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白/摄影
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
正月初一 吃索面
年岁交替,莆田人家讲究在大年初一,阖家吃一碗“寿长”的线面。
吃了线面才算长了一岁。
中国人爱吃面。从南到北,各地花样翻新,但藏在百般面食底下的,是一般的乡情。
年岁交替,莆田人家讲究在大年初一,阖家吃一碗“寿长”的线面。吃了线面才算长了一岁。
面上覆的紫菜,金针,花生,荷兰豆,蛋皮。让整碗线面鲜活起来,饱满成一年一岁的丰富。
这挂悠悠细长的线面,一头牵连着距今千百年的唐宋记忆,一头融入莆田的大街小巷,联结着每一家的人情事暖。
水蓝色的星夜,面粉在寂静的空气里飘荡。
面团反复揉搓,“大搓”“小搓”3个多小时, 磨练的是坐功,锤炼的是耐性。
拉面,一来轻重有序;二是进退合宜,一进一退,反复进行;第三拉停结合。
十余道工序,从凌晨忙到东方挂白,才把一挂挂线面拿出,在暖阳下撑开。
一双面筷,交叉着从头到尾捋过去,动作轻、快、准,如同素手抚琴一般,让线面更加细长。
面,有时就是一碗家乡。离家太久的人,热气腾腾的一碗下去,仿佛回到了盛满阳光的农家小院,看到一排排斑驳的架上,线面千丝万缕如同布匹般在风中颤动。
撰稿人:李昂
责任编辑 | 煎包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