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刊发新华社宁夏分社、吉林分社原社长申尊敬纪念何微先生文章《这样的执着这样的爱》

文摘   2024-12-18 20:23   陕西  

编者按
何微,1916年7月生于山西省祁县一个中医世家,1937年2月在山西加入抗日决死队,1938年进入延安抗大学习,1939年毕业后,曾任山西日报社副社长,新华社晋豫分社社长,太岳分社副社长、总编辑等。在战争年代采写大量战地报道,被首长称誉为“中国革命的一支刀笔”。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新华社山西、北京、江苏分社社长等职,1962年任西北政法大学前身的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兼新闻系主任。1974年任《陕西日报》总编辑,1982年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同年组织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新闻学术理论刊物《新闻研究》并担任主编。
作为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新闻学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家、新闻教育家和新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何微先生在党的红色新闻事业中具有崇高的名望,曾被国内学界盛誉为“北甘、南王、西北何”中的“西北何”。在三位著名的新闻学家中,“北甘”与“南王”都有文集面世,因各种原因,有关何微先生新闻思想的论著却未能出版。对此,何微先生曾工作过的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用五年时间通过走访何微先生家属、亲朋、同事以及学生,收集各类资料,后由孙江院长主笔,结集为《何微文集》;并由孙江、边江二位,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何微先生新闻生涯、新闻教育实践及新闻理论研究,结成《中国名记者何微》一书。
为祝贺上述两书顺利出版,本版特登载新华社宁夏分社、吉林分社原社长,新华社首批特聘教授申尊敬的序文,以飨读者。
■序与跋
历史无情但公道,从来人杰自流芳。
有些人死了,但还活着,活在史书里,活在活人的舌尖上。岁月的风沙浩浩荡荡,湮不灭他们星辰般的熠熠神采。
他只活了83岁,却活成了他的学生们心中的“一座巍巍丰碑”。
这人就是本书的主人公何微,何微名微人不微,在中国新闻史上,他的名字亮得耀眼。
阅读这部书稿时,我与一个高贵的灵魂朝夕相伴了好几天,他德行高洁巍如山,我自惭形秽满面羞。读罢这部书稿,方知何为真风流。他地位够高身段低,他热烈执着爱所爱,他吃着青草挤牛奶,他一生坎坷意气昂,他无愧今生励后人。他一生的故事犹如一部交响曲,每一乐章都动人心怀。
何微离开这个世界,已经25年多了,但他的战友、同事和学生心心念念忘不了他,隔山隔水放不下他。这些年,他们以各种形式怀念他,或写文章讲述他的故事,或为出版他的遗著奔忙,其情也浓,其意也稠,只因他的再造之恩重如山。何微诞辰百年的那一年,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几代学生们纷纷撰文,为他张罗了一本纪念文集,篇篇读来令人泣。2002年4月6日,是何微逝世三周年的忌日,著名新闻学家甘惜分想起这位延安时期的老战友,怀念之情如潮涌,于是,86岁的老教授引纸挥笔,在北京的家中慨然题词赞中国名记者何微曰:“发愤读书三万日古今学术满纸,艰辛耕耘六十春学子遍布中华。”现在,西北政法大学的孙江和新华社陕西分社的边江两同志,又编著了这本《中国名记者何微》,向人们分享他的故事,报告他的功业,传颂他的精神。何微当记者时是名记者。原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编写的《中国名记者》丛书,介绍了自1870年以来的400位中国名记者,他是其中之一,他还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和新闻教育家。在中国新闻界,像他这样“一身三桂冠”的人,找不到几个。
何微首先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在抗日的烽火里参加了革命队伍,随时准备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1937年,日本人立足东北、吞并华北、觊觎中华的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这年2月,正在家乡山西祁县一所小学任校长的何微,毅然放下教鞭,投身抗日救亡的大潮,参加了共产党人薄一波同志领导的山西“牺盟会”,而且加入的是其中随时可能掉脑袋的“抗日决死队”,可见其意之决绝,其志之坚毅。那一年的何微,还不满21岁。
1938年10月,他奔赴中国革命的中心延安,入抗大学习,其间成为中共党员。从此后,他跟定共产党,一辈子再也没有动摇过。
从抗大毕业时,组织部门考虑何微参加革命前是个师范生,参加革命后又经过种种历练,方方面面都堪称优秀,于是准备派他到山西平顺县当县长。若是常人,肯定会欢天喜地去根据地做一个风风光光的县长,何微却对当官没啥兴趣,这个当过小学校长的青年共产党员有更大的抱负。他对领导说,他在“抗日决死队”办过小报,对新闻工作有兴趣,希望到抗日前线去当记者。他认为,当记者,写报道,可以“记录历史,鼓舞士气”,为大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于是,组织派他到《黄河日报》当记者兼编辑,与后来因小说而闻名全国的大作家赵树理一起经营该报。
一个在事业上有追求的人,最快乐的是个人兴趣与组织安排合而为一,所谓天遂人愿,此即是也。当何微的个人爱好与组织的目标“合体”后,他便把全部的爱献给了新闻事业,此后的他,像鼓满风的帆,如加满油的车,在新闻事业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挥洒他的才华。
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人们看到的何微,既是记者,也是战士,战士冲锋他冲锋,大家休息他采访,别人睡觉他写稿。他采写了《太岳我军除夕出击 再克翼城歼敌千余》《阳城担架队前线立功》《担架英雄娄老水》《摆好八卦阵 活捉蒋家军——记浮山蛛网联防》《不可战胜的人民军队》和《晋南我军击溃敌援军-——运城东南歼敌三千七》等消息和通讯,这些“战地黄花”鲜活生动,记录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鼓舞了将士杀敌的斗志,王震和陈赓将军赞他是“中国革命的一支刀笔”。
1941年3月起,何微任新华社晋豫分社社长兼《太南导报》社长、太岳区文委书记兼新华社太岳分社副社长、总编辑和《新华日报》(太岳版)通采部部长等职务,成了“新闻官”。
1944年秋,何微组织策划太岳区群英大会和参议会的报道时,发现了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典型。安泽县山村医生李克让,在一年多时间里跑了100多个村庄,不计报酬地为几百个穷苦人治好了病。为了把这个典型人物报道好,何微跟着从沁水县返回安泽县上治村的李克让,一边翻山越岭,一边认真采访,从日出走到日落。这年冬天,何微又来到李克让住的上治村,访谈了村支部书记和一些村民。
由于何微采访深入,材料翔实,写作精心,李克让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稿子里活灵活现,格外动人,《太岳日报》刊登后受到读者喜爱。1945年3月17日,新华社发出通报,表扬此稿。《中国名记者》收录此稿时赞道:“《模范中医李克让》报道了一位经过旧社会悲惨的磨炼与新民主主义社会陶冶的‘崭新人物’,是20世纪40年代的一篇典型人物通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微先后担任新华社山西分社、北京分社和江苏分社社长,他以极大的热情,纵情讴歌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1984年8月,已是副省级干部的何微孤身一人,从“小火炉”西安来到“大火炉”武汉,出任武汉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这一年,他68岁,虽然年近古稀,远看瘦得可怜,但走起路来脚下依然带着风,精气神旺盛得如同中年人。此前的30多年,何微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青年报社,在陕西日报社、西北政法学院和陕西省社科院,给数不清的大学生和编辑记者讲过新闻理论课。1980年,何微在全国新闻学界就已“封神”:“北甘、南王、西北何”(“北甘”指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南王”指上海复旦大学王中),其中的“西北何”,就是西安的何微。现在,他要利用在武大任教的机会,在新闻理论上再攀高峰。
何微在武大干了8年,这8年间,教学之外的时间,他几乎都在“爬格子”,不仅撰写了《新闻科学纲要》教材,还主编了约500万字的“研究生读物”《中国新闻思想发展研究文集》以及20多万字的专著《中国新闻思想发展研究专论》。他的这些心血之作,开拓了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崭新领域,填补了我国新闻学研究的一项大空白。
在这几部皇皇巨著中,何微的真知灼见和奇思妙想,只比葡萄架上的葡萄少一些,个个闪烁着夺人的智慧之光。
关于新闻传播史。他第一次提出,“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了新闻思想和新闻传播活动”,而且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从未停止过,它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他第一次提出,“在三千年前,关于新闻记述的要求和思想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他第一次提出,《春秋》是我国第一部新闻作品选集。他在历史深处披沙沥金,发现了我们过去没看见的现象。
何微独具慧眼,从中国新闻思想发展史入手研究新闻学术史,从法学角度研究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拓展了中国研究新闻学术的空间,创立了中国新闻学术界的第三学派。
武大是何微为事业奋斗的最后一站,也是他的新闻教育和学术研究成果最丰硕的地方。
他来时,武大新闻系创建才一年。他走时,武大新闻系已经名列全国大学新闻院系“前三甲”。
1991年10月,何微告别武大时,满心都是欣慰:“这8年,我今生无悔!”珞珈山脚下,人生夕阳里,他苦行僧般“爬格子”,谱写了一生中最辉煌的华彩乐章。
即将离开武大时,何微呕心沥血著成的几部书稿还没能出版,他的学生们替他惋惜,他淡淡地说:“留下自己的成果,比将有限的精力花到寻求出版的公关更有意义。”
1999年4月6日,何微从西安出发,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临走前,念今生,当无愧。这一生,他在走过的战争与和平年代,都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何微成功的经历无法复制,但他成功的经验可以学习。他对新闻事业那种热烈而执着的热爱值得提倡,他创造这些学术成果时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应该发扬,他宽阔的学术思路可以借鉴。研读这本书,是这一切的开始。
青蒲工作室
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新媒体中心
来源 | 山西日报
值班编辑 | 杨瑷玮
责编 | 刘芮言
校对 | 穆晗
主编 | 崔梁凡 石宇佳
审核 | 秦音
◎第2210期

西法大新闻之家
西法大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官方公众平台。带给你最新最及时的院校消息,给你最快最有效的反馈!与西法大新传的你一同相聚于此,伴你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