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艺苑】“冬游海北——海晏篇”文学作品欣赏

民生   2024-11-20 21:13   青海  
海晏,青海湖北岸的传奇


记不清多少次踏上过这片土地,这里的草原,这里的山川曾经在中国的版图上一度消失,一个隐藏于大众视线背后的地方,曾经承载了共和国多少的历史使命和担当,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经营和重锤锻打之后,又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我惊诧于你的模样,以你数十年如一日的负重前行,以你划时代扬眉吐气的一声巨响,以你一挥手一转身的化剑为犁,我唯有仰视,无以言表。


2024年9月份,我们重新踏上这片神秘而神圣的土地,去瞻仰和学习这里静默的“二二一厂”遗址和“两弹一星”精神。一幕幕平凡的、心酸的、自信的、震撼的、自豪的情愫涌上心头。我伫立片刻,向这里曾经做出过贡献的所有人、所有物事及草木致敬。


夜色中的乙区小火车站站台


我们从住宿的宾馆餐厅出来,已是薄暮时分,海晏的大街上行人稀少,只有一些晚归的车疾驰而过,有的车已打开近光灯,晃耀着路人的眼睛,一闪而过。街道宽阔,两边的行道树齐整地伫立在中秋的风里,摇曳着深沉的枝叶。街道对面是一些两三层的小楼房,小楼房后面高楼林立,在明亮的现代化楼群中间矗立着一处灰黑色的建筑,黛青色的砖瓦马脊梁老建筑,在楼群的包裹之下,显得极不协调,这处建筑似乎是一处特殊的存在。


带我们出去走走的海娈老师说,这处灰色建筑大有来头。


这是一处处在低洼里的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建筑,周围砂砾满地,杂草丛生,在小区楼房的三面包围之下,老建筑犹如井底磐石一般,海娈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当年二二一厂乙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这里是乙区百货门市部,生活在乙区的职工家属主要从这里凭票购买生活用品,这里一度是“221”人的购物中心,也是乙区最热闹的地方,这里给221人后代海娈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看着四围华灯初上的楼房,从窗户内透出的光,如一只只睁大的眼睛注视着脚下黑魆魆的老建筑。这些后来者,高大坚固,强壮有力,威风八面,在昏黄的夜色里展示着自身的华彩。岂不知在低矮、灰暗甚至摇摇欲坠的老建筑的每一块砖头夹缝里都隐藏着那个年代的动人故事。这里曾是多种方言交汇过的地方,一个个守口如瓶的秘密化为一个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这里出售过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和日用品,出售过物资紧缺年代全国各族人民支援的物资,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颗糖、每一枚冰棍也许会成为天南地北“核后代”们终生的记忆。抬望眼,看到前面院落半透明天空中伸出一截更加高大的黑烟囱,孤零零地张望着海晏的万家灯火。


出了小区,我们继续往南行走,来到通往西海镇的国道上,只见一辆辆大小车辆从宽敞的柏油马路上飞驰而过,往来的车灯汇成两条逆向流动的河流,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海娈带我们沿着路边的树丛前行,从一条缺口离开马路向南折走。这时候天完全暗下来,头顶如同罩了一个乌黑而巨大的罩子,看不清前面的东西,虽然是九月初,海晏的寒风却不友好地拍打着我们这些远方的探访者。


行不过几十米,眼前的荒草丛中显出两条模糊的铁轨,黑色的枕木有序地排列在铁轨中间,这是昔日二二一厂专用的火车道。原来,海娈想要在逼仄的时间里,让我们尽可能多地看几处当年的遗址。踏上几阶破损严重的台阶,来到一片比较平整的台地上,有人打开手机手电筒,在亮光照得见的空间里,看见不少水泥台面破损风化,砂砾遍地,荒草萋萋,这里便是当年的乙区小火车站台。


据《海晏县志》记载,海晏到西宁的铁路通车于1960年11月,是青海至矿区的专用铁路线,与海晏县大火车站接轨,经乙区、甲区至电厂,沿途设小站4个,眼前的这个乙区站台便是小火车站台较大的一个。乙区火车站站台是这条38公里大动脉之中的一个主要连接点,必须持有相应的通行证件,才能进入相应的厂区或车间。


踏着脚下残破的站台,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个神秘的年月。在这条铁道上,早晚各一班火车按时接送工作人员到甲区上下班。海晏的农牧民也可乘着小火车直通海晏县大火车站,辗转走向他方。在这条铁道上,一辆辆火车拉着物资奔跑在从西宁至青海矿区的路上,煤车、冷库车、砖车、水泥车、钢筋车、生活物资车,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送到建筑工地,送到电厂,送到实验室、加工厂等。昼夜繁忙的火车,也曾把一个个神秘人物,一份份待审图纸,一件件研制的特殊构件送往北京,送往其他研制基地。


在离二分厂3.3公里的地方,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站,其实是原二二一厂的十一厂,是危险品站台,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启运上车,故被现在的人称为“上星站”,铁轨两边设置有简易的钢筋混凝土装吊架子,强国重器就是在这里装吊起运,运上专列,专列戒备森严、伪装得体,驶离二二一厂,在周密的部署和各地严密的保护下,一路曲折迂回,开往东北、开往新疆。无数枕木撑起的两条铁轨,无声地担负起运输的重任,来来回回,直到新疆罗布泊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


在夜色的笼罩下,看不到铁路延伸向哪里,只见钢轨在微弱的亮光下反射着点点亮光,它们像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者手拉着手,伫立在秋天的风里,静默着。它们在经历过淬火的磨砺后,沉睡在海晏九月的夜幕下……此时此刻,一辆辆复兴号高原动车组列车、普速列车及数以万计的各种车辆西去东来,奔走在离海晏县城不远的新的双线青藏铁路、315国道等交通干线上。


遥望同宝山


我们乘坐中巴车去同宝山的时候,低垂的乌云压得很低,好像随时会落下瓢泼大雨。车子驶离主干道,开始进山,两边的草甸牧场牧草葱绿繁茂,远处牛羊点点,这里是著名的同宝山牧场。再往远处看,深灰色的云层笼罩着山体,灰蒙蒙,曾经神秘的同宝山躲藏在浓重的云雾之中,愈加不肯露出真面目。


同宝山,坐落在青海湖东北缘的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五谷村,藏语名为吉确姆勒同宝,是传说中青海湖的守护神,山顶海拔4024米,在山顶可以看到海晏县城,可以观看青海湖全景,是青海湖北岸观看青海湖全景最佳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完整的“三块宝石”,即蓝宝石青海湖、绿宝石金银滩草原、黄宝石沙岛和金沙湾。这里也是金银滩草原附近第二制高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度给同宝山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成为原二二一厂最重要的防空基地。


从1958年开始,在青海金银滩草原修建221基地,秘密研制属于我们自己的“争气弹”,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的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令世界震惊,当年积贫积弱的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之上。


为了221基地绝对的安全,调派空军部队设置防空屏障,山顶基本平坦,顶高海拔4024米,长10公里,宽3公里的同宝山是不二选择。


1965年8月28日,由260人组成的工程兵开始在同宝山施工修路,10月18日完工,一条通往同宝山顶峰的简易公路修建完成,随后在山顶修筑高射炮点,修建弹药库,进行伪装,高射炮点的建成和克图山、银登山、五谷山、青海湖北侧某地炮点共同构成一张严密的防空网,共同守护221基地的安全。


为防止晚上敌机来袭,1966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探照灯兵六团二营进驻海晏地区,负责晚上的照明任务,如果在晚上发现敌机来袭,探照灯站就会亮灯示警,配合高射炮部队进行反击。探照灯二营辖3个探照灯连和1个雷达连,营部设在海晏县城,532灯站驻同宝山顶。


同宝山探照灯站由5名战士组成,班长为上海籍战士李正才。有一年冬天,同宝山灯站的3名战士下山到营部开会,返回途中,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开始下雪,狂风裹挟着雪粒击打着3名战士。天很快黑下来,在风雪中前行的3人逐渐迷失了方向,只听到“呼呼”的风声时大时小,远处的山崖像魔鬼一样张着血盆大口,仿佛要把万物吞噬掉一样。3名战士紧紧地护着背上的冲锋枪,一个挨着一个,寻找着上山的路。就在这时,天空中隐约传来一束亮光,一束,又一束,他们明白了,这是山顶灯站的战友向他们发出的救援信号。他们调整方向,全力以赴,终于回到灯站与留守的战友汇合。原来,灯站值守的战友注意到3人没有按时归队,预感到事情比较严重,遂向营部打电话询问情况,在请示上级部门后,命令532灯站打开探照灯,向迷失的战友指出上山的路标,三名战士才得以返回灯站。


如今的同宝山由于其特殊的经历和在青海湖北岸雄踞的地理位置,很好地被人们利用和开发。2021年,在同宝山顶安装大型风电系统,在长达10余公里的山顶上,一台台高大的风力发电机不停地旋转着,为民造福,也构成同宝山新的风景线。在积极打造“原子城”的大背景下,有序寻找发掘昔日高射炮点、探照灯站、弹药库等遗址,成为海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宝山下绿色的牧场,也和同宝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961年4月,同宝山下广阔的牧场成为“青海矿区”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之一。1993年5月,更名为同宝山牧场。2009年,同宝山牧场移交海晏县青海湖乡,昔日服务于中国核武器研制事业的草原牧场又成为农牧民耕耘放牧的地方。


风吹克图


对克图的关注是在青海湖东北岸的茫茫黄沙里看到了一抹绿色。克图,蒙古语寒冷的意思,是青海湖东北岸的湖滨沙地,是海晏县沙岛、金沙湾和克图三大沙漠片区之一。2013年,克图沙区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同年12月,列入全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区。


天依然阴沉着脸,铅色的云压得很低。坐在行驶的中巴车里,只见满眼的草场略微泛黄,远处牛羊洒在草滩上,星星点点。云雾笼罩着远山,左侧黄色的沙丘连绵起伏,沙丘上隐约可见网状防沙草方格如一张张大网,铺天盖地地铺设在黄沙上,随着沙丘连绵起伏。在满眼的黄色中,一片一片的绿色攀附在黄色的沙丘上,艰难地释放着亮眼的光泽,正如土黄色的宣纸上点点晕染出的一坨坨嫩绿,养人的眼。


随着眼前绿色的增多,直到出现绿色的灌木,一簇簇,一片片,勾连在一起的,堆砌立体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以致忘记我们的车正行驶在青海湖北岸的滨湖沙区。


我们采风组的车很快停在克图防沙治沙示范区的小广场上。


一下车,我们被外面的寒风吹得打了个趔趄,才感觉到这里的风有些厉害,大家裹紧衣衫,紧缩着身子,向前走去。一座观景台出现在大家眼前,拾阶而上,沿着木栈道向左侧走去,栈道两旁是茂密的沙棘为主的混交林,伴随着一棵棵三四米高的针叶松,在树丛的间隙,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白绿相间的山丘,山丘下面碧绿的灌丛中,矗立着一座木质小亭子——“望绿亭”。


大家紧了紧单薄的外套,将脑后的连衣帽戴在头上。有伞的人将伞打开,想挡住寒风,伞立即被吹得变形,以致紧紧贴在身躯上。寒风无休止“呼呼”地刮着,似乎是给这些远方来客的特殊问候。


来到一处比较高的台地,这里是一个观景台,从三面可以观赏到周围的景致。海晏县林业站工程师石德荣女士背着凌厉的风口,一边指着远处的灌丛树木,一边给大家讲述克图沙区的防沙治沙经历,眼里充满着坚毅和自信。


克图是一片坐落在青海湖东北岸的湖滨沙地,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海晏县克图沙区每年以十几米的速度向东北侵袭,周围成片草地退化、土地沙化,一些原生植物逐年减少,动物远走他处求生。河道季节性断流加重,青海湖湖区水位下降,春冬季节,寒风夹杂着黄沙肆意劲吹,沙化越来越严重。近旁的315国道、青藏铁路为保证道路通畅,每年都要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清沙护路,维护道路通畅。


海晏县的防沙治沙情况非常严峻。


1980年代初期,海晏县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拉开了防沙、治沙,治理沙漠工程的新序幕。海晏县林业局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原则,采用“沙棘营养土坨造林”“容器苗造林”“乌柳截杆深栽造林”等一系列适合高寒沙区的实用技术,不断调整树种结构,在和风沙的无数次博弈中,收到了成效。几十年来,几代人换人不换目标,从最基础的封沙育草开始,逐渐种植沙棘等灌木,又栽培适合当地环境的乔木,通过改善小环境、小气候的方法,一片片沙漠绿洲逐渐连成一片,绿进沙退,整个克图绿洲形成了外围乔木围供、洲心绿草灌丛夹杂着乔木混合共生的模式,成为比较稳固的生态系统,也引来一些小动物安居生息。


根据2023年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的数据,海晏县沙漠化面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148.6万亩减少到92.6万亩,占全县沙漠总面积的20%,成为全国沙区防沙治沙“示范区”。但防沙治沙事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数代甚至数十代人们的不懈努力,并依靠科学治沙手段的加持,才能创造人与沙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造福人类、造福未来。


几天的采风活动很快结束,海晏县在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原子城”的过程中,宏观把控,入微经营,利用特殊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遗址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更好地让“两弹一星”精神内核成为海晏立县、强县的基因,让“两弹一星”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红色文化为海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郭成良,西宁市湟中区人,高级教师,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参与《湟中县志(1986-2110)》《湟中文学(小说卷)》《湟中节庆文化》《湟中民间手工艺作品集》《湟中书家墨迹》等书的编纂工作,2次获青海省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梦·青海故事”征文优秀奖,获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学类散文优秀奖。独著《千户营高台》《高台》等3部。








 推荐阅读


巡视公告

你好,我叫海晏 这是我的介绍信

【央媒看海晏】周末去哪儿 青海海晏 金银滩草原绿意盎然 沉浸体验民族风情

【央媒看海晏】海北州海晏县举行“追寻原子城红色文化”活动

【红色研学】这个周末太难忘~


来源:海晏县文联

编辑:南木杰力

责编:李鸿福

监制:马学良

总监制:张俊明

投稿邮箱:2696567997@qq.com

河清海晏网
海晏新闻动态,重大活动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