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困扰万千父母的难题:家长要不要逼孩子学习?

2024-09-13 21:43   湖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今天猫咪妈妈想和大家好好探讨一下孩子学习这个让无数家长纠结的问题。

在孩子的学习这件事上,大家的看法真的是多种多样。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要是不爱学习,那必须得逼啊,斩钉截铁地说:“这还用想吗?肯定得逼,而且必须得狠下心来。” 可也有家长认为:“可别逼孩子学习,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逼孩子只会让他们更被动。” 还有些家长比较灵活,觉得得看孩子的具体情况,低年级的时候,孩子自觉和自控能力还没怎么形成,这时候逼一逼或许有好处;但到了高年级,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如果还逼的话,可能就适得其反了。

不同的观点背后,其实都有着诸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下面猫咪妈妈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不同观点的深度剖析

(一)支持逼孩子学习的观点分析

部分家长觉得,多数孩子是需要家长在学习上给点压力的,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来看看孩子学习和玩游戏的状态就知道了。孩子玩游戏的时候,那专注程度可高了,怎么叫都停不下来。但一到学习,就容易被周围的东西吸引,注意力分散得厉害。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好,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这时候,家长适时地提醒和督促就像给孩子的学习上了一道保险,能帮助孩子克服分心的毛病,让他们能持续地学习下去。

而且,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外部约束和引导,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 “逼”。孩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吸收 “快乐教育” 和 “素质教育” 中的好点子,但同时也要给孩子明确的要求。孩子早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整个学习生涯的影响很大,习惯养成得越早,后面的学习就会越顺利。

(二)反对逼孩子学习的观点分析

还有不少家长是坚决反对逼孩子学习的,这也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从教育原理来看,如果家长过度逼迫孩子学习,孩子在学习时就容易变得很被动。当孩子感受到很大的外界压力时,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可能就被破坏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会受到抑制。研究发现,那些已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东西。要是家长只知道逼孩子,孩子很可能就会讨厌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进而对学习也失去耐心和兴趣,这对孩子的学习效果可是非常不利的。

(三)视情况而定观点的分析

有些家长的态度很理性,他们觉得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逼孩子学习。这是考虑到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还在初步发展,自控和自觉能力比较弱,这时候家长适当地督促一下,能帮孩子建立起基本的学习规范和习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到了高年级,他们的自我意识变强了,开始渴望更多的自主和独立。这时候如果家长还老是逼孩子学习,孩子可能就会变得叛逆,这可就违背了我们教育孩子的初衷了。所以,在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家长得灵活调整教育方法,以适应孩子的发展需求。

二、逼孩子学习的正确策略

(一)避免陷入教育误区

如果家长打算在学习上给孩子一些压力,那就一定要避免陷入一些不好的教育模式里。就像 “鹰爸”“虎妈” 式的教育,虽然在某些方面强调严格要求,但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需求。从教育伦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应该得到尊重。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能只是批评指责,而要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成就感,让他们在积极的氛围中更有动力继续学习。

(二)激发孩子内在潜力

从长远的教育目标来看,逼孩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人的大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学习就是挖掘这种潜力的关键。

激发孩子的内在潜力可以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入手。兴趣就像是孩子学习的内在发动机,有着很强的激励作用。比如说,如果孩子喜欢画画,给孩子报个绘画班,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能得到提升。要是孩子喜欢音乐,给孩子买些乐器,让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培养节奏感、音准感和表现力等音乐素养。给孩子提供基于兴趣爱好的学习平台,孩子就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潜力。

三、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重要保障。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空间能减少外界干扰,让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营造一个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也特别重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学习、阅读,把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

如果家里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专门的 “学习角”。在这个 “学习角” 里放上孩子需要的工具书、报刊杂志等学习资料,这样能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建立平等的交流沟通

传统的 “灌输式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家长要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地交流。比如说,当孩子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要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困惑,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要是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可以用探讨的方式问问孩子:“你觉得这次没考好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尊重了,会更有信心和责任感去学习,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言传身教共同进步

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榜样作用可不能小看。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榜样,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对孩子影响深远。如果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自己也看书、学习新技能,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积极影响,认识到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能营造出积极的家庭学习文化,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全面了解学习情况

家长要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孩子养成认真做作业、复习和预习功课的好习惯。当发现孩子作业有错误时,不能只告诉孩子错了,要深入分析错误的原因,是不是哪个知识点没掌握好,然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比如孩子数学作业错了一道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是哪个知识点的问题,然后找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孩子做,加深孩子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孩子清楚自己每天要做什么,提高学习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性格、兴趣和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对于自觉性比较高的孩子,家长要多给些鼓励和支持,让孩子的学习动力更足;对于自觉性稍微差一点的孩子,家长在督促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别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教育的核心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健康、积极的学习成长环境,让孩子在充满爱的氛围里茁壮成长,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吧。

记得点亮【赞和在看】哦!

往期回顾:鼓励孩子的30句话,家长们不妨每天说一说

别不信!孩子最想听爸爸说的是这8句话,你有没有跟孩子说过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