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赵立欣: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开辟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4-07-08 14:23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蹚出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深刻理解生态循环农业的内涵要义

生态循环农业,是指遵循自然规律,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整体规划、系统布局农业产业,促进物质多次重复和循环利用,形成多业并举、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稳定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一方面,生态循环是植根于我国农耕文明中的思想精华。中国传统农业秉承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辨土施肥的地力观、御欲尚俭的节约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形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应时、取宜、守则、有度的时序安排和生产制度,养猪肥田、稻鱼共生、桑基鱼塘、轮作互补、庭院经济等用地养地、循环利用的生态循环模式,使我国历经千载而地力常壮。另一方面,新时代赋予生态循环农业新的内涵。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生态循环农业就是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经营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物质转化过程,促进养分闭环流动、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物资投入和资源浪费。从能量传递的角度看,生态循环农业就是要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养殖模式,形成完整的能量循环网络,提高光、热等自然能源的转换效率,促进能量在多个营养级之间传递和利用,减少能量损耗、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生态循环农业就是要通过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产业结构,促进种养、加工、销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各产业间互联互促、互为支撑、相得益彰。



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面临的困难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破解资源过度开发,化学投入品过量使用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8.3%、88.1%。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比上次普查结果下降了19%、48%、26%,土壤的生物活性和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种养业规模显著增长,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充裕,但结构性矛盾突出,稻谷、小麦等主粮作物产量占比高,豆类、薯类等多样化作物产量占比偏低,饲料粮供应紧张,畜牧养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随着肉蛋消费量进一步提高,供应压力还将加剧。


氮磷养分投入量大,循环利用潜力需深入挖掘。目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为40.2%和40.6%,施用的化肥中仅有约27%的氮素被作物吸收,大量养分流失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畜禽粪污还田利用率也不高,78%的畜禽排泄氮在粪便管理链不同阶段流失,能够还田利用的氮素仅为30%左右,磷素仅为50%。

种养废弃物资源量大,但利用链条尚不畅通完善。技术装备与原料之间的匹配性、协同性和稳定性较差,多元废弃物协同利用技术较少,无法有效匹配农村地区废弃物种类的复杂性多样性。有机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规范化、标准化还田利用水平有待提高,沼气、生物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并网利用路径不通畅,产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秸秆饲料、粪肥、生物质能源等生产成本高,生态价值难以在经济价值上得到体现,市场竞争力弱。

农业生态系统仍然脆弱,自我恢复能力亟待提升。多样化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应对环境变化、抵御病虫害的关键所在。前些年为追求高产高效,大规模单一作物的种植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多样化种植方式,半自然生境大量减少,景观同质化,不仅降低了捕食性、环境敏感物种的多样性,还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削弱了其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面对病虫害等生物压力时,简化后的农田生态系统尤显脆弱,缺乏足够的抵抗力。

新时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就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生态循环为突破口,着眼畅通堵点卡点,研发高效低碳关键技术,集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推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循环模式,推动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系统物质能量多级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产品安全。在具体路径选择上,就是要推行绿色技术促进农户等经营主体生产小循环,推进种养结合促进产业发展中循环,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区域层面大循环。


主体小循环,就是聚焦农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园区等单个主体,在主体经营单元内建立独立的生态循环链,实现物质、能量等顺畅流动、高效转换。推进农田立体种养,充分利用农田立体空间,因地制宜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稻鱼共生等农田复合种养技术,多层次、多级利用农田空间水土光热等资源,实现产业互促互进、养分就地循环。推进农户庭院循环,实施家庭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处理,推广家庭厨余垃圾、尾菜、厕污等与农业废弃物协同堆肥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农村卫生厕所,鼓励将废弃户用沼气池改造成生活污水净化池、三格化粪池、集雨窖等。鼓励发展家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实现乡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推进农场种养循环,推行种养大户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行果(菜、茶)-沼-畜、果(菜、茶)-肥-畜等模式,引导生产主体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加快构建以沼气或有机肥为纽带的生态循环链条。推进园区协同循环,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利用生产生活废弃物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基材料以及有机肥料,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


产业中循环,就是耦合不同经营主体、生产环节与产业链条,促进种养加一体、产供销融合,实现产业内部物质、能量和经济的畅通循环。推进种养加一体化,促进区域层面产业融合。推进种植业、养殖业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等高效对接,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抓好延链、补链、壮链、优链,打造产加销一体,产前、产中、产后链条完整,横向耦合、纵向关联的优势产业链。建立废弃物处理中心,推进县域层面产业衔接。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存量,科学布局收储运站点,建设有机肥料、生物质燃气、功能饲料、菌菇基料等加工中心,推广“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1个集中处理中心+N个分散式处理站”等处理模式,探索非粮生物基原料、高值材料等利用方式,构建主体联结紧密、种养加配套的县域产业循环。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推进国家层面产业协调。坚持全国一盘棋,综合考虑区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等因素,优化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促进优势种养产业集群化发展。持续实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行动,推动绿色消费需求和绿色产品供给深度融合。


区域大循环,就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打通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的物质、能源、经济价值流动链条,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互融互促、协调发展。打通农业非农产业循环。加强农业废弃物、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绿色甲醇、中链脂肪酸、可降解塑料、活性炭等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实现农业废弃物向非农产业的有效流动。打通城市乡村地域循环。充分利用城市在技术、资本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等,积极探索人造肉、植物工厂、人工合成淀粉等前沿技术,推动乡村产业与城市产业互为补充、融合发展。打通生产生活生态循环。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建设田园生态系统,发展休闲旅游、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生态康养等产业,提升乡村多元价值,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作者:赵立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内容和图片来源|农民日报2024-06-15 005版


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农业气象》期刊相关内容,包括网刊:推荐文章、当期目录、过刊目录、论文检索等;稿件:作者查稿、专家审稿等;期刊服务:投稿指南、稿件录用、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日常问答、联系我们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