没有攻下。此时,周恩来认为必须请毛泽东出山来指挥战斗了。
而此时人在山上的毛泽东心中时时刻刻都记挂着山下的一切,他心里十分清楚攻打赣州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无论能不能攻下这座城市,对于我军的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这是不利于我们革命胜利的。
因此,当他得知周恩来要他下山指挥战役之后,冒着大雨就匆匆来到了前线。跟周恩来一起研究过当前的战况后,毛泽东坚决主张红军要撤出赣州,攻打漳州。
于是,周恩来便让毛泽东亲自挂帅指挥战役,虽然此时毛泽东并无军权,但在周恩来的鼎力支持下,他顺利指挥军队拿下漳州,再次证明了他超前的判断力。
此战之后,周恩来在党的多次会议上一再提出,要毛泽东回到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尤其是要让他掌握军事指挥权。
直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的有生力量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这一现状引起了无数党员干部和红军战士的不满。于是红军在占领遵义之后,在此召开了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一次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统治我党长达四年的左倾错误思想,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战略思想。
此时红军的最高军事长官还是周恩来,但他在相关军事决策上常常要听取毛泽东的意见。在周恩来的全面信任和极力支持下,毛泽东发挥着党和红军的核心领导作用。

革命之路一路走来 亲朋好友一路离开

从此以后,中国革命在周毛两人的亲密合作之下,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坊间就流传着一个“谋事在毛,成事在周”说法,充分说明了两人合作之默契。
自参加革命以来,毛泽东便做好了随时为革命献身的心理准备。可是一路走来,他在青年时期失去了亲密爱人杨开慧,壮年时期失去了爱子毛岸英,到了晚年身边一路走来的老友又相继离他而去。
说不伤心肯定是假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杨开慧牺牲的消息传到他耳边时,身在井冈山的他便失声痛哭,连声说着“开慧之死,百身莫赎”的话。
当他在北京的办公室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强忍着泪水不让别人看出自己的情绪。却在没人在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枯树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从青年丧妻到壮年丧子,晚年时候陪他并肩战斗的好友也相继离世,给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陈毅元帅的去世,对他的打击十分之大。在安排陈毅追悼会的时候,主席并没有表示他要去追悼会现场,只是给送来的悼词做了一些修改。
但到了追悼会当天,躺在床上睡午觉的毛主席却怎么也睡不着,思来想去还是要送送这位老友。但当时已经快到追悼会的时间了,他走得十分着急就没来得及换衣服,给睡衣外面披了件大衣就去了。
追悼会现场温度比较低,主席又穿得比较少,回来之后就病倒了。这次生病引发了一次长时间昏迷,这个消息报告给周恩来总理时,总理正在开会。
他赶紧暂停了会议赶往毛主席住处去看望他,可是到了门口却一时腿软下不了车。他来到主席身边时,主席已经清醒过来。他十分后怕地对主席说:“这个国家的担子我可担不起来啊,没有你可真不行。”
但周总理的身体健康也很令人担忧,虽然他比毛主席小了整整五岁,可谁知道他会走在毛主席前面呢?
虽然周总理在生前立下遗嘱说不开追悼会,但毛主席还是批准要给周总理开追悼会。但是到了追悼会这一天,毛主席的心情沉重导致病情更加严重,根本无法走路。
去不了现场的毛主席,只好派人送去了一个花圈表达自己对于老友的心意,而他自己守在收音机旁边等着听追悼会的现场。
而周总理和毛主席两人共同的老友朱德同志,在周总理追悼会当天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坐车前往追悼会现场,立正站好给自己这位老友敬了一个军礼。
周总理的追悼会结束后,她的夫人邓颖超坐着苏制7225飞机,遵从总理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周总理的去世,令毛主席这个春节过得十分难过。可是不久之后,朱老总也去世了。一连两位老友,都是陪他走过半个多世纪战斗生涯的战友,就这样离他而去了。
毛主席的本就欠佳的健康状况再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于当年的9月9日永远地离开了他亲手建立的这个国家,和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人民。
“次数婆娑,生意尽矣!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END

往/期/回/顾



现代汉奸余茂春,公费留学却沦为美国走狗,称自己不是中国人,当汉奸做坏事没有好下场!


“事出反常必有妖”:老百姓没钱了,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五位中国女人令美国人惧怕:震慑力堪比核弹,让祖国站在世界巅峰,这是巾帼不让须眉!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为何1973年,还牺牲了一位志愿军?


休想回国!中国体坛两大叛徒,夺冠后不承认是国人,现世报来了


历史记忆:抗战时期的大汉奸,结局一个比一个惨,看完直呼大块人心


他是志愿军被俘最高级的将领:回国后被双开,30年后才撤销处分


央视主持人成间谍,潜伏20多年未发现,竟因说错一句话而暴露身份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老陈先生
推荐精彩电影~分享热门资讯~“热荐电影”和你一起看电影,品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