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港股、A股IPO市场都迎来了新的动态。
针对A股,10月20日,证监会相关人士建议,要逐步实现IPO常态化,积极培育耐心资本,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针对港股,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10月18日作出联合声明,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以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区内领先的国际新股集资市场的吸引力。
01
证监会:逐步实现IPO常态化,综合施策提振资本市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10月20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北京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专题座谈会,与专家学者、财经媒体负责人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接续发力,释放了加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有效提振了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和活跃度,股市活力的提升也将促进“金融活、经济活”正反馈效应的释放。大家认为,要珍惜、呵护当前良好势头,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改革实绩实效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
同时,与会代表就资本市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
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配性和精准性,打通制度执行“最后一公里”,推动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案例落地;
统筹推动融资端和投资端改革,逐步实现IPO常态化,积极培育耐心资本,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综合施策提振资本市场,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进和优化预期管理,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服务,引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等等。
吴清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也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阶段。希望专家学者、财经媒体积极践行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要求,主动宣传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好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一揽子政策举措,客观理性讲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故事,传递信心和正能量。欢迎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及时向证监会反映市场呼声、建言献策、开展监督,共同推进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证监会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实际上,在建议IPO常态化的同时,国内也在推动“并购六条”的落地实施。
10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进一步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我们将以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为重点,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改革优化发行上市制度,抓好新发布的“并购六条”落地实施,尽快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健全股权激励等制度,有效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引领带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着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综合用好股、债、期等各类工具,完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增强专业服务能力,督促行业机构提升能力,在促进科技、产业和商业模式创新中,更好发挥价值发现、风险定价、交易撮合、增值服务等作用,助力优质创新企业发展壮大。
不过,目前国内有关并购的规定正在不断完善当中。10月17日,深交所下发的最新一期《深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导刊》。本期导刊内容为并购重组专刊,对并购重组的关键环节的要素进行梳理,并表示,对重组标的质地的判断,更重要的是符合交易目的、与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后续整合管控的安排等;股份支付方式则需关注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对交易的影响;承诺安排方面,交易各方要摒弃“高承诺、高估值”的定价模式,采用多元化财务或非财务指标进行承诺;交易对方方面,要重点关注定价公允性、突击入股、股份代持等情形。
02
香港证监会: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
2024年10月18日,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作出联合声明,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以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区内领先的国际新股集资市场的吸引力。
据悉,证监会及联交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优化处理新上市申请审批程序,及向市场提供相关指引,令整个程序更清晰及透明。从2023年起,两家监管机构向市场发布更多与新上市审批相关的统计数据,以增加其工作流程的透明度。此外,联交所亦将所有指引材料集中刊发于“新上市申请人指南”,便利市场准备新上市申请和上市文件披露。
联合声明指出,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是贯彻两家监管机构一直以来致力协助高质素公司在香港上市,并同时保障公众利益的方针的其中一项举措。
在现时审批新上市申请的框架下,证监会作为法定监管机构,负责施行《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及《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证监会审核所有新上市申请,以及就较严重且属于《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及《证券及期货条例》规管范围的上市事宜采取具针对性的介入行动。
联交所作为前线监管机构,则负责施行《上市规则》,以及根据《上市规则》就上市合适性等事宜作出判断。上市委员会负责考虑是否批准新上市申请及就此作出决定,并适时就申请人的上市资格及上市合适性,以及上市文件重大披露等事宜提出意见。
联合声明指出,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将令证监会及联交所审批新上市申请的流程时间更加清晰明确。
在具体优化事项上,联合声明列出了三种情形:
1、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
证监会及联交所在处理新上市申请审批工作时紧密合作,并根据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继续协调监管行动。若申请人及其保荐人提交的新上市申请及相关材料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及/或《上市规则》下的所有适用规定及指引(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证监会及联交所会紧密沟通以避免重复提问,在分别发出最多两轮监管意见后,各自评估并指出有关申请是否存在任何重大监管关注事项(监管评估)。在此情况下,证监会及联交所将分别在不多于40个营业日内确认相关申请是否存在重大监管关注事项。在确认没有重大监管关注事项后,联交所会与申请人及其保荐人共同落实上市文件披露,然后相关申请便可进行上市委员会聆讯。
申请人及其保荐人预期可于总共约60个营业日内就监管机构提出的意见给予完满答复。待取得上市委员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监管机构批准后,申请程序预计可于六个月的申请有效期内完成。本声明随附的图表(附录)载有在此情况下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的示例说明。
2、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时间表
已于A股上市的公司在香港提交新上市申请时,若符合以下条件:(1) 预计市值至少达100亿港元;及 (2) 在具有法律意见支持的基础上,确认该公司在递交新上市申请前的两个完整财政年度已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与A股上市相关的法律及法规,则其新上市申请可按照以下快速审批时间表进行审批(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时间表)。
在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时间表下,若合资格A股上市公司提交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证监会及联交所分别只会发出一轮监管意见。在此情况下,两家监管机构各自的监管评估将在不多于30个营业日内完成(而非上述适用于「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的不多于40个营业日)。
若证监会及 / 或联交所经监管评估后指出有关合资格A股上市公司的新上市申请存在重大监管关注事项,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时间表则不再适用;而该申请将根据以下「需时较长的申请」列出的流程处理。
3、需时较长的申请
若证监会及/或联交所认为上市申请存在重大监管关注事项,例如申请人不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及/或《上市规则》;及/或上市文件质素欠佳;又或申请人有任何新的重大发展,或对监管机构的意见未能作出完满答覆,证监会及联交所将积极与申请人及其保荐人沟通,以协助其理解相关监管关注事项。
其中:
如有必要,在发出首封意见函后,证监会及/或联交所将与申请人,其保荐人及其他顾问的主要代表进行沟通,以协助其理解重大监管关注事项并概述监管机构对其后答覆的要求。
若其后申请人对监管意见的任何答覆存在实质性缺漏,证监会及/或联交所将告知申请人及其保荐人有关不足,同时暂停审批程序,直至收到完满答覆为止。
若申请人及其保荐人于证监会及/或联交所发出两轮监管意见后(或按合资格A股公司审批时间表的一轮监管意见后),仍未能完满解决证监会及/或联交所提出的重大监管关注事项,证监会及/或联交所将按适当情况根据《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直接提出索取资料的要求及/或发出重大问题函。其后,申请的进展将取决于申请人及其保荐人是否完满提供所要求的资料及/或解决重大问题函所述的重大监管关注事项。
在此情况下,申请程序所需时间可能会延长。
证监会及联交所相信,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将令两家监管机构发出意见的时间及次数更加清晰明确,提升整体新上市申请审批程序的透明度,便利准发行人在香港上市。申请人及其保荐人若对监管机构提出的意见有任何疑问,应与监管机构沟通。
证监会企业融资部执行董事戴霖先生表示:「证监会一直致力提升上市监管的透明度、问责和效率。我们全力支持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这项举措符合我们的策略重点,有助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全球竞争力及吸引力。」
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管伍洁镟女士表示:「香港交易所致力履行前线监管机构的职责,审慎并有效率地审批新上市申请。我们相信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包括推行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时间表)将有助提升新上市申请审批程序的清晰度和确定性,有助申请人及其顾问制定上市计划,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我们期待与潜在发行人及其顾问继续紧密合作,在各方的支持和配合下,高效、及时地处理上市审批。」
证监会及联交所欢迎市场人士继续提供意见,并期待申请人和其顾问致力以高水准筹备新上市申请,以实现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的效益。
联合声明称,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将适用于在本联合声明刊发的日期后提交的新上市申请。
关注公众号格隆汇新股,获得更多IPO资讯
热门新股
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