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热烈祝贺
点赞天城大
近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转发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奖励委员会《关于公布2023-2024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获奖人选的通知》,全国共有398名毕业生获奖,天津市共有7名。我院2017届硕士毕业生张晶获此殊荣。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金” 旨在奖励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中成效显著的高校,激励更多毕业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我校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多种举措引导和支持毕业生奔赴基层,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我校就业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我校众多投身基层建设毕业生的巨大鼓舞。
张晶的优秀事迹
张晶,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届硕士毕业生。7年前,放弃读博机会的她毅然回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老家,甘愿扎根艰苦农村,带着父老乡亲大步走出贫困,奔向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先后任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平地泉镇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平地泉镇党委委员,现任共青团察右前旗委员会书记。
01
“初心”
我想为我的家乡做点事情
“从校园迈入农村对我来说是艰难的选择,但是我觉得乡镇工作赋予我一种独特的成就感,改变家乡面貌,帮助农民做点事,这是我们这一代肩负的使命。”张晶说道。2019年正是脱贫攻坚关键期,每天她都和驻村工作队一道积极了解村情民情,为村民办实事。解决乡村基础设施问题,发展特色产业……在她的带领下,南村开始改变,她也逐渐成为群众心中“离不开的干部”。
她积极开创“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模式,引领贫困群众聚集到能人党员、乡土人才周围,实现抱团发展。在蔬菜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有发展意愿的村民积极搞种植业,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先后被评为察右前旗优秀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为了释放南村冷凉蔬菜种植的巨大潜力,她通过吸引企业投资、寻求技术指导、带动村民参与成功建成南村果蔬仓储服务中心,探索出“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农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现在南村的果蔬生态大棚内,随处可见鲜红娇嫩的草莓,采摘价格每斤50元。她还通过内蒙古电视台牵线,邀请知名网红实行网上直播、网上带货,鼓励创业族、退休族和村商店经营者参与朋友圈、抖音等网络文化宣传,带动全村农产品的销售,叫响“前旗优鲜”“南望南村”等地域特色品牌,为村民增收拓展了新渠道。2020年南村顺利脱贫摘帽,次年还被市委评为“乌兰察布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02
“奋斗”
让更多的青年人回来建设家乡
张晶深知要想让农村发展就得需要更多的青年人回来。她不断探索联系、服务、引导新兴青年群体的工作路径,在农村第一线培养了一批青年群体骨干,为脱贫攻坚、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带头作用。她一面虚心向年龄大的村干部讨教经验,把准南村发展的这支“主脉”,一面在村里寻找学历高、工作踏实的年轻人,为南村的后续发展壮大力量。
星光不负赶路人,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南村“两委”班子干部平均年龄42岁,本科以上学历3名,顺利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村里的“活字典”和素质高的年轻人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一支老中青“两委”队伍,2022年被市委组织部授予“最强党支部”,被旗妇联评为“三八红旗集体”。2022年南村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03
“担当”
让乡村成为更多人向往的
田园生活
张晶坚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22年初她完成对南村的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确定了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文化润村、环境靓村、人才兴村“五位一体”发展思路,制定了“125(即一带两廊五组团)”总体发展规划。在南村探索打造集生态采摘、农事体验、户外研学于一体的特色休闲旅游产业,创意性开辟了“玉米迷宫”“马铃薯花海”“市民农园”等多个乡村旅游项目,被评为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如今南村已形成以发展高效特色现代设施农业为基础,以“净菜进京”项目为载体、以特色休闲旅游产业为补充的发展新路径。2022年—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成功创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嘎查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张晶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坚守在乡村建设第一线,在新时代广阔天地中贡献着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张晶荣获该项殊荣,充分彰显了我院在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今后,学院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勇担社会责任,进一步加大基层就业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基层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基层建设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相信在学校的积极推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基层、扎根基层,在广袤的基层土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转自:天津城建大学
校对:吴 迪
审核:刘瑞江 梁 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