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新疆各族儿女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磅礴力量。 时间之河奔腾不息,追梦旅程步履匆匆。过去这一年,新疆人用汗水浇灌梦想,在天山南北镌刻下无数奋斗足迹。 塔里木油田钻井入地万米,“新疆深度”标注中国速度;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3046公里生态屏障全面锁边“合龙”,“绿色长城”震撼世界;胜利隧道“凿通”天山,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填筑封顶;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亿人次…… 围绕共同目标形成的团结,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是最有力的奋斗。 新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同心,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持续凝聚起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最大合力。2024年9月27日,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举办的第十届“邻里节 百家宴”活动上,各族群众载歌载舞。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摄 2024年12月20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听取由他领衔督办的“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协提案办理情况汇报,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高质量推进提案办理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主线,意味着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2024年,自治区党委带领全区上下,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统筹兼顾、综合施策,不断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2024年4月,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首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统领,通过实施意见和决议,聚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实践的关键点和着力点,统筹安排部署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自治区党委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会议,推动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向主线发力。 各级各部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各类学习宣讲培训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决定,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名代表进万家”宣传宣讲主题活动。 自治区政协围绕“创新拓展疆内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开展专题议政,聚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视察和民主监督。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各族干部群众增信心、筑同心,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认同,还有更深内涵和更远指向。没有真切认同,就不会有心灵润通。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强调,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 新疆以大地为纸、文化为墨,让中华文化之泉流浩浩汤汤、恣肆奔涌在天山南北。2024年9月19日,游客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学习剪纸技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周鹏摄
2024年总台春晚喀什分会场惊艳亮相,绚丽舞台与喀什古城民居交相辉映,各民族同跳《舞乐新疆》,祈福家国安康。 随着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全国人民看到新疆各族群众亲如一家、守望相助的生活画卷。一部剧带火一座城,越来越多人渴望去新疆看看,寻找心中的“诗与远方”。 前国手可兰白克·马坎担任领队的“新疆全民星”篮球队赴贵州参加2024年“村BA”系列活动,受到热捧。“十二个民族一支队”让更多人感受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新疆大地上最美风景,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是如此鲜活而具象。 天山文学奖矗立起一座新疆文学高峰,各族文学创作者,用文字记录着各族人民之间团结友爱。那些直击心灵的文字,共同融汇成润泽心灵的涓涓细流,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以文结缘、以艺聚友,新疆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自治区基层理论宣讲大赛,开展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巡回宣讲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护者、践行者、传播者。 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把开放自信的新疆展示给世界;“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中国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地区学术研讨会等,进一步厘清新疆的历史与现状,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 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扎实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发掘保护、研究阐释、活化利用等工作。“新疆四史”流动博物馆实现“百县千乡”全覆盖,年均举办展览3000余场,惠及群众70余万人次。各类非遗馆、非遗集市、非遗体验中心、传习所遍地开花,让非遗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 新疆已建成111个公共图书馆、118个文化馆、113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区、地、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完备。598个“文化大院”示范点,搭建起群众看得见、听得到、参与得了的平台。“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接地气、受欢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热闹非凡。“五星耀中华”“语润天山”等一系列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活动,在各族群众中掀起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历史文化知识的热潮。 新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全区蓬勃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铸牢青少年信仰之基、思想之基、语言之基、情感之基、文化之基、行为之基。组织开展“祖国情·中华行”新疆青少年研学活动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
江流九派,百川归海。千百年来,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文明发展增添无尽的生命力。 回溯新疆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正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不断加深交往交流交融中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留下了一段段共同团结进步的佳话,成就了一个个共同繁荣发展的伟业。 新疆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等“十一进”活动,开展“好居民”“好员工”“好邻居”“好大院”“好巷道”等创建微行动,营造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浓厚氛围。 伊犁冠通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是由20多个民族、2000余人组成的大家庭,去年9月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从2017年起,公司开始在伊宁县喀什镇推进6万亩“天山花海”荒漠化土地治理项目。如今,当年的荒山变身成为热门景区,当地群众在家门口端起“金饭碗”。娜孜古丽·对山别克和胡瓦提·阿依坦夫妻俩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加入进来,如今,家里年收入15万元左右。“公司100名党员骨干结对联系100多名员工,大家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娜孜古丽说。 新疆推动建立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良好条件。 在库尔勒市朝阳街道团结社区,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石榴籽艺术团”格外热闹。团结社区成立于2003年,是由多个老旧小区改造而来的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恰好有56栋楼,因此取名“团结社区”。多年来,社区探索“党建+红石榴籽家园”网格化服务模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居民幸福感满满。 新疆推进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深入开展新疆学校与其他省份学校“结对共建”、中小学生双向参观学习和“手拉手”等活动,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青少年心中。 2024年6月,来自莎车县的100余名师生前往上海市浦东新区,参加浦莎青少年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该活动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有近1800名来自莎车县的各族中小学生来到上海。谢伊代姆·肉孜尼牙孜和上海学生敖怀玉已经做了一年的笔友,终于见面了,两位小伙伴相约未来共赴心仪的大学。 新疆深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培育选树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旅游精品线路,让旅游业成为促进“三交”的桥梁纽带和重要载体。 近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4年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大典型案例,以及15家示范景区、20个民俗文化旅游优选点。伊宁市六星街景区、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和田团城景区、和田县约特干故城等名列其中。 天山南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新疆各族儿女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磅礴力量。(文/李杨)
编辑:梁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