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呈现生命的多彩意义 ——安宁病房设计课程体会

职场   2024-12-23 21:07   上海  







作为学校生命关怀学生社团社长的我,第一次接触安宁疗护在大一时的社团招新,当时就被社长学姐讲述的安宁疗护志愿工作深深吸引,如今我也成为了曾经的她。

在生命关怀学生社团工作的影响下,在我的综合室内设计(一)课程中,也选择安宁疗护病房设计这个特殊的课题。在设计学院的张琪老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雁老师指导下,我们实地调研并完成了松江区中山街道安宁疗护病房的综合改造设计。

今年6月在我们社团指导老师陈雁老师和潘红老师组织下,我们社团同学观看了国内首部聚焦“临终关怀”题材的纪录电影《最后的,最初的》,在观影和见面活动中,我了解到了匡胜利、许满秀、江文勇、冯雪霞以及更多没有出现名字的志愿者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陪伴临终者体面祥和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陪伴者”和“临终者”互相陪伴、双向成长的故事。他们在面临与死亡困惑相关的人生困境时走近临终关怀,在陪伴临终者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面对死亡,更懂得了陪伴的真正含义,做到了“向死而生”。我被他们的故事深深感动了,这次活动对我也非常有触动。陈雁老师在观影后的分享:“死亡,虽然是生命不受欢迎的结局,却也是生命永恒的话题。《最后的,最初的》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这个永恒的话题,更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生三万天的生命意义与色彩的深度探讨”。

在这次设计调研中我们走进了真实的安宁病房,和临终病人、家属及医护深入坦诚交流,我们聆听了很多感人至深的生命故事。也让我有机会加入到“陪伴者”的行列,推敲临终者、家属、医护人员的需求,一点一点引出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更新,完善。

我和我的组员沈昕玥同学想赋予这次设计成果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一路生花”,希望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呈现出生命的多彩意义。我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草小花和这里联系在一起,帮着陪伴者从这个层面表达情感:他们的爱和思念,对临终者的支持。同时也想帮助临终者,解决自己的孤独,接受一个人的沉默。他们或许无法亲口说出的很多话,那就让空间帮助他们说,在有限的时间里,除了更舒适的见面,也有机会和情绪赛跑。

我们在墙面设计中融入了声音具象化的参数化设计内容,把临终者的声音通过立体的波浪形状留存下来。同时也设计一些告别礼物提供给陪伴者们带回家做纪念。















我们的设计理念:“医治情绪” ,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临终者和陪伴者少去关注负面的自己,让一切时间暂停,把注意力发散到美好的事物上,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这里不是悲伤绝望之境,也可以是生命最后一首轻松自在的歌,是回归尘土前释然的梦,也是放下坚强的躯壳,是发自内心的幸福。这里就是我们在人生最后的时,在离开的路上最后偶遇到的,肆意盛开的,不知名平凡小花。

我们结合手绘绘本的方式,以一位陪伴者的视角,带领大家走进我们的项目中去。从前期的实地考察,采访,调研,到中期的项目推敲,我们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不只是在推敲设计,同时也真正代入我们服务的对象中,理解他们做需要的空间是什么样的。

本次安宁病房的设计,不但提升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也让我们再次审视向死而生的生命历程,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更加珍惜生命,期待未来!














张琪老师点评




“作品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挑战与提升,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与成长。作者通过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同时也为未来的设计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这是一个充满情感与智慧的设计作品,值得高度赞扬与肯定。”


陈雁老师点评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安宁病房的日常状态,“一路生花”的创意设计是用同学们用爱心做的有温度的设计,感谢同学们用艺术为安宁疗护添彩,为生命赋予更美好的意义,相信对于安宁病房的病患和家属一定是莫大的安慰!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视觉思政

视觉飞YOUNG
这里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园信息发布平台,您将在这里收到第一手的校园资讯,助您在SIVA拥有更加丰富的体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