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道纵横】散原诗里的世界——陈三立与近代诗坛

文摘   2024-10-13 19:44   陕西  

阿岑,本名张建成,字聿堂。作家、诗人、资深艺术评论人。曾任《鄂西北文学》执行主编,《深圳文化报》《市长参阅》专题中心主任,《艺城ARTCITY》杂志主编,淳风书画艺术馆馆长。出版有诗集《一条河流的情歌》、小说集《尘缘注定》、旧体译诗集《卣邑诗稿》、旧体诗集《聿堂诗钞》。





散原诗里的世界——陈三立与近代诗坛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被梁启超誉为“中国近代诗坛泰斗”。
陈三立生于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53),时其父陈宝箴正在京城任职。次年,陈宝箴以举人身份中式二甲第九名进士,入朝为官。三立自幼聪颖好学,受父亲及家中名师指点,于经史子集均有涉猎,尤其喜好诗词。光绪八年(1882),乡试中举,十二年(1886)成进士,授吏部主事。
陈三立早年仕途顺畅,曾任吏部主事、行走总理衙门,充任过甲午科会试同考官、武英殿纂修等职。戊戌政变,因父陈宝箴附康有为维新变法而受牵连,被革职。戊戌政变后,陈三立一度隐居西山,后又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南浔铁路督办等职。辛亥革命后,他迁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拒绝与民国政府合作。
陈三立诗、文、词皆有成就,而诗名最著。著有《散原精舍诗》《续集》《别集》等。梁启超说:“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饮冰室诗话》)陈衍则称:“散原精舍诗,不用唐人已开之宋调,并不用宋人已辟之境,镕铸故实,矜炼新词,卓然自立,前无古人。”(《石遗室诗话》)


一、义宁陈氏与散原家风

义宁陈氏是晚清著名望族,其家族之显赫,在近代中国史上,几乎无人能出其右。陈家自陈宝箴的祖父陈克绳起,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到了陈宝箴一代,已经发展成为显赫一方的书香门第和官宦世家。陈三立有子五人,陈衡恪(师曾)、陈隆恪,陈方恪、陈寅恪、陈登恪。其中,陈衡恪、陈寅恪皆为一代宗师。陈衡恪工绘画、书法、篆刻,有“南陈(衡恪)北齐(白石)”之称;陈寅恪则被誉为“教授之教授”“史学大师”“百年难见的人物”。
陈三立出生于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从小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陈宝箴对儿子们的教育非常严格,家中聘请了多位名师,为其兄弟几人授业解惑。陈三立在《先府君行状》中记载:“(宝箴)既自厉于学,又以教诸子为急。延师必宿儒端士,课必谨严。”三立自小聪颖好学,据其子陈衡恪《散原先生行状》记载:“年五六岁,先君子口授唐人绝句,辄能成诵。稍长,就塾师受经史,已能为八股试帖诗古文词。十七补县学生,督学张亨嘉奇其才,补廪膳生。同治壬申,举本省乡试。”光绪十二年(1886),陈三立中进士,授吏部主事。
陈三立生活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之际。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中华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而义宁陈氏家族,在这场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陈宝箴在湖南巡抚任上,推行新政,得到光绪帝的支持,一时之间,湖南成为全国新政的样板。然而,随着戊戌政变的爆发,新政被废除,陈宝箴被革职,陈三立也受到牵连,被革去吏部主事一职。
戊戌政变后,陈三立一度隐居西山,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对时局的关注。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维新思想却像一股洪流,冲击着封建社会的堤坝。陈三立的思想也在这股洪流的冲击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反思封建社会的弊端,并努力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
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民国建立。然而,对于陈三立这样的遗老来说,他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陈三立拒绝与民国政府合作,隐居上海,以遗老自居。然而,他并没有完全脱离社会,而是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密切。他的诗歌创作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二、散原诗风的形成与特点

陈三立的诗歌创作,经历了从早期模仿唐诗到中期融合宋诗再到晚期自成一家的过程。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唐诗的雄浑豪放,又有宋诗的深邃峭拔。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时代、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陈三立早期的诗歌创作,受到唐诗的影响较深。他的诗歌中,不乏对唐诗的模仿和借鉴。然而,他并没有完全局限于唐诗的风格和技巧,而是在模仿中寻求突破和创新。他的诗歌中,既有唐诗的雄浑豪放,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个性。
中年以后,陈三立的诗歌风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开始更加注重对宋诗的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在诗歌的意境和技巧方面。他的诗歌中,开始出现了一种深邃峭拔的风格,这种风格在当时的诗坛上独树一帜。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时代、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陈三立晚期的诗歌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诗歌风格更加独特,既有唐诗的雄浑豪放,又有宋诗的深邃峭拔。他的诗歌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又有对现代社会的敏锐观察。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三立的诗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意境深远。陈三立的诗歌中,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刻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诗歌中,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中,常常蕴含着一种深邃的意境和哲理,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二是语言质朴自然。陈三立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他的诗歌中,常常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来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让人在朗读中感受到一种愉悦和美感。
三是风格独特。陈三立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唐诗的雄浑豪放,又有宋诗的深邃峭拔。他的诗歌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有对现代社会的敏锐观察和深刻反思。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而鲜明,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三、散原诗里的世界

陈三立的诗歌中,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他的诗歌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又有对现代社会的敏锐观察和思考。他的诗歌中,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
一是家国情怀的抒发。陈三立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和前途,也深刻影响了陈三立个人的生活和思想。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对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社会的期望。
二是人生哲理的思考。陈三立的诗歌中,常常蕴含着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考。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刻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总结来提炼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感悟。他的诗歌中既有对生命的赞美和敬畏,又有对死亡的沉思和反思;既有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又有对命运的无奈和接受。
三是自然美景的赞美。陈三立的诗歌中,不乏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描绘。他善于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灵感和感悟,将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中既有对山川河流的描绘和赞美,又有对花鸟鱼虫的细腻刻画;既有对四季变换的敏锐观察,又有对天文气象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四是文化传统的反思。陈三立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传统文化的衰落和现代文化的兴起。他的诗歌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又有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现代文化的敏锐观察。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回顾和总结来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同时也通过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来揭示其中的问题和局限。他的诗歌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和传承,又有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既有对文化传统的深刻思考,又有对文化创新的期望和呼唤。


四、散原诗中的交游与影响

陈三立一生交游广泛,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往来。他的诗歌中,不乏与友人酬唱赠答之作。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陈三立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陈三立与郑孝胥、陈衍、夏敬观等人并称“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他们之间的诗歌酬唱,不仅推动了“同光体”诗派的发展,也为中国近代诗歌创作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陈三立的诗歌中,不乏与郑孝胥、陈衍等人的赠答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他们共同的诗歌追求和创作理念。
此外,陈三立还与梁启超、黄遵宪等维新派人士有过交往。他们的诗歌中,既有对维新变法的支持和赞美,也有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陈三立等知识分子对时代变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陈三立的诗歌创作,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为中国近代诗歌创作树立了新的标杆。他的诗歌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人生哲理、自然美景和文化传统的反思等元素,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


五、结语

陈三立作为近代同光体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创作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为中国近代诗歌创作树立了新的标杆。他的诗歌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人生哲理、自然美景和文化传统的反思等元素,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
陈三立的一生,经历了从晚清到民国的巨大变革。他亲身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也见证了传统文化的衰落和现代文化的兴起。他的诗歌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又有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回顾和总结来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同时也通过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来揭示其中的问题和局限。他的诗歌创作,不仅是他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映。
陈三立的诗歌创作,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而鲜明,意境深远而丰富,语言质朴自然而富有韵味。他的诗歌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人生哲理、自然美景和文化传统的反思等元素,不仅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也为我们理解和认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参考。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或许已经忘记了那些曾经为国家和民族命运深深忧虑的先贤们。然而,他们的诗歌和事迹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后人学习和敬仰的楷模。陈三立作为近代诗坛的泰斗和先贤之一,他的诗歌和事迹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创作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借鉴。让我们在欣赏和学习陈三立的诗歌的同时,也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命运奋斗不息的先贤们,为他们的精神和事迹永远点赞!



往 期

欣 賞


诗道纵横

淮南小山:词牌浅谈(一)

孟鑫:透出新旧之维的“主体性”

序言四篇 陳逸卿 仕隱君 西北隱客 桃源堂主人

滕兴泽:澄心庐诗话一章


承社风采

大司空 | 泛园书生 | 藏劍樓

蒋世鸿 | 张庆辉 | 秦奮

董泓賢 | 邢哲夫 | 梅衣館

李昊宸 | 省吾 | 漫步红尘

碧山乐府 | 風中飛羽 | 馬洪仕

梁志成 | 張明昭 | 亞仙居士

丁昊 | 庄锐钦 | 风清

马征 | 留取残荷 | 储昭时

平沙 | 袁錦君 | 黄老学说

鄭子玉 | 李俊儒 | 桃源堂主人

鯉魚旗 | 楊弭之 | 無論魏晉

徐佳莹 | 渔樵乐 | 素斋

沧波 | 赤仄庵 | 许润秋

韩艺博 | 余孝良 | 刘质文

郑锴鸿 | 陈嘉鹏 | 崖渊


社課雅集

承社癸卯年冬季社課

承社癸卯年秋季社課

承社癸卯年夏季社課

承社癸卯年春季社課

主办:承社

社长:郑力

副社长:杨新跃 王宝龙 丁昊

秘书长:罗恺文

理事:郑力 杨新跃 王宝龙 丁昊 罗恺文 沈剑亭 凌钺一

责任编辑:宝龙

投稿邮箱:luokaiwenh3@163.com

(本社欢迎广大热爱国诗之同道入社,凡申请者须提交作品十首并个人简介,注明入社申请。)

國詩
國詩寫作及詩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