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支持移风易俗工作,自觉参与城乡文明新风培育,坚决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提升,今年7月起,市文明办、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纠治陈规陋习 倡树文明新风”系列宣传报道,活动重点展示基层好做法,宣传新成效,引领新风尚,为积极推动纠治农村陈规陋习,有效开展专项行动,合力提升城乡文明程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活化宣传载体,让文明理念“厚植民心”
在开展陈规陋习专项整治行动中,各县区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纠治陈规陋习活动氛围。秦州中梁镇金李村依托村史长廊,将古代和现代名人家风家训以及村规民约等内容呈现出来,让良好家风文化渗透到村民日常生活中。皂郊镇王家店家以“围炉煮茶”接地气方式面对面给村民宣传理论政策,让党的理论和文明新风吹进“寻常百姓家”。秦安兴丰镇上陈村将村史馆打造成集传承历史、传播“货郎”文化、展示民俗风情、农耕生产生活工具及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活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清水梅江村依托村内有名的古树打造“大槐树讲坛”,建设古民居家风家训基地、村级文化广场等,常态化开展普及宣讲,让文明新风入脑入心、文明实践见行见效。甘谷六峰镇金坪村、安远镇巩川村在农忙时节,组建志愿服务队到田间地头宣传陈规陋习的弊端,将生动事例改编成顺口溜,利用乡村“大喇叭”,把党的理论转化成基层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的大众语言,真正讲到大家心坎上。
二、健全村规民约,让文明新风“有理有据”
各县区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工作机制,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为推动移风易俗、纠治陈规陋习的重要抓手。清水金集镇城科村制定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红九条”,以快板形式边说唱边宣传,让村规民约不仅“严”于纸面、“跃”于墙上,更“印”在群众心里。武山城关镇君山村成立村党支部书记牵头、乡贤能人把关、群众代表参与的村规民约制定专班,制定《君山村村规民约》,并与时俱进修订完善,使村民的行为准则有了新“标尺”,2023年君山村被评为“甘肃省村规民约先进村”。麦积马跑泉镇什字坪村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推选和吸收7位在村内有影响力的党员、群众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等规章制度。秦安安伏镇龚川村集贤组选树了一批乡贤,建立了“贤达、贤俗、贤治、贤学、贤农、贤惠、贤艺”七个集贤理事会,健全了理事会规章制度,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治的良好格局。
三、聚力榜样领航,让文明氛围“沁润人心”
各县区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突出榜样示范引领,健全完善先进典型挖掘、选树、宣传机制,让村民在接受身边好人好事道德洗礼的同时接受教育警醒,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张川大阳镇实施以“一创一评”“一规一会”“一堂一队”“一场一榜”为实践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突出典型示范,加强社会宣传。秦安兴丰镇上陈村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先进人物事迹评选活动,注重共建和谐“人文美”,号召全体村民群众向先进看齐,大力弘扬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村风民风。麦积胡大村的名人文化宣传长廊是村里的一大亮点,长廊里不仅有乡贤人物简介,还有“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典型事迹展板,吸引广大村民和亲戚访客驻足观看,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武山山丹镇贺店村今年先后召开4场“婆媳互夸会”,通过婆媳之间互相讲述家长里短、相处生活点点滴滴,说出了平时难以说出口的心里话,讲出了真实感受,弘扬了好家风,传承了好家训,营造出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传承了孝老爱亲、互敬互爱的中华传统美德。
纠治陈规陋习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润物细无声地努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天水市将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加强德润宣传,创新方式方法,持续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推动移风易俗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文明新风浸润美丽乡村。
来源:天水市文明办
文明荐读
文明荐读
文明实践春风化雨 文明新风浸润绿洲——武威市民勤县2024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