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退休教授夫妇跨越千里到四川大凉山支教

民生   2024-11-15 09:32   河北  

新闻热线:3624633




在祖国西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从东部地区高校退休后,背井离乡奔赴西部支教,继续投身教育事业,被称为“银龄教师”。

2022年,河北大学退休教授王永清和妻子孙荣霞响应教育部实施的“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跨越2238公里,从河北保定到四川凉山支教。去年7月一年支教期满后,他们又续签一年支教协议,继续留在大凉山,如今,已是第3个年头。

走,到凉山去!

王永清今年62岁,妻子孙荣霞今年64岁,退休前都是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退休之后去干什么?”王永清曾和妻子讨论过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2020年2月,教育部出台《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遴选高校优秀退休教师到西部高校支教、支研,加快补齐西部高等教育短板。2021年,受援高校从第一年的3所增加至10所,河北大学被列入了支援高校名单,对口支援的高校是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学院。

到祖国西部成为一名“银龄教师”,不仅要有经验,还要身体好,孙荣霞作为优秀的退休教师,接到学校安排的这个“任务”,即将退休的王永清也决定一同前往。“年轻的时候我有过支教的想法,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工作一段时间。”王永清说,但他没想到,退休后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

河北大学退休教授王永清(右)和妻子孙荣霞(左)在凉山拍摄的照片。来源/王永清提供


在王永清的大学执教生涯中,他指导过60名硕士研究生,曾任多家电子行业企业技术顾问、独立董事,还担任过国家及多个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论证、评审、验收评委,多家企业想聘请他退休后到企业工作,但他还是决定,“先去支教,其他的将来再说。”

2021年,随着“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部署和河北大学的组织动员,王永清和妻子积极申请并获批。

退休前,王永清和孙荣霞都未去过四川凉山。他们关于大凉山的印象,大多来源于新闻报道——大凉山位于祖国西南、这里是红军长征‘彝海结盟’地、这里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一个叫“悬崖村”的地方……

临行前,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王永清和孙荣霞举办了欢送会。带着满满的使命感和自豪感,2022年10月15日中午11点,王永清参加完河北保定一家企业的项目评审后,与妻子孙荣霞直接从评审现场驾车出发,前往西昌学院。

“走,到凉山去!”

山高路远,王永清和孙荣霞一路上来不及过多停留,靠着速溶咖啡和方便食品,历经两天半的时间,跨越2238公里,于2022年10月17日傍晚到达西昌学院。

不能当“逃兵”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西昌学院所在的西昌市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

因海拔、气候和饮食的差异,王永清和孙荣霞首先要面临的是支教生活的不适和挑战。初到西昌学院,王永清的血氧饱和度常常达不到正常水平,出现牙龈肿痛出血,舌苔发黑,流鼻血等症状,他听人说,这是“水土不服”。

王永清已年过六旬,当时也有些担心,但他没有退缩,“必须得坚持,不能当个‘逃兵’啊。”就这样,王永清咬着牙挺了过来,也慢慢地适应了凉山的生活。


王永清在西昌学院讲课。来源/王永清提供


记者了解到,西昌学院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四川省共建高校,也是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有专任教师1093人、全日制在校生近两万人,是凉山彝族地区培养服务区域经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地方发展人才的重要基地。但因历史、地理等原因,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王永清和孙荣霞来到这里,成了这里的“银龄教师”。

第一年,王永清在西昌学院讲授《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这堂课也是河北大学的校级精品课。刚上课,王永清发现这里使用的教材并不是国家级规划教材,于是他提议进行了更换,并针对西昌学院学生的特点和实验条件,重新修改和设计了教学大纲。对于老师来说,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

“如果把我们学校的教学方式、方法要求等,完全照搬过来是不行的,要针对这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去做。”王永清说。

孙荣霞在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来源/王永清提供


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学习兴趣,孙荣霞还自费购买了实验元件,带着学生们做一些小电子产品。有一次,孙荣霞在课堂上教学生们制作一款生日蜡烛的电子产品,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点蜡烛”。孙荣霞点燃打火机靠近感应热敏的元器件,点亮发光二极管,相当于“点亮蜡烛”,然后让学生许愿后吹气,传感器感受到信号后,灯就灭了,相当于“吹灭蜡烛”。一顿操作下来,学生们都特别兴奋,脸上洋溢着笑容。

小小的“生日蜡烛”,或许也点亮了学生们的未来。“将来,他们面试工作时,用人单位如果问到之前做过什么产品,他们就可以把这些东西讲出来,是一个加分项。”孙荣霞说。

“我们出来还代表着河北大学,所以我们在各方面也是严格要求自己。”孙荣霞说。支教期间,王永清和孙荣霞主要完成了为本科生授课、参与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增加课程设计实践,指导青年教师授课技巧等教学教改工作。

一年期满又是一年

一年支教期满,王永清和孙荣霞商量后,又续签一年支教协议,继续留在大凉山。为什么选择继续留下来?孙荣霞告诉记者,“学校需要我们,课程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就想着继续在这里发挥余热。”

转眼间,现在已是王永清和孙荣霞在四川凉山支教的第3个年头。学校有需求,王永清只要能干,就会“主动请缨”,现在他还讲授西昌学院两门新开设的课程。

“来到这里,能让学生们在某一个课程上,某一个节点上,有一点点收获,我就很开心了。”王永清说。

在课堂上,王永清不仅讲授专业知识,还将科学辩证的工程价值观等思政内容融入课堂。例如,他会给学生们讲授在工程应用中,传感器的精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够用略有冗余”、适合项目的才是最好的,就像谈恋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由浅入深,贴近生活。王永清的课程也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欢,他观察到之前上课总喜欢坐在后排的一位学生主动坐到了前排,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提前一天晚上,就拿书占好前排的座位。

王永清(左)和孙荣霞(右)在校园与学生合影。来源/王永清提供


从“完成任务”到继续留在凉山,王永清和孙荣霞回忆这两年多,最大的感受就是“忙碌且很充实”。“通过支教,我们也开阔了视野,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对于我俩来说,是一段难忘且有意义的经历。”孙荣霞说。

王永清告诉记者,目前西昌学院共有线下“银龄教师”40余名,其中,来自河北大学的“银龄教师”共有4名,除他两人以外,还有贾卫国教授和王玉环副教授。“只要各方面条件都允许,我们还会继续做下去。”王永清说。

2023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又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经过3年左右时间,银龄教师服务各级各类教育的工作体系基本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银龄教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数字化赋能银龄教师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开放灵活的线上线下支教方式不断完善,全国银龄教师队伍总量达12万人左右。

如今,“大凉山”的形象在王永清和孙荣霞的心中也变得具象化了。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山深处,走进红军长征途径的红色景区,了解这里的历史,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

“每个村都通了沥青或水泥路,一直到村子的尽头,山的尽头。”孙荣霞说。


广告热线:0335-3624288  3624148

编辑:张黎黎
审核:于苗  简铭
监审:范漠雨  温月祥  袁秀峰
总监审:侯葵然  陈庆新
来源:河北日报



往期回顾


重磅!秦皇岛再增一条新高速

新增区间测速,11月17日零时启动抓拍!

秦皇岛1人上榜!河北6人荣登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除夕放假!法定假日增2天!调休有新规!

欢迎关注微信“新闻早点5分钟”
更多新闻,更多资讯

爱秦皇岛
爱思考,爱阅读,爱生活; 有思想,有速度,有内涵! 官方平台,没官腔; 权威可靠,接地气! 商务合作电话:0335-3624288 362414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