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演!赵季平新作交响童话《花儿的故事》奏响国家大剧院

文摘   2024-10-21 16:48   陕西  

世界首演《花儿的故事》

10月16日,“薪火相传—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交响乐团的新征程”音乐会在北京上演。


在本场音乐会上,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创作的中国西部风情巨作《花儿的故事》完成了世界首演。这部作品是赵季平在其早年间创作的舞剧《花儿》的音乐基础上,重新设计、调整,创作出的交响童话。

摄/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一手伸向民间

 一手伸向世界


“这部作品是依据大型舞剧《花儿》的原创音乐重新解构、改编的。”据赵季平介绍,《花儿的故事》中的“花儿”有多重含义,既表明音乐取材于中国西部广为流传的高腔山歌,也是作品女主角的名字,更意指西部原野盛开的花朵,作品讲述了中国大西北沧桑岁月中回族歌手花儿与牧羊人羊哥悲欣交集的爱情故事,“民歌本身就是在这样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生发出的一种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歌,它有爱,有恨,有对生活的赞美。”

全曲共八个乐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展现了草原上花儿姑娘、牧羊人和羊群们和谐生活的场景,下篇讲述反派老狼、丑妻、悍妾等恶势力与花儿姑娘们的对歌战斗。 

第一乐章《草原上的花儿》将人们带入一个满眼葱绿的广阔世界;第二乐章《羊的进行曲》似千羊归圈,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满载着草原儿女对生活的希望;第三乐章《牧羊人与“一撮黑”》和第四乐章《花儿姑娘、牧羊人和羊群的歌》让观众体验到天生的草原歌者们以歌为媒、以歌言志的精神状态;第五乐章《牧羊人、花儿姑娘爱语》似人与生灵之间的亲昵对话;第六乐章《老狼和丑妻悍妾》节奏明快流畅,行云流水的快板可谓酣畅淋漓;第七乐章《对歌》成为全场最风趣的环节,交响乐章里第一次加入了喜剧的黑色幽默,浑身是戏的演员们还没张嘴演唱,已是张力满满,逗得全场捧腹大笑。

交响童话《花儿的故事》第六乐章中的老狼与丑妻悍妾  摄/王小京

作为本场音乐会压轴之作,《花儿的故事》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观众赞叹道:“这样的喜剧场面在交响乐舞台上可是闻所未闻!今天是头一遭大开眼界。”作曲家赵季平坦言,这样的场景设置也是一次小小的创新实践。

相比于舞剧,交响童话的形式首先在题材内容上受众更加广泛,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其次是在原有的交响乐基础上加入童话故事的解说,为以哲思著称的交响乐平添了几分轻松愉快。因此,作曲家选择交响童话这一体裁,正是其意欲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的真实写照。

在《花儿的故事》中,作曲家遵循交响童话的拟人化、童话式的特色,为每个角色赋予特有的音乐风格。如在上篇中,为羊群队伍创作“羊的进行曲”,这一音乐使用打击乐呈现,整齐划一、坚定有力,形象地体现了羊群的团结,其中羊群首领“一撮黑”的音乐是一首充满活力的谐谑曲。在第四乐章中,花儿姑娘、牧羊人和羊群一起合唱。合唱的类型多样,有童声合唱、混声合唱等。下篇反派老狼、丑妻、悍妾等“恶势力”与花儿姑娘们的战斗中,使用了对歌的形式,增加了戏剧张力,丰富了乐曲的故事性。

演出现场   摄/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音乐学家乔建中曾如此评价赵季平:“在不同体裁、不同个性的作品中,他都保持了某种或轻或重、或浓或淡的中国音乐韵致,依此彰显自己的音乐与传统文化不舍不离的亲缘关系和当代作曲家特定的文化身份。与常见的一些手法不同,他在作品中很少取直接‘引用’‘挪用’之法,而多半是通过自己长时间‘谛听’感悟某一地域、某一乐种、某一传统‘经典’作品音调、音色、音品、音容的精奥,将之酝酿成自己的语汇,并进一步加以点化、渲染、强调、扩展,最终铸成一个全新的、属于自己新作的艺术生命体。”


在《花儿的故事》中,这一创作特色依然被延续着。名为《花儿的故事》,又发生在西部,很难不令人联想到流传在甘、青、宁三地的民歌“花儿”。但作曲家提及:“作品中没有固定的指向,只是有花儿的影子在里头”,他并没有局限于某一具体的民间音乐,而是融合了西部各地音乐元素,体现能够代表整个西部地区的风格。这种精奥的风格背靠着作曲家谛听的源自人民的艺术,不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乐种、音调,感悟整个西部地区的风貌,彰显的是各族人民艺术之博大宽广。赵季平使用自己的音乐语汇,扩大了音乐的写法,在音乐语言上却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他认为这种结合更能为全人类所共赏,同样也是为人民所共赏。与其说《花儿的故事》是为人民而谱写的故事,不如说,这就是人民自己的故事。

内容来源丨西安新闻网、国家大剧院杂志

陕西省音乐家协会
此订阅号为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官方平台。发布有关陕西省各类音乐动态、音乐资讯及音乐赛事!
 最新文章