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莆田人的围炉习俗有讲究!

旅行   2025-01-28 15:02   福建  


2025年1月28日 周二

腊月廿九  除夕

围炉、守岁、看春晚


莆仙文化系列之《围炉风俗》



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出品

厦门木未传媒 摄制


导语

除夕,应该是整个中国最传统,最热闹,最红火,最团圆的日子了吧。每年的这个时节,家家灯火通明,桌上热气腾腾,摆满了各色寓意吉利的美食。浓浓的节日氛围都溢满餐桌。

在莆田,除夕夜,又称为“三十暝”,有围炉、守岁的习俗。



繁华过眼未曾眠,三百六旬六日天。

今夕不嫌明月尽,烛围光里入新年。

——莆仙风俗竹枝词



在莆田,除夕夜如果家人如果有在外不能回家的,餐桌上要留个空位子,以示思念。



之后,灶上要留“隔年饭”,灶膛里用块大木柴烧个彻夜不熄的“火宝”,象征年年有余,岁岁兴旺。



而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且十分丰盛:盘菜中,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要蟹脚齐全,寓十全十美)、(谐音“和”,寓一家和气)、甜粿(寓日子甜美),这四道菜是最受欢迎的。其余的菜就按各家的喜好和经济情况来定,没有特别要求。



吃饭时,比较讲究旧俗的,会把木炭烧红放在烘炉里,置于餐桌下面,以示一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即是“围炉”。吃罢年夜饭,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小孩燃炮仗、合家欢笑、欢度佳节。



旧时的除夕夜,有的穷人为避债,除夕夜到城隍庙去看戏,这样,债主就不敢在城隍爷面前讨债了,莆仙民谚有“三十晚看鲁戏”的说法。



然而现在的多数人家,利用三十晚上,全家人欢坐在一起,直至深夜,俗称守岁



至于因为害怕新年第一天睡着了做噩梦,影响一年运气而“坐以待曙,通宵不眠”的“守岁”今天已经很少了。 



繁华过眼未曾眠,三百六旬六日天。今夕不嫌明月尽,烛围光里入新年。”这样的情境,这样的氛围,每年都在经历的我们却总能从中感到暖暖的幸福。


任编辑 | 煎包侠


蛇年大吉!

莆田旅游网
福建莆田,妈祖故里。在这里,遇见大美莆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