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声 | “科技人物”路建美

文摘   2024-11-25 17:34   辽宁  
青 年 之 声

2024年11月25日



人物介绍

路建美,人如其名,她几十年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生涯,充满创造之美,建树之美。她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市科协主席、苏州大学教授,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化工吸附分离新材料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人物事迹

1982年,路建美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一次偶然的学术会议让她对日本人研究的高吸水性树脂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来后她一头扎入实验室,没日没夜查找文献、摸索配方、探究技术路线等,经常把儿子抱在手里看文献看到深夜,有时为了加快配方优化的进度,往往十几釜反应同时进行。

 路建美解决吸水树脂产生过程中聚合热散发和结块等工艺难题,发明了盘式法高吸水性树脂生产工艺。最后该吸水性树脂产品一炮走红,打破了吸水树脂产品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相关配方技术以30万元的价格转给了企业,这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路建美也因此作为江苏科技界代表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

 投身研究后路建美才发现,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基本判定吸油树脂的机理是范德华力作用,其吸油速度不可能快于4—6小时,也就是说吸油速度很慢,而且存在吸油倍率低、强度差等系列问题,几乎不可能应用。

 然而,路建美并没有被这个国际科学家对吸油材料的“死刑”结论吓倒,而是仔细分析文献,另辟蹊径。路建美跟她的学生说:“认准了的事,我就要坚持。像这种被判了‘死刑’的难题,我们也要做。”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她亲自设计和合成了上千种不同结构的单体,经历了失败、改进、再失败、再改进的不断探索,建立了吸油材料结构对吸油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她成功从理论上提出了分子主—客体间相互作用诱导主体框架发生可逆机械形变引起的柔性吸附新概念,发现极性离子与非极性基团协同对客体污染物作用力最强,可颠覆4—6小时的国际报道吸附时间,一举实现了难以令人置信的“2—11秒”的吸附速度。

 突破了关键的理论和技术瓶颈后,路建美在柔性吸油材料领域的研究一路势如破竹,发明的共聚三维网络海绵状吸附材料成功用于美国墨西哥湾、中国大连等40余个重大溢油污染事故处置,发明的聚丙烯等均聚高容量互穿网络纤维吸附材料成功用于大型油田等10个有机废水分离处置工程,实现污染物资源化;发明了气相低浓度复杂污染物吸附浓缩、原位催化降解的双功能材料和智能化装备,先后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和何梁何利产业创新奖,3项专利技术的转化金额达到4700万元,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科技智力支撑。





本期主播


王潇寒

年级:2023级

学院:护理学院

专业:护理学

班级:21班








文案来源于学习强国

 | 王潇寒

 | 母佳琪

 | 张馨

 | 侯思宇 刁玉美


辽宁何氏医学院团委
关注辽宁何氏医学院团委官方公众平台,及时了解共青团工作、活动信息和青年关注的热点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