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还有!“三龙齐聚”宫前,万人空巷、水泄不通!场面太壮观

旅行   2025-02-06 19:09   浙江  


喜气洋洋 开门迎福


欢度新春




“龙腾盛世,人聚宫前。”昨晚的宫前,迎来了年初八最盛大的民俗活动——包公庙会。三条身披彩鳞、气势如虹的板龙在村巷间腾跃穿梭,时而盘旋如虹,时而翻腾似浪,引得大家纷纷欢呼“年味,这不就来了吗!”


夜幕降临,宫前村的小巷早已被热情的游客和村民挤得水泄不通。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惊叹声。“这板龙真是活灵活现,龙头一转,龙身一摆,有模有样!”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激动地说道。还有不少本地人感慨道:“我从小就看这板龙,每年都来,但每次看都觉得新鲜,板龙的灵活劲儿一点都没变。”





宫前的板龙以“活”出名,此言不虚。每条板龙由数十节木板连接而成,龙身缀满花灯,流光溢彩。板龙的舞动不仅需要大家的默契配合,更考验他们的体力和技巧。正如一位舞龙队员所说:“舞板龙不仅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稍有不慎,龙身就会打结,只有心手合一,才能让板龙‘活’起来。什么时候跑起来,什么时候扭起来,什么时候斗起来,都大有说法。”三条板龙在“草台班子们”的操控下,龙身灵活摆动,仿佛在空中游弋。而龙头和龙尾的极限“斗法”,也成为整晚最大的看点之一。



这场传承三百多年的民俗活动,早已融入宫前村的文化血脉。86岁的扎龙老匠人李大爷感慨:"从前用竹篾稻草扎龙,现在用LED灯装点,但'龙魂'没变!”在宫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龙,老的扎龙,年轻的舞龙,小的画龙,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悉心守护与传承。


“龙舞千年,文化传承。”宫前板龙,传承着代代相守的匠心技艺。三百多年来,这一民俗活动代代相传,成为了壶镇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年味象征。在这片热土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涌动在街头巷尾的生命力。



“龙腾四海,福满壶镇。”
愿这传承了三百多年的板龙
继续在壶镇的土地上舞动
舞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温馨提示!宫前今晚还有哦~
昨晚没赶上的,今晚赶上😄





信息来源:掌上缙云APP 施恰恰

浙里壶镇


缙云星期八
生活在缙云,爱上星期八!星期八致力于提供缙云本土的多元化生活服务:招聘求职、婚恋红娘、亲子互动、商务合作、吃喝玩乐、优惠打折、市井民生。打造城市名片,传递核心价值。星期八,始终与您在一起!
 推荐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