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源地,凭什么在贵州?

时事   2024-12-31 16:11   贵州  




贵州绿茶第一采

2025年1月1日9点,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与央视频,在抖音app携手开启新媒体直播《溯源古茶秘境 共赴贵州绿茶第一采》,走进贵州大山深处的诗画茶园,一起体验早茶采摘;深入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探寻神秘的“中国古茶树之乡”,带你喝2025年第一杯热气腾腾的中国茶。





当中国的北方大地仍被白雪覆盖,西南腹地贵州已悄然迎来了第一抹绿色。

山峦叠翠的茶园里,贵州普安的茶农们将伴随着新年的阳光,用热气腾腾的劳作开启新的一年,为生活加油。

2025年贵州绿茶第一采将于1月1日准时开启。

这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时刻:茶农们在清晨的薄雾中,细心挑选熟练采撷,这些茶枝上冒出的嫩芽,叶片细嫩,富含氨基酸、多酚类物质和香气成分。

沏一杯这样甘醇鲜爽的贵州绿茶,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


贵州普安,作为世界茶源地之一,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你可能已经知道,位于贵州西南的云头大山,曾经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颗四球古茶树茶籽化石,它将世界茶历史推到了164万年前。

但你可能不知道,至今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普安县境内仍生长着2万多棵四球古茶树,茶学专家们将这些古茶树,与银杏、桫椤等经历了第四纪以来几次冰河期的物种,形象地称为“生物活化石”。它们是不折不扣的“可以喝的古化石”。

2010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五个茶叶研究机构专家组鉴定,普安马家坪及周边村寨古茶树群是国内最大、最古老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树居群之一,古茶树专家在考察鉴定普安古茶树曾说:“普安古茶树是普安的,贵州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是极为珍稀的古茶树资源”。

你可能已经知道,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民族。《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 神农被后人奉为茶祖。

但你可能不知道,早在周武王时期,普安等地的茶就已经成为贡品。《华阳国志》记载,“昔盖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叶榆、桐源、隽唐候五国十数。”“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桑……茶、蜜……皆纳贡之。”其所说僰道为古牂牁江一带,包括今北盘江中游的普安、晴隆等地。《兴义府志》也记述了:蜀汉时,罗甸国王,即倮僇远祖“以贩茶为业”。说明,当时黔西南地区贩茶这种商业活动就已经非常普遍,形成了中国最早的茶市。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中郎将唐蒙通夷,发现夜郎市场上除了爽僮、笮马、髦牛外,还有构酱和茶蜜等农副产品,说明茶作为商品早在汉代就出现在贵州的乡村集市上。

你可能已经知道,“茶自濮人始”在茶界流传甚广,却尚不能定论。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古书记载中,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贵州居住的主要是濮人体系。《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述,在西南夷的七大民族集团中,夜郎、滇和邛都的主要居民是“皆锥结、耕田、有邑聚”的濮人。虽然夜郎尚有许多未解之谜,但其中心在贵州已有证据,通过铜鼓山遗址考古证明普安就处于夜郎故地。有研究者发现,与“濮”同音的地区,如普安、普定、普文、普洱等等,与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翻开中国乃至世界茶树分布图时,就会发现它们与濮人生活过的地区有着惊人的重合。

你可能知道贵州的屯堡文化,明代朱元璋为治国安邦,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屯田西南,贵州迎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开发。

但你可能不知道,当年北方来的移民在今天普安县的细寨、鲁沟、地瓜等地开荒种粮种茶,如今普安那些600年左右树龄的茶树,就是当年屯军、移民所种之茶。而普安境内尚存的多处茶马古道不仅是研究我国古代西部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物遗迹,更是我国各民族交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说了这么多茶的历史,你更应该知道感恩茶的故事。

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20名农民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园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在浙江省宁波市帮扶队的积极协调下,国务院原扶贫办、贵州省原扶贫办、捐赠方安吉县溪龙乡组织实地考察后,确定向普安县捐赠茶苗。三年之后,2000亩普安“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实现开园采摘,覆盖10个村(社区)贫困户862户2577人,如今这2000多个老乡依靠茶叶早已经脱掉了贫困的帽子。

因茶,贵州普安又留下一段东西部协作的佳话。

贵州,是我国唯一“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好品种”四元齐聚的全境高原茶区。茶园面积连续多年超600万亩,规模一直处于中国茶产业第一方阵。

独特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立体气候,孕育出贵州茶得天独厚的优秀品质,更铸就了贵州绿茶开采时间早的显著优势。茶产业已经成为贵州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

几千年来,各民族流动穿插迁徙融合,造就了今天贵州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文化交融的多元共生格局,民族文化极为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千岛”。多样化的茶文化与丰富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为贵州茶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新年第一天,贵州绿茶第一采,是一种农事活动,是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更是勤劳的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点击图片看直播

参考资料:

1.   《山谷印记——贵州文化论》贵州教育出版社

2.   《贵州历史笔记》贵州人民出版社

3.   《黔茶微掌故》贵州人民出版社

4.   《北盘江记忆》贵州大学出版社


编辑:赵箐芸  | 责编:杨霄 | 编审:侯莹‍‍‍‍‍‍
转载请注明来源

早安丨每天认识一件文物:双大耳陶罐

从一座“红军桥”到“万桥飞架”




动静贵州
时事热点,百姓视角,了解贵州动静,关注动静贵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