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捷克大使冯飚发表署名文章《荒谬的“中国输出过剩产能论”》

政务   2024-05-30 23:36   捷克  
2024年5月29日,驻捷克大使冯飚在捷克媒体《议会报》发表署名文章《荒谬的“中国输出过剩产能论”》,有针对性批驳所谓中国向全球输出过剩产能的谬论。文章全文如下:

近段时间,个别欧美政客和智库炒作中国向全球输出过剩产能,矛头直指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业。事实上,该论调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看,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是很荒谬的。借此机会,我愿向捷克各界朋友介绍相关实际情况。

一、对产能问题要客观、全面、长远地看,尊重规律和事实。

从供需关系看,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供需问题要从全球看,不能只看一国。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产和消费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在全球视野下进行供需匹配和调节。不能因为一国的产能超过本国需求,就贴上“过剩”标签。

从国际贸易实践看,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各国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合作。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向世界出口大量商品,比如美国所生产的芯片约80%用于出口,德国、日本生产的汽车分别有约80%、50%出口,波音、空客生产的客机也是大量出口。

从产业发展趋势看,绿色低碳是大势所趋,全球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持续扩大。据国际能源署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需达到约4500万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光伏装机需求量理论上还需再增长10倍。事实上,全球新能源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快速成长的阶段,相关产能非但没有过剩,反而是相对不足的。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是多重优势的体现。

一是先发优势。中国较早布局相关产业发展,长期研发投入形成了领先的技术优势。二是配套优势。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齐全,具有强大的产业配套优势,大幅降低了企业采购等成本。三是市场优势。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适用技术+市场应用”结合度高,持续推动新能源相关产品推广使用,可以摊薄技术研发、生产等成本。四是人力优势。中国企业家拼搏奋斗,劳动者素质提高、吃苦耐劳。这些优势使得中国企业能够降本增效,提供优质优价产品。例如,据行业协会测算,2023年中国锂电池电芯平均生产成本0.6-0.7元/Wh,较美国(1.1元/Wh)、欧洲(0.98元/Wh)分别低约45%和35%;光伏组件制造成本约0.9元/瓦,较美国、欧洲均低50%左右。

中国不存在世贸组织规则规定的禁止性补贴。提供补贴是各国产业发展初期的普遍做法。目前中国对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锂电池等产业,在生产环节不予补贴,在研发环节给予税收优惠等支持,在消费端给予消费者优惠政策,而且政策已经逐步退坡。这些补贴不与出口挂钩,不存在世贸组织所禁止的行为,在中国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都可平等享受。

三、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丰富了全球供给,为全球应对通胀和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出口的新能源相关产品,助力了欧洲国家渡过能源供给危机、降低了通胀水平,有力支持了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指出,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持,显著提升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新能源相关产品主要在国内消化,无意也没有对外输入过剩产能,比如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辆、949.5辆,其中国内销量占87.3%,国外出口量仅占12.7%。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平均售价超过3.1万欧元,高于国内售价。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需要的是各方相互协作而非对抗。有的国家和地区自身加大新能源产业补贴力度,却指责中国大规模发放补贴导致产能过剩并输出过剩产能,实质上是把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制造借口,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欧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在绿色和数字转型中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中方愿同欧方打造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以对话增进理解,以合作化解分歧,以互信消除风险,携手创造中欧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驻捷克大使馆
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官方账号,为您提供中捷关系、使馆动态和领事侨务等方面最新资讯和服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