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幸亏有了照片,才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人物的行为和表情。
1936年冬天的陕西,山雨欲来,这些让历史改变了走向的人物,今天虽已远去,但看罢照片,仍让人感慨万千。
先看第一张,拍摄于1936年11月,陕西咸阳,汉武帝陵墓前。
照片从右往左依次是:杨虎城、老蒋、宋美龄、赵四小姐、张学良。
其余4人不识。
把照片放大,看看这五人的表情,很有意思。
杨虎城身穿军服,军姿挺立,脸上波澜不惊,站在照片最右边。
此时的杨虎城,对老蒋不抵抗政策十分失望,正为若干天后的西安事变做铺垫。
老蒋身穿黑色礼服,一脸严肃,站在杨虎城左边。老蒋读过日本军校,从军几十年,无论军装还是便服,一旦面对镜头,就站得笔挺。
众人选择在汉武帝墓前拍照,可能是随机,也可有寓意。谁知道呢?
毕竟,汉武帝是历史名人,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不知是由于心情不好,还是别的原因,照片上的宋美龄,完全没有平时的美人气质,低着头,想心事。
赵四小姐身穿浅色外套,站在宋美龄旁边,两人没有牵手。
此时的赵四小姐,名义是张学良的秘书,实际上是他的夫人。这种关系,懂的都懂。
张学良身穿喇叭裤、拉链装,站在赵四小姐左边,一脸闲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小混混呢!
这穿着,这打扮,有点纨绔,又有点桀骜不驯?其实张学良和杨虎城一样也在想心事,只是放得开些。
再看第二张,老蒋和夫人。
原片没有说明。我的判断,这是去汉武帝陵当天同时拍摄的。
主要可以从老蒋的黑色长衫看出来,他手上拿的是同一项礼帽。
背景是去某座陵墓的山脊,老蒋和宋途中小息。
先看宋。这是宋最美的照片之一,眼睛有神,面容端庄。
再看老蒋。依然表情凝重。没法不凝重。
1936年10月22日,老蒋从南京飞西安,敦促张学良抓紧“剿共”。张不同意,两人呛上了。
在国军将领中,只有张敢跟老蒋呛。他们是金兰兄弟,不议。
10月29日,35岁的张学良设宴给老蒋祝寿(蒋生日是10月31日,张提前了两天)。席间,又因剿共闹得不愉快。
老蒋说:“这是原则,我不妥协”。
为缓解僵局,张、杨安排老蒋出游。可以看到,哪怕在旅途上,老蒋并不开心,眉头紧锁,大概他还在想怎样才能说动张学良。
只要能把张说动,杨就好办。
但并不容易。老蒋有点伤神了。
最后一张,是在华山苍龙岭。
照片中,老蒋终于有了笑容。张在一旁陪笑。
虽如是,眼神中却透露出各自的算计与不安。
这是1936年10月26日,老蒋飞抵西安的第4天。双方矛盾还没白热化。老蒋足蹬麻鞋,半褂,青裤。他应该是经北峰自己爬上去的。这一路山势陡峭,滑竿不能抬,卫士不能背,尚无登山索道,只能自摸。
这一年,蒋49岁,能上苍龙岭,说明他体力足够好。
而体力、谋略、情感与对家国天下的把握,对任何领袖都是艰难的考验。结拜兄弟也没用。看看叙利亚阿萨德的下场,就知道历史,从来不在乎偶然。
张学良陪老蒋出游若干天后,西安雷暴,史称“西安事变”。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每一个读中国历史的人,对事变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不置喙。
我也有我的理解。
任何雷暴,一定有前因,才能暴出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