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优秀文化发出璀璨光芒 | 省政协为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汇智聚力

文摘   2024-11-04 15:39   湖南  



湖南是多民族省份,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均有少数民族分布。各民族犹如点亮三湘四水的一颗颗明珠,串联起湖湘大地丰富的民族文化,发出多姿多彩的璀璨光芒。 


如何保护和利用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推动我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省政协调研组深入多个市州实地调研,三级政协开展联动调研,赴海南、甘肃开展对比调研,举办调研成果交流会,召开专家协商会,寻求破题之道。

 



民族优秀文化根深叶茂




4月春意盎然,调研组一行走进位于湘西州永顺县灵溪镇的老司城遗址,这里是湘西文化的代表性历史遗存,也是目前湖南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800余年土司王朝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瓦,都展现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绿树荫下,手艺人技巧娴熟地把竹子变成一个个精致的土家竹编工艺品。

 


作为多民族的省份,近年来,湖南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保护体系不断优化、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亮点纷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日见成效。


湖南已出台《湖南省文物保护条例》《湖南省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湖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湖南省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为保护和利用我省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提供了制度保障。


目前,全省民族地区共有国家级非遗52项、省级非遗205项,拥有4个省级以上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抢救搜集少数民族古籍资料200余种8000万字;民族地区文化馆、图书馆实现全覆盖;《十八洞村》《大地颂歌》《石榴花开》等一批优秀文艺和影视作品广为传播;湖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五项工程”深入推进;打造4条“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线路……


湖南各民族优秀文化犹如一棵大树根深干壮、枝繁叶茂,开出越来越绚烂的文化之花,结出五彩斑斓的累累硕果。

 



推动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数字化




在甘肃,只要打开“数字敦煌”资源库,线上线下都可沉浸式畅游千年石窟。调研组认为,当下,湖南正汇聚各方力量答好“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命题。要以科技赋能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全面开展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普查,构建民族地区优秀文化大数据体系。

 


省政协常委、省远景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北冰说,应依托国家级马栏山视频文创园,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提升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成果的可拓展性、可持续性,使之成为我省打造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芷江利用全息水幕、激光投影等高科技影像技术与设备,展现其深厚的抗战历史资源和多彩的侗族文化资源。湖南博物院则成功将汉代辛追夫人的形象转化为3D数字人,实现了与当代观众的面对面互动。”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欣认为,数字化加持能够创新民族地区优秀数字文化产品。

 


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粟路军建议,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在我省民族地区建立数字文化体验中心,提供沉浸式体验,鼓励开发民族文化相关的数字产品,如民族文化主题游戏、传统工艺品数字展示程序等。

 



文旅融合带动发展新格局




在海南,调研组看到,保亭槟榔谷景区依托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打柴舞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建成9个非遗主题展馆,成为吃、住、行、游、购、娱配套齐全的综合性度假休闲地和乡村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


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让文旅产业“活化”,能够为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


在专家协商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欧阳斌介绍,红色、绿色和古色,是湖南文旅的突出特色。湖南率先打造了全国首条韶山直达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串联起包括毛泽东故居等20个红色景点、炎帝陵等18个古色景点、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等19个绿色景点。

 


湖南工商大学音乐学院讲师邓一唯认为,湖南有着历经20余年享有盛誉的张家界大型民族音乐舞剧《魅力湘西》,有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小背篓》《走,去永州》等,“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为一场节会,赴一座城;为一首歌曲,赴一座城,‘演艺’带路,能推动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着力提升民族地区文旅产业投融资能力极为重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尹向东建议,“五降”,即降低政策性、要素性、技术性、经营性、全链条成本;拓宽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专项企业、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等“五路”融资渠道;做好规划科学化、消费需求大众化、科技与文化融合化、项目运营市场化、项目效益可持续化的“五化”;政府、投资商、运营商、投融资项目、金融机构等要共同锻造给力、实力、活力、耐力、效力的“五力”保投融资。

 


文旅融合不仅仅是产业的融合,还有地域文化的共荣共生。通道县政协副主席金玲说,三省坡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主要聚居侗、苗、瑶、壮、汉等民族,建议三省(区)共同推动设立湘黔桂三省坡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共同推动湘桂黔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


湘西州政协主席李平建议,串联神秘湘西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中国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遗产,并将这条黄金线路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旅品牌,同时作为对全省全域旅游“五张名片”的有益补充。


调研组认为,做好“六篇文章”是破题的关键,即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价值引领”文章;要提高要素保障水平,做好“保护传承”文章;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好“供给服务”文章;要创新驱动、区域联动,做好“产业发展”文章;要多维发力、全面宣传,做好“传播推广”文章;要以科技赋能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做好“守正创新”文章。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唐静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陈云根

美编 | 高   杉

政协云
由湖南省政协主办,立足于宣传湖南政协工作,广泛倾听社会各界呼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