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若如兰
八月十五,秋已过半,是为中秋。
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
“中秋”,又称月夕。
最早见于《周礼》,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故秋季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因古人“中秋”与“仲秋”通用,因此“仲秋”的叫法慢慢变为“中秋”。
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
秋已至,一缕桂香,醉芬芳。
八月十五,天涯共赏一轮月。
岁月悠悠,时光匆匆,月饼飘香,月色撩人。
今夜注定无眠,你是否正临窗而望,明月高照,月光如水。
看湖面韵染的波光潋滟,晶莹透剔。
恰如美丽的嫦娥仙子,在月亮的山坡跳着柔美的舞蹈,玉兔则一旁呆望,仿佛在为思念的人祈福。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听微风倾诉,看月亮爬上来,浩月进入我们的视野,你可用心感受那些美好的回忆。
月儿丰富内涵,像一个值得拥有的亲朋知己,当我们失落时,月亮就会把光芒送给我们。
当我们拥有快乐时,月亮恬淡的诗意,透彻心扉,映入眼帘。
月上西楼,圆圆地月亮,哼唱一曲相思,最是给人慰藉。
在这浪漫美好的中秋之夜,有诉不尽的祝福,还有香甜的月饼陪伴与你共享。
举家团圆时,有说不完的祝愿,化作爱的信息与你分享。
儿时,中秋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看月亮。
长大后,中秋便是对那些岁月的追忆和对家人的思念。
曾天真的以为距离不是问题,现在才知道无法忘怀拉开了距离。
也许,世间所有的团圆,必经一番跋山涉水,而那些思念才是最好的云桥。
因为想家,将缕缕相思托付给明月,因为月圆人团圆,我们奋行千里路,过激流险滩。
月亮圆了,该回家了,每块圆圆的月饼,都是发出的邀约,在提示这是家的味道。
圆月而知秋半,风凉才晓秋寒。
今晚,就让月光执笔,皎洁为墨,天池为砚,将诗的风雅,词的婉转,尽数倾于笔端。
一笔写时光,一笔写牵挂,纵使世间充满缺憾,也总有月圆之时,终抵这一世天上人间。
八月十五,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从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
每一段故事,每一首诗篇,都是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让我们在月光下,重拾那些被遗忘的习俗,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芬芳的花朵。
月圆中秋,情满人间。
月是故乡明,相逢这场月光下的盛宴,让团圆的温暖,成为我们心中温馨与爱的一束光,绵延久久。
点赞+【在看】,让分享成为一种习惯,祝愉快!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