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语廉心
卢永根(1930-2019),广东花都人。作物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等职,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等荣誉称号。
2019年8月12日,刚刚过完入党70周年的“生日”,89岁的他安详离世,走得坦坦荡荡。积蓄,880多万元全都捐了,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优秀青年教师和自主贫困学生。后事,如他所愿,没有告别仪式,遗体捐给国家。最后一笔党费,老伴代交了,有1万元之多……
“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这是他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巨星陨落已有五年,中国“稻”路康庄向前。
卢永根 1930年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家庭。在他11岁那年,香港被日军占领。卢永根和兄弟姐妹们一起,被父亲送回广州老家避难。但那时的广州也是沦陷区,情况并不乐观。有一次,他亲眼看见日军欺凌老百姓,这让他既愤慨又迷茫。两年后,他回到香港继续读书,遇到了语文老师、中共地下党员萧野。在萧野的影响下,卢永根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
1947年,17岁的卢永根瞒着家人,冒着被捕的危险,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在宣誓仪式前,介绍他加入党组织的同志,仍征求他的意见,卢永根当时就给出了坚定的回答。此后,卢永根以“平原”为代号,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很多活动。
1949年8月,卢永根到广州私立岭南大学继续学习。在这所后来更名为华南农学院的校园里,他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从此,卢永根跟随丁颖走上了稻作研究之路。1957年,丁颖担任中国农科院首任院长,卢永根作为他的助手,也来到北京,参加了诸多科研项目。几年后,卢永根选择回到华南农学院任教。
1964年10月,导师丁颖因病去世,留下了7000多份稻种和很多尚未整理的科研数据。谁来继承导师的遗志,一时成为一道难题。此时,年仅34岁的卢永根挺身而出,接过科研任务,沿着导师的脚步继续前行。多年来,卢永根带领科研团队走遍全国高山峡谷,寻觅一切可能有野生稻的地方。
野生稻的收集十分困难,要么在山区,要么在荒芜的沼泽地,但卢永根从不放弃。有一次,已经70多岁高龄的卢永根带队去广东清远一座荒山采集野生稻,爬到半山腰,已是体力不支,但他仍坚持要上山,学生们只好连搀带扶,架着他慢慢往上爬。山路崎岖陡峭,好不容易才爬到山顶,学生们想让他先歇一歇,他却说:“找!赶紧找!”
幸运的是,最终找到了宝贵的野生稻。亲眼见到野生稻的生长环境,疲惫不堪的卢永根异常激动。他俯下身紧紧握着稻穗对学生们说:“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你必须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一定要亲自察看现场,不能遗漏一丝一毫的细节。”
也正是在卢永根等人的坚守下,今天的华南农业大学拥有了1万多份种质资源。利用这些稻种,卢永根研究团队培育出33个水稻新品种,累积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983年,53岁的卢永根担任了华南农学院院长,引进国外先进学科,对课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些教学大纲更是由他本人来撰写。在卢永根的努力下,一年后,学院正式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开启了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1993年,卢永根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担任中科院生物学部副主任。
尽管头上的光环越来越多,卢永根却愈发低调。作为院长的卢永根没有专车,如果不是公家的事,他都是乘公交出行。许多人见此,感动不已。平常去饭堂吃饭,卢永根就拿着小饭盒,和教师员工一起下电梯去饭堂排队打饭。在人们的印象中,一向勤俭节约的卢永根,一件绿色毛衣穿了十几年。
院士家中的摆设,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几张还在使用的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
在少年时缺衣少食的逃难生活中,卢永根曾接到父亲特意捎来的亲笔家训:“身劳苦学”“既买锄头又买书,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儒者半为农”,这些家训他终生铭记。他不在乎名,不在乎利,但求这一生有意义。
2017年3月,卢永根撑着孱弱病躯和夫人将毕生积蓄8809446.44元全部转入华南农业大学账户,设立教育基金。他叮嘱,“这笔捐款要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嘉奖忠诚于教学科研的教师,资助农业领域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前来讲学交流”。
“10多个存折,每笔转账都需要输密码、签名,前后足足花了1个半小时。然而他们做出这个捐赠决定究竟考虑了多久?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一切仅发生在几秒钟之内。”党林夕在事迹报告会上动情地说,当时,卢院士病重,与夫人商量后事安排时,他就说了一个字:“捐!”夫人马上懂了,立刻说:“我也是这么想的。”那一年,卢永根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地节约,以至于让他获得了“布衣院士”的称号。
无论多少光环加身也要保持“布衣”底色。卢永根一生从院士到校长,从“全国模范教师”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身上有无数光环,却始终保持“布衣院士”的赤诚底色。“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这是他在笔记本扉页上所题的自勉。“满室皆旧物,布衣好耕读。积蓄八百万,捐赠不迟疑。”这是对他的真实写照。他用节俭朴素和慷慨捐资的鲜明对比,向世人展示了院士群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
(来源:《清风北京·党史中的廉洁故事》、中国科学院)
转自:育廉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